參觀高史博之後,我以投影片跟同學粗略講了一下什麼是地誌文學,並介紹小說、散文、新詩中優秀的地誌書寫書單。小說的部分,要非常推薦「蔗青文化工作室」籌拍的洪醒夫小說改篇短片《有誰要到二林去》,有放在youtube上,片長十六分鐘,拍得非常精緻有趣,我也設計了一些討論問題讓學生討論,體會小地方的美好與無奈,還有其中深刻的鄉情。
地誌散文的部分,則印了高雄醫師作家黃信恩《十二元的高雄》中的〈疏城記〉給學生閱讀,並設計討論問題讓學生討論,順便介紹了舊堀江商場與新堀江的起落,因為這是我們學校附近的商圈,很有地緣關係,學生看了會非常有感。而且黃信恩醫師的觀察敏銳,筆調優雅自持,他觀察的高雄特色是:「寬是架子,疏是表外,不疾不徐,熱而有風,偶拈些煩躁,在都城與鄉郊間的氣質擺盪。」,學生都覺得形容得超精準。文中也寫到了高雄地區大學稀少、隱然寄寓對高雄人才外流的感嘆,這也是我想讓學生理解的高雄困境。
詩的部分則給她們看文化部出資製播的「飛閱文學地景」,是結合作家作品與文學地景的短影音,我挑了路寒袖的「發射落日—高雄旗後砲台」給學生看,也是在地知名景點,學生看了不生疏。
最後我把之前給學生寫過的「打狗文學行腳」作文題目學姐佳作(還好之前有整理成電子檔),展示給學生看,一邊指導她們要怎麼寫才會出色。果然學生們寫出來的成果斐然,有幾篇我覺得很可以去投地方文學獎或青年文學獎。朗讀佳作時,學生們都很驚艷彼此的創意和文筆。期末的心得回饋,便有同學如此回應:「我特別喜歡地誌文學這個課程,我們能觀察到那些自己較少注意到的地方、環境,加深對它的印象,深入了解其歷史背景,於我而言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看來凝視家鄉這件事,對她們來說也是意義非凡。
總之,我覺得高三下加深加廣課沒有進度壓力,反而可以進行我理想中的文學教育:就是實地走訪、體驗,廣博閱讀優秀文學及影像文本、同儕討論激盪,並學習寫作的技術,觀摩前人佳作,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時間和心情對了,就會醞釀出醇美的佳作。躁進不得,也套招不得。也常想到朱天文曾在訪談中提到:「學問要從非學問的地方來,電影要從非電影的地方來。你如果是電影裡頭拍電影,那會非常窄。」文學創作也是如此,雖然一開始參觀高史博是偏向史地而非文學的活動,但那是一種滋養,能培養出創作心靈的沃土,雖然不知道會在學生心中產生什麼化學變化,也不一定能產出驚人作品,但受過人文薰陶滋養的孩子,未來會呈現不一樣的質感與光芒,那就是一種深厚的軟實力。相信這個春天帶著學生回眸凝視家鄉,她們日後遠行,應該也就能生出許多自信和力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