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成式AI重新思考智識生產的技術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69年,京都大學的人類學家梅棹忠夫出版了一本《知的生産の技術》的書,其中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我們的人類社會充斥著大量的信息。而且,我們的人類社會還期待著所有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人們獲取信息,而後進行整理,再通過思考得出結論,並傳達給別人,然後付諸行動。」人們如何透過處理信息,運用一己的思考,使經過處理的信息能夠成為付諸行動的資源,即是信息的意義所在(《知的生産の技術》後來有簡體中譯本,「信息」這個詞彙即使從簡體中譯本借用來的)。

梅棹忠夫所說的道理固然看似簡單,但卻蘊含著一個深刻的內涵:信息之所以需要被處理,是因為我們要藉著信息來完成某些事情。梅棹忠夫認為,查找資料、整理資料、歸檔文件、釐清思路、確定構思、形成大綱、做出紀錄、寫出報告等,這些看似是學者才從事的事情,其實對現代人而言,已成為必備的「生活技術」,倘若缺乏運用此種「生活技術」的能力,恐怕連工作也難以找到。

在《知的生産の技術》這本書中,梅棹忠夫從非常務實的角度來談論一個可能在我們生活中常被忽略的事,即「寫卡片」(或者,稱之為「寫筆記」也可以)。在許多人的經驗中,我們都有「寫卡片」(或「寫筆記」)的習慣,但梅棹忠夫在整本書中,都圍繞著「寫卡片」這回事來闡述其奧妙之處。事實上,惟有我們將在生活中所觀察到的有趣的現象,或一己的所思所想形諸文字後,我們才能真正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想法。梅棹忠夫強調,在我們的腦海中,常有許多奇思妙想,但卻往往支離破碎、雜亂無章,惟有我們將其形諸文字,才能使之被以具有嚴謹邏輯的方式組織、排列,進而表達出來。

很有意思的是,梅棹忠夫說:「我們似乎總是將一種與無限世界的聯繫作為自己的心靈支柱。一張張小小的卡片卻將這種夢幻連根打碎,徹底顛覆了。我們那種本該是無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與思想,卻抱轉化為極其渺小、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的物理量,呈現在自己的眼前。」當那些奇思妙想在我們腦海中,我們可能誤以為那是極有創意的想法,然而,我們將那些東西寫成一張張的卡片時,才會意識到,原來那些「極有創意」的想法,充其量只是自己的幻覺。

作為一個初入學術研究的年輕學徒,梅棹忠夫所提到的經驗的確是很能引起我的共鳴,許多時候,我對於撰寫學術論文也會有莫名的恐懼感。雖然知道自己腦海中有些想法,但也確實經歷過,當那些想法寫出來後,發現可能彼此之間的關聯並不如自己原來所想像的那樣,且其中充滿各種邏輯上的漏洞。當我多次地體驗到這種心理上的壓力時,我漸漸地明白,那種感覺就像是「心魔」一樣,必須被克服,而弱一但稍有退縮,那種感覺就會再度地浮現出來。

事實上,「思考」這回事,也許並不只是個僅存在於腦海中的活動。從經驗上來說,我們的頭腦很容易進行聯想,但究竟那些聯想是否合乎邏輯,或有清楚的脈絡可循,實有賴我們將其形諸文字。關於這點,其實蘊含著一個我的指導教授時常提醒我的道理:如果不能以清晰的文字表達出來,那就表示自己還沒有想清楚。將所思所想形諸文字,是讓我們能夠反覆評估、衡量自己的想法的過程,那些想法也許零碎,但當那些零碎的想法被持續地寫下來時,自己才有機會反覆地去深化那些想法。正如梅棹忠夫所說:「將知識與知識翻來覆去進行多方組合。或者,翻來覆去進行多方排列。這樣一來往往就會發現,乍看似乎風馬牛毫不相及的卡片與卡片之間,竟然存在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千絲萬與聯繫。」將零散的想法持續地寫下來,不斷地觀察其中所存在各種可能的關聯,這其實就是「思考」的運作,這不僅讓我們可以重新回顧過往已有的想法,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看到那些承載著零散想法的卡片時,可能得到一些靈感。此即梅棹忠夫所說的「智識生產的技術」。

近兩年來,隨著生成式AI開始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已能藉由它來對龐大的資訊進行快速的篩選,或是透過它來幫助我們「閱讀」、「摘要」繁雜的資訊內容。從「智識生產」的角度來看,生成式AI能夠使得梅棹忠夫所說「將知識與知識翻來覆去進行多方組合」這件事變得非常容易,我們僅需要透過簡單的問題,生成式AI就能依據我們提供的問題,找處眾多資訊彼此之間的各種組合方式。如果「智識生產」的目的在於透過對於資訊(「信息」)進行處理,使之成為我們從事某些行動的資源,那麼,當生成式AI能夠讓「資訊處理流程」變得相當容易、快速時,對我們而言,重要的問題是:對我們而言,什麼是我們面對到的問題?為了解決那些問題,我們需要哪些資訊?我們如何依據現實的需要來處理那些資訊?那些資訊如何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並不會因為生成式AI的流行而變得不再重要,相反地,當資訊唾手可得,當「資訊處理流程」變得更簡便時,這些問題反而更顯出其重要性。

「智識的生產技術」,從來就不只是資訊如何被處理的流程,而是我們帶著什麼樣的問題來思考資訊可以如何輔助我們解決問題,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釐清想法,以及知識彼此間被以各種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被關聯起來時,我們從中得到的「洞見」(insight)。將我們腦海中零散的想法寫下來,評估它們彼此間的各種可能的關聯,從而讓自己能夠有機會梳理、深化那些想法,進而使我們解決問題,這始終是「智識的生產技術」的核心。我們需要的,只是將我們腦海中的所思所想形諸文字,並讓它們有機會被反覆地評估、衡量,進而拓展我們的思考深度。我們是否能專注於思考,深化「智識生產」的可能性,是生成式AI對我們的極大考驗,它也許在許多方面會取代我們,但它也促使我們思考:「智識生產」,是否正是我們最寶貴的能力?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AI 改變我的「搜尋」習慣了:以前從凡事問 Google 大神,現在不如跟生成式 AI 聊聊生成式AI對搜尋方式帶來了革新, ChatGPT、Gemini和perplexity都是一些值得關注的工具。生成式AI提供參考來源,讓使用者可以查證回覆內容,並提供相關的資訊與建議。在研究與創作時,透過持續對話,AI也可以成為有效率的參考夥伴。對於教學創作也有很好的應用。
    Thumbnail
    avatar
    樂尼
    2024-04-20
    化憤怒為悲願 從願也將身捨 時也過境已遷 死生無一不得
    Thumbnail
    avatar
    林漢清
    2024-04-09
    簡介 & 筆記【生成式AI導論 2024】第2講:今日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厲害在哪裡?從「工具」變為「工具人」最近打算跟著 李宏毅老師上傳至 Youtube 上的課程【生成式AI導論 2024】來做學習,算是邊做個記錄~
    Thumbnail
    avatar
    Ezra
    2024-03-03
    《書稿預覽》2. 從 EdTech 到生成式 AI 的過去、現在、與未來EdTech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突破發展,成為教育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現代的教育科技包括個性化學習、虛擬實境等新技術應用,將為未來的學習者提供更多元、互動性極強的學習體驗,也引起投資者廣泛關注。 本章將介紹 EdTech 如何一路走來,以及在生成式 AI 時代中將何去何從的議題....
    Thumbnail
    avatar
    廖肇弘 John Liao
    2024-02-11
    《解讀報告》IBM:從 Deep Blue 到 Watsonx 企業級生成式 AI 的致勝關鍵?當大家對於生成式 AI 的目光焦點集中在 OpenAI 或是 Google Bard....等等 LLM 大型語言模型時,別忘了 IBM 也是 AI 賽局中不可忽視的一角。 從 Deep Blue 到 Watsonx 企業級生成式 AI,IBM 認為最重要的關鍵是?....
    Thumbnail
    avatar
    廖肇弘 John Liao
    2024-02-07
    善用生成式 AI 工具,快速挖掘深層用戶心理前一篇提到如何用 AI 工具找關鍵字,並且從主題和常用字串拆解出消費者與搜尋引擎互動的方式。不過這中間還有非常重要、值得再深掘的一環:「動機」。本篇示範如何用2種AI工具交互搭配挖掘用戶心理。
    Thumbnail
    avatar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
    2023-11-18
    從怨恨到願景--在校園衰事中找尋評論題材議論是來自於抱怨,從小孩到大人都會抱怨。只要在抱怨之上,增加多元觀點的檢視、分析,並提出具體建議,甚至是願景,那就搖身一變成為議論了。我請學生根據校園生活的經驗,找尋評論對象,並運用〈評論表單〉進行探討,寫出一篇議論文,包含校園活動、規定、設施、課程和人物……等幾大類,都可以從中找到評論對象。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3-11-16
    5款高效整合型- AI 視頻生成器:從無中生有!變出令人驚豔的長短影音片子AI影片生成器,能快速輕鬆地創造高品質的影片。不論您在影片剪輯方面的經驗水平如何,都可以輕鬆使用這些生成器。它們透過分析文字並根據提供的需求創建影片,讓您能製作出精彩的影片,而無需拍攝任何內容。更令人驚嘆的是,AI影片生成器還能創建不同語言的影片,對於企業想要觸及全球觀眾而言非常有幫助⋯⋯
    Thumbnail
    avatar
    FuturePro 未來博
    2023-07-23
    AI已經無孔不入: 從四大生成式AI淺談未來影響!前言 AI人工智慧已經無孔不入的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像是最火紅的ChatGPT、Midjourney…等等。 很多人不同的生成式AI創作歌曲、繪畫、寫文章、寫論文! 下一步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它! 何謂AI? AI(人工智慧)是人類設計出來的程式或機器所展現的智慧
    Thumbnail
    avatar
    BOSS HSIEH
    2023-04-17
    #從不知道到是從什麼時候,吃飯不在兩個人一起吃! 也不想再去紀錄我們之間的點點滴滴, 爭吵也累了! 選擇沈默 嗯! 那就這樣吧! 不想面對妳 只想逃避
    avatar
    Where
    20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