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文化城市探索~幾米圖書館丨默默書店丨丟丟噹森林公園丨幾米主題廣場丨文昌炸醬麵丨正常鮮肉小籠湯包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直很喜歡幾米的繪風,所以愛屋及烏,其相關的周邊產品也很喜歡。前陣子造訪了位於宜蘭陽明交通大學醫院~蘭陽院區旁,2022年新開幕不久的「宜蘭市李科永紀念圖書館」,這是宜蘭市立圖書館與李科永基金會合作的一棟三層樓圖書館,當地人稱為「幾米圖書館」,因為館內及戶外周邊,融入了不少幾米繪本元素。

館內的設計除了有濃厚的地方文史風格之外,最大的亮點就是結合現代幾米元素裝置藝術.其設計採用綠建築,中央為可引進自然光源的透天式光庭設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進圖書館最吸晴的,大概就是一樓的「幾米親子閱讀區」。階梯式的空間設計,能作為小劇場的表演場所,或是舉辦活動的座位區。但直接映入眼簾的,肯定是階梯上幾米的大型公仔裝置藝術~「女孩與狗」,每位到訪的遊客,不分年齡老少,都會想跟這個可愛的大型公仔來一張合照吧。 


raw-image
raw-image
圖書館裡,處處有可愛的小元素。

圖書館裡,處處有可愛的小元素。

親子共讀室

親子共讀室


牆上吟詠不同樣貌的龜山島詩作

牆上吟詠不同樣貌的龜山島詩作


raw-image


圖書館還有另一處重點特色的地方,就是戶外廣場上的幾米裝置藝術~「幸福圖書巴士」,此為親子共讀的文化空間。這個大巴士以前原本是在宜蘭幸福轉運站,後來轉移到圖書館後方的庭園。幸福圖書巴士並不是每天都開放,一星期只開放二、四、六3天。

真幸運,剛好碰到有開放的時間,由於是平日造訪,巴士上除了管理人員,並沒有其他的遊客。巴士內部裡除了有幾米的作品之外,還設計成一間小小的圖書館,可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巴士上共讀。讓幾米繪本的主角躍然成為伴讀的角色,讓「閱讀」成為「悅讀」。


raw-image
raw-image
管理員說,上到幸福圖書巴士的孩子,大家想坐的地方都是駕駛座,而且一定要拍照留念。

管理員說,上到幸福圖書巴士的孩子,大家想坐的地方都是駕駛座,而且一定要拍照留念。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巴士旁的庭園,有象徵智慧的貓頭鷹與小男孩共讀的雕像。小男孩靠著貓頭鷹,專注的在閱讀,是什麼內容呢?真好奇。所以特地給一個三連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宜蘭市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地址:宜蘭市陽明路277號 

熊讚圖書巴士開放時間:

每週二、四、六(09:00~12:00,14:00~17:00)




在參觀幸福圖書巴士時,管理員與我們閒聊,順便介紹附近的景點和美食。管理員說,如果在台北想吃個鼎泰豐的湯包,又懶得大排長龍時,不妨試試在這邊附近,宜蘭當地有名的「正常鮮肉小籠湯包」。所以經過時有特別去吃了一下,味道的確不錯,但若對用餐環境及服務態度較有要求的話,會建議外帶。


raw-image


正常鮮肉小籠湯包

地址:宜蘭市宜興路一段102號

電話:03 931 5932




在宜蘭市區,除了「幾米主題廣場」、「丟丟噹森林公園」等地均有設置幾米風的裝置藝術以外,沿路上也有不少幾米的裝置藝術作品。

原本想說為何在宜蘭市區,有這麼多幾米風的裝置藝術,後來上網查了一下, 發現原來作家幾米是宜蘭人,一方面除了回饋家鄉,另一方面還可以將廢棄的空間再利用,進而促進觀光產業的發展。所以在宜蘭,很多地方都用其筆下繪本的角色,來製作公共藝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文昌炸醬麵」是宜蘭在地人都推薦的老店代表,外觀的招牌就是簡單樸實的"炸醬麵"三個字。即使是平日,用餐時段也是整間店客滿的狀態,加上還有不少外帶的客人。點了招牌的炸醬麵,和很多人推薦的餛飩湯和排骨酥湯,整體來說口味都不錯。


raw-image


文昌炸醬麵

宜蘭縣宜蘭市文昌路37號

03-935-1875




吃完炸醬麵後,在同一條路上,再往前走一點,會看到一家具有特色的獨立書店~「默默書店」。這是一家位於十字路口,三角窗上的藍綠色二層樓建築,外觀看起來是可愛的文青風,書店一進去是明亮溫馨的舒服空間。


默默書店是一家以深耕動物保護議題為主的公益書店,長期關注動保和生命教育議題。因店長(老闆)家中養了多隻救援回來的流浪犬,又以黑狗(黑犬)居多數,所以就將書店取名為「默默」,非常有創意和紀念性的店名。

一樓架上的書大都是動物保護相關類型的書,而二樓的藏書就種類多元,有文化、歷史、旅遊、飲食..... 等等,種類多又內容豐富。而默默書店的最大特色之一是,店內書籍"只借不賣",店內還會不定時舉辦講座和教學課程等等。


raw-image
1樓展示圖書

1樓展示圖書

2樓有多元的豐富藏書,而且有不少是已絶版書。

2樓有多元的豐富藏書,而且有不少是已絶版書。

raw-image
舒服的閱讀空間

舒服的閱讀空間

raw-image


店內還有提供蔬食的餐點和下午茶,當然不能錯過。由於是用過午餐才造訪書店,所以就點了咖啡和甜點當下午茶,我和朋友點了流沙美式咖啡,搭配美味的肉桂捲和司康。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默默書店裡,看見老闆堅持的動物保護熱情,以及關懷生命教育的熱忱,對於傳達良善的理念,當然要給予支持。

不妨找個平日的午後,到「默默書店」坐坐,來杯咖啡配塊點心,選一本喜愛的書,重新認識可愛的人類朋友,挑一個喜歡的角落,默默享受寧靜的時光。


當天留守的可愛店狗

當天留守的可愛店狗


默默書店

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文昌路114號

電話: 0905 079 827


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機隨手拍下影像,也許是走路時,看見被雨水打落在地上的一朵花;也許是聚餐時,喝到的某一杯裝飾美麗的咖啡.... 都是當下的一種記錄,或許影像也有自己的話想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宜蘭文化俱樂部|大陳島移民記事:他們從海的那端來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八日,一萬四千多名大陳島居民,全數撤離大陳島,從此離開他們自小生長的那片土地。在美國第七艦隊的護航下,由基隆港登陸台灣,以原來居住的鄰里為單位,分別被安置到花蓮、宜蘭、台東、屏東和高雄等縣市,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11-09
宜蘭文化俱樂部|蘭陽工業中樞地-宜蘭電力發展史(下)電燈能夠在夜間大放光明,被視為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象徵。在這集的節目中,將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接續上集,繼續為我們講述蘭陽平原在來電後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11-03
宜蘭文化俱樂部|蘭陽工業中樞地-宜蘭電力發展史(上)「開始送電。徘徊于附近之鹿猿等。誤觸者無不立死。」-臺灣日日新報(1906) 你知道電力發展的一開始居然是為了防範原住民嗎?「電力」是近現代工業發展最重要的表徵之一,也是近現代城市重要的構成元素。而檢視電力在臺灣或是宜蘭的運用,最初其實並非是在民生方面,而是用來做為殖民統治原住民的壓迫工具。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10-26
宜蘭文化俱樂部|蘭陽工業中樞地-太平山林業(下)肩負56年運材任務的羅東森林鐵道,其實最初在1918年、1921向臺灣總督府提出太平山運材鐵道建設時都並未通過。但其後卻因天送埤發電所的興設,使得最後以分段拼裝且不費官方預算的方式完成。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10-19
宜蘭文化俱樂部|蘭陽工業中樞地-太平山林業(上)宜蘭早期因地域封閉與交通不便,產業上主要以農業為主。進入日治時代後,隨著臺灣總督府的產業政策導引與新式產業技術的引入,傳統產業的運作方式開始有了改變。製糖業、林業、製紙業、電氣業、電化業等產業,皆引入巨額資本與現代的機械設備進行大量生產,並建設大型工場設施容納所需的大量勞工、原料、機械、產品與建築。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10-12
宜蘭文化俱樂部|遣使會在宜蘭(下):溫暖小兒麻痺病童的礁溪文聲復健院在宜蘭福傳以頭城、礁溪為主的天主教遣使會,在礁溪建造的聖堂正是2018年被拆毀殆半的「聖若瑟天主堂」(aka礁溪天主堂)。礁溪天主堂腹地內除了神父辦公室外,還有「慈惠幼稚園」及「文聲復健院」這兩棟神父修女進行社福工作的建築。其中,文聲復健院在小兒麻痺肆虐的年代,在羅文思神父主理下救助了上千位病童。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10-05
宜蘭文化俱樂部|遣使會在宜蘭(上):助窮苦傳福音,還有大金瓜天主堂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文學作品裡,常出現一座被他稱為「大金瓜」的教堂,這個教堂便是現在以「頭城天主堂」為人熟知的天主教遣使會聖堂。「遣使會」為一九五○年代來到宜蘭傳教的四個天主教會之一,教區範圍以頭城、礁溪為主,在早年較為貧困且資源缺乏的年代,這群「向窮人傳福音」到偏遠地區服務的外籍傳教士,致力於協助改善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09-29
宜蘭文化俱樂部|靈醫會在宜蘭(下):台灣罕見的哥德式教堂-北成聖母升天堂近幾年說到羅東北成聖母升天堂,大多會以偶像劇取景地被熟知。然而天主教靈醫會在大羅東地區的重要會堂,除了位於羅東聖母醫院內的耶穌聖心堂外,便是這個同樣被指定為縣定古蹟的「北成聖母升天堂」。這個教堂不僅是規模最大,其簡化式的哥德建築形式,不僅在台灣相當少見,也成為靈醫會在宜蘭地區各地興建教堂的參照範本。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09-21
宜蘭文化俱樂部|靈醫會在宜蘭(中):醫院裡的古蹟教堂-耶穌聖心堂你知道羅東聖母醫院院區內隱身了一座古蹟教堂嗎?這座教堂便是從聖母醫院中正南路側門口進入後,位於右手邊的「耶穌聖心堂」。耶穌聖心堂在靈醫會成立聖母醫院時便一同設置,然而現今看到的聖堂為1962年建成的建築,圓形構造相當特別,許多建築細節都具有時代意義與特色。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09-14
宜蘭文化俱樂部|靈醫會在宜蘭(上):令人淚光閃閃的70年傳愛故事羅東聖母醫院、丸山療養院、聖嘉民啟智中心……這些名稱相信大多數宜蘭人都不陌生,而這些關注不同層面醫療或長照照護的機構,背後共同的交會點便是「天主教靈醫會」。靈醫會1952年來到羅東後,便以「醫療傳道」的精神服務受貧病之苦的人們,許多外籍神父和修士青年時期來到台灣後,便在這塊土地奉獻一生甚至埋骨台灣。
Thumbnail
avatar
旅人書店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