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5月:稅務管理
5.4.2.1 納稅絕對是人民的義務
「『人世間唯獨死亡與稅賦是確定的』 - - 這是美國開國元勛 - 班傑明.富蘭克林所說過的一句很有名的話。」
「先撇開投資這件事不談,在台灣,做投資,基本上也跟稅賦脫不了關係,什麼交易稅所得稅就算了,如果領比較多,也就是單筆2萬以上的現金股利,還會被課徵補充保費…政府可能是認為投資的人壓力大身體可能比較差,所以會使用比較多的健保資源,叫我們多準備吧…哈哈。」
小女兒問道:「把拔,那有沒有辦法可以不繳這些錢呢?」
我答道:「問的好,很多人都想過這個問題,也都問過我如何避掉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或是除息前賣掉除息後再買回來好不好的問題…不過,我給所有人的答案都是:
『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避開它』!」
兩個女兒們傻眼的看著我,異口同聲的說了一聲「蛤?」
我笑道:「對,妳們沒聽錯,把拔不會花時間與心力去避補充保費、所得稅等費用…至少現在這個階段不會。」
大女兒問道:「為什麼呢? 把拔的話,如果想避掉應該都有辦法避阿? 為什麼不做呢?」
我答道:「哈哈,妳太看的起把拔了,但把拔不這麼做的理由有兩個。」
「首先,我很懶。」
兩個女兒笑了出來。
我續道:「我很懶…存股存久了,會懶,真的。」
「當我要的是『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入』時,如果我的被動收入系統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可以滿足我在支出上的需求,那些不足為道的費用,我真的不想花時間研究買賣點去避開它…」
「第二個理由是,避開這些費用所花的成本,可能會比我繳補充保費的成本還高…」
大女兒問道:「阿? 為什麼?」
「我們用100萬,假設4%股息,來試算三個狀況,參與除息、除息前買進除息後賣出、分散投資讓股利不超過2萬。看看在每個狀況下的收入是多少。」
「狀況一,參與4萬配息:
100萬,配4萬,補充保費(2.11%)為844元,退稅後金額為1400元(小資族如我,以5%來計算需繳2000元所得稅,再以8.5%列計退稅額3400,共計退稅1400元)。
可獲得股利收入40000元,加上退稅收入與扣除補充保費支出後,合計收入計40000+1400-844=40556元。
整體算起來,除了股利以外,竟然繳完費用後還有一筆收入。」
「狀況二,於除息前一日賣出,並於除息當日用除息後價格買回。
100萬,賣出後再買回來,交易成本約為5793元(1000000*0.1425%+960000*0.1425%+1000000*0.3%=5793)
一來一往,價差收入40000,交易成本5793元。
合計收入計40000-5793=34207元。
嗯,怎麼好像比較少了…」
「狀況三,為了將股利收入單筆降到2萬元以內,分散在不同標的下。
我認為存股,就是為了單純的可以獲得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而買進並長期持有好公司的股票
如果單純為了避開補充保費,而買了一堆自己功課沒做足的公司…這種做法,我覺得就有點本末倒置…所以這種做法我不會做,所以也不試算金額了喔。」
將前兩個計算後的結果呈現給女兒後,我說道:「如果單純就4%報酬率來說,不去動它單純領股利,賺的還比花心力做價差操作的報酬還高。也因為如此,滿足於4%報酬率的我,基本上就不會為了減少費用,而去做買進賣出的動作了。」
小女兒問道:「不過如果賣出後能夠買在更低點,報酬率不是會更高嗎?」
大女兒也問道:「對阿,如果除息只能賺4%,但價差能夠賺到…阿…我們所使用的策略不是這樣買賣的。」
我鼓勵的笑了笑,說道:「對,我的極長期投資策略沒有價差交易的部分,所以沒辦法賺到更多的錢這件事,是我唯一要冒的風險。」
我收起笑容,嚴肅的說道:「請記住,『沒賺到不會死,會死的,都是那些想大賺的』。當我們的策略是需要付出一些費用的時候,就不需要斤斤計較那些小小的費用,只需將目光放到我們所希望得到的獲利上就好。」
「記住這件事,絕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且不容易被像妳們剛剛一樣的被更高報酬率的欲望帶來帶去喔。」
小女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續道:「不過,我們不去避掉這些費用,不代表我們無法避掉它喔。」
兩個女兒,再次瞪大眼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