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從《莫比烏斯》見金基德的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讀者投稿/吳向宇

金基德導演的作品大多在談論愛,然而他的愛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不倫的、扭曲的、變態的──幾乎所有聳動的標籤都落在他的名字上,但我想替他貼上的是「純愛」。我想,他那些只是大多數常人都沒辦法想像的,愛的形式。而即使過著痛苦的人生,依然會有光穿越縫隙,輕輕落在我們的髮梢。

畢竟陽光普照,然而這些過隙陽光卻是導演早年不可得的妄想,曾經的他只擁有暴力及威權的父親,貧窮而無法想像的未來。這些生命軌跡最終成為導演那些單純的幻夢,甚至永久地停留在他提早暫停的十五歲年少。他只能想像:什麼是愛?什麼是光?

金基德導演個人照/KoBiz

金基德導演個人照/KoBiz

金基德的去社會化

有時候我覺得金基德是逃到電影裡了,因為那裡有光。十五歲被迫放棄學業、去工廠就業的金基德提早被社會化,卻也在電影中不斷地去社會化,這正是他在原生家庭中最欠缺的純真。金基德電影中的角色一向寡言,甚至在《莫比烏斯》中直接沒了台詞,但在他的電影裡消失的,僅僅是語言本身嗎?

很多人批判他的電影不倫,這一點似是說中了,卻是嚴重錯誤的。它們並不是「不」倫,而是沒有倫理,也沒有道德,完完全全地不存在,因為那些是都社會化的產物,道德是我們為了融入社會而學會的規矩。放下現有的眼光再看金基德的作品,會發現這些角色的行為是單純的。猶如導演在《春去春又來》中所傳達的,善也好,惡也好,都是純粹的;又像是《莫比烏斯》中被佛頭壓住的那把利刃,善惡只是一念間的事。

他的去社會化也包含人倫,包含愛在人與人之間的模樣:男女、女女、母子抑或是父子,人與人之間並不存在社會角色的框架,這些都只是愛情所賦予的不同名稱。所以他的電影世界單純得像孩童,而電影是他的母親,溫柔地包容他一切的夢。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愛是痛帶來的歡愉

如果生活裡只有苦痛,怎麼想像愛的模樣?

金基德經常使用性去比擬愛的存在,他的性通常伴隨強烈的痛感,有時候是精神上的,有時候是肉體的劇痛。他並不對此多作解釋,曾經他在採訪中提到,自己還是少接受採訪的好,因為過多的語言常常導致大家對作品本身的誤解。若要尋找線索,在他後期的電影《莫比烏斯》中提到當性器被閹割後,必須藉由疼痛分泌腦內啡來達到高潮,這樣的概念較為罕見,卻也合理地解釋了過往作品中,每一次劇痛的必要性,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必須有痛才能擁有愛。

說是愛的代餐也好,這便是他試著去建構的愛情觀,嘗試製造光芒,落在他那荒蕪又黑暗的生命歷程──就算要拿痛當祭品,也甘之如飴。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感同身受是愛的入場券

金基德導演曾提及他與妻子的婚姻是場悲劇,因為妻子不能理解他所拍的電影,這說明了他狹義的愛情觀所期望的彼此相知,並無法在生活中獲得。

這樣的觀念貫穿金基德的眾多作品,呈現的方式卻令人感到納悶,例如《雛妓》的結局裡,慧美穿上貞花的高跟鞋下海提供性服務,《漂流慾室》裡熙真將魚鉤放進陰道勾出一攤血,《莫比烏斯》中父親的自我閹割⋯⋯這一些令人感到痛的畫面經常讓觀眾不禁問起緣由,導演也許受夠了大家的疑問,又不想因為語言讓大家產生誤解,所以一直用電影去回應,最清晰的莫過於《春去春又來》裡作惡的小沙彌被和尚抓去感同身受一番,感受那些動物受過的苦。這便是愛人的基本能力,如此才能夠真正地愛人,而不只是腦中想想、試圖同理而已,唯有真正體會過才能理解對方生命的苦痛。

所以為了愛,女孩想真正理解妓女貞花而下海;為了愛,熙真將魚鉤放進陰道去同理賢植被魚鉤鉤嘴的痛;為了愛,父親藉由閹割感受兒子被去勢的苦痛,這些都是為了達到真正的平等,拿到愛人的入場券。對於金基德而言,愛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莫比烏斯》是金基德少數將重點放在父子關係的作品,我妄自揣測電影寄託了許多導演私密的情感,例如他對於父親的期望與想像。起初是情慾旺盛的兒子被去勢,而後父親為了兒子而選擇自我閹割,都是透過男性權威象徵的消除,將父子放在平等的位置。

這大概是導演的畢生所妄,只是到了最終都沒有得到過。在過往採訪中,導演並沒有避提他那充滿權威的父親,卻也鮮少抱怨過,在看似受苦的起始人生裡,如果用金基德式的電影解釋,那便是他對父親的愛了。在電影中不斷循環的善惡間,最終也只能放下,才能終止一切悲劇。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莫比烏斯》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劇照提供/MyVideo 影音
導演個人照來源/KoBiz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