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與其當作商業電影,不如看作近未來醒世預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國家,過去六十年以來參加過超過六十場戰爭,幾乎遍布五大洲七大洋每個角落。即便有些不是直接派兵參戰,也會給予軍火援助或是戰略指導。而無論是主動投入或被動牽連,這些戰火從來沒有波及他們的本土,甚至連國境邊界都沒有碰到。是的,你沒猜錯,就是位於北美洲的美國。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情概述、主創團隊及主要卡司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 是《28 天毀滅倒數》《28 週毀列倒數:全境擴散》《太陽浩劫》《人造意識》的導演亞力克斯嘉蘭身兼編導的最新作品,也是他與獨立片商「A24」第二度合作。


故事講述在不久的將來,某任美國總統不僅違憲自行宣布連任第三任期,還解散了包含聯邦調查局在內的幾個內控機構,嚴重破壞憲政體制的倒行逆施,引起國內民眾群情激憤紛起抗議,最終演變為中部、西部、東部各有數州宣稱脫離聯邦獨立,並集結軍隊向華盛頓特區進軍。由幾名記者組成的採訪隊,決定趁總統最後在位期間進行當面採訪,他們一路自紐約北上往前線進發,沿路所見不僅光怪陸離,也成了其中某幾位人生最後的光景。


主要卡司有:克絲汀鄧斯特飾演的資深戰地記者「李」,華格納莫拉飾演的文字記者「喬」,史蒂芬麥金利亨德森飾演的老牌政治記者「薩米」,卡莉史派妮飾演的菜鳥攝影師「潔西」。而鄧斯特的先生傑西普萊蒙也在片中客串了一名抱有極端民粹思想的地方民兵。全片預算為五千萬美金(約合台幣一點六億),截稿為止的全球票房累積為八千九百萬美元,應該有機會達成損益平衡。



※以下內容可能包含劇透、成人議題以及個人主觀論述,請斟酌閱覽


彷如魔幻的內戰預言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原片名「Civil War」可直譯為「內戰」,對美國人或熟悉美國建國歷史的外人來說,這個名詞也可以專指十九世紀後半、那場打了四年的美國南北戰爭。而主創嘉蘭之所以選用這個名詞,事實上也是在凸顯故事要強調的美國內部紛爭,頗有一種「我先說了這個預言,那麼注定發生的魔咒就被破除了」的念願。片中那位只在開頭和結尾出場的美國總統,雖然刻意隱去姓名,不過從那頭紅金髮色、下撇嘴角、和大腹便便的體態,所指何人根本不言可喻。


嘉蘭這次將一部公路類型的大型投資拍得不那麼主流,甚至有部分場面呈現的相當抽離,以致全片想展現的高概念顯得略為抽象。內戰的緣起、進展,各方勢力的對峙分佈,在片中並沒有給出完整的解說,而是直接從採訪小隊的旅程,透過對話與見聞一點一點透露給觀眾;視覺上則是將世界第一強國經過內戰摧殘後的「現況」,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透過一部分略帶魔幻的畫面構圖,呈現出虛實難辨的殘酷場景。


編排工整的公路電影

猶如嘉蘭的編劇成名作《28 天毀滅倒數》,本片也回歸了他最擅長的公路電影模式,通過四名各懷心思的記者組成的採訪小隊,從他們的視角去記錄這場內戰(的某幾個片段)──民心或不滿或漠不關心;部分士兵甚至不知為何而戰;極端主義勢力趁勢崛起……這幾位記者冒死趕赴前線的執著,其實也不是基於職業上的道德或使命,甚至直到他們倒下喪命,觀眾對這些角色的理解也止於淺薄。這當然不是嘉蘭力有未逮,而是刻意為之。


正統的公路電影會特別強調主角的「使命」與「成長」,前面已經說了使命被模糊,那麼成長呢?李是明顯已經停滯、甚至在最後關頭因 PTSD 而裹足不前;喬與薩米的狀況雖有不同但異曲同工;唯一有成長空間且執意上路的,就剩下潔西了。相對於李的冷靜自持、喬的樂天外放、薩米的謹小慎微,潔西的視角更貼近觀眾,這個熊孩子一路上被三位前輩妥妥的呵護著,但是她最後的成長蛻變是否完全符合觀眾的期待,那就見仁見智了。


編導嘉蘭為美國送上的警示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雖然採用了大量的手持鏡拍攝手法,讓畫面顯得很有寫實感,但不時出現的配樂插曲,又讓整個故事的荒誕性更加濃郁。嘉蘭本身雖是英國籍(英格蘭出身),但是他從 2000 年以《海灘》發跡之後,事業生涯都是以好萊塢為主,多少受到加州當地自由派政治思想的影響。而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或電影(劇本),總是會透露出一股對未來世界走向的不安與驚恐;對比當前美國政經局勢的種種隱憂,要說電影劇情哪天真實上演還真的不令人意外。這樣說來,《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不僅只是一部商業電影,更像是嘉蘭對美國送上的警世預言。




雖然嘉蘭今年才將滿五十四歲,但已經宣布在拍完本片後就不再接導演工作。雖然年紀上來說有點太早,目前也不清楚他的退休計畫是要專任編劇或是回頭寫小說,不過如果他的心意不改,《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就會是他最後一部執導作品。如果是對這類帶有驚悚和預言性質的類型有興趣,或是對這位創作者的作品有著認同感,建議趁著上映檔期趕進購票入場,親身感受故事要訴說的主旨。































































































娛樂城百家樂

    1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當戰爭就在門口《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avatar
    Lizzy
    2024-05-11
    短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爭為題的公路電影Alex Garland的新作《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最高規格拍攝了一場以戰爭為題的公路電影。 以他慣有的末日美學,殘酷地讓觀眾直擊戰爭的本質,用細膩的音效設計、詩意的畫面,讓觀眾跟著戰地記者一起看:如果現代美國打起內戰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avatar
    Kissa
    2024-05-08
    【影評】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登入無盡島》、《我們到底做了什麼?》。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舉行。影展套票與單場票現正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販售中。
    Thumbnail
    avatar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2024-05-08
    《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影評:人類戲份越少是正解?怪獸宇宙迎來第五部續集,奠定了哥吉拉和金剛在這系列的雙巨頭地位,電影目前好評占多數,認為視覺特效十分有誠意,作為一部爽片來看算是符合期待,但我卻完全不想買這個單,《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對我來說只有一個重大意義:讓我打算棄追這系列。
    Thumbnail
    avatar
    Allen Chen
    2024-04-12
    【影評】《光影帝國》:為動盪寫首抒情詩。《1917》 山姆曼德斯真情編導,再次攜手攝影師羅傑狄金斯,並找來奧斯卡影后奥莉薇亞柯爾曼,但慘遭滑鐵盧⋯⋯?
    Thumbnail
    avatar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2023-03-04
    【影評】蕭踐:控制與覺醒——觀《駭客帝國》《第十三層》《阿凡達》和《楚門的世界》有感當惡魔來襲,打著共榮統一的旗號,穿著強大的外衣,所向披靡,我歸何處?道義所在,良知所在,慈悲所在,自由所在,愛之所在,便是我心所在。《駭客帝國》裡的尼奧如此,《阿凡達》裡的傑克如此,《與狼共舞》(1990 美國)裡的北軍中尉鄧巴亦如此。
    Thumbnail
    avatar
    蕭踐 XiaoJian
    2022-04-25
    偽影評 -《金錢帝國:追虎擒龍》平日宅在家,有線電視的電影台常常都播著七十年代香港的貪污相關電影,什麼雷洛傳、藍江傳等好像看到懂得背誦對白一樣。 而當戲院上映《金錢帝國:追虎擒龍》時,見到主演的陣容,包括了梁家輝、吳鎮宇、古天樂和林家棟等,再加上腦海常記掛著英治有自由的時光,就算疫情仍在上落之際,都決定去戲院看這套電影。 兩年前同
    Thumbnail
    avatar
    便俄尼
    2021-11-11
    【影評】《真人快打》vs《魔宮帝國》在看《魔宮帝國》之前從未玩過真人快打遊戲 《Mortal Kombat: Deadly Alliance》應該是我接觸的第一款真人快打遊戲,雖然早在1995就有推出《魔宮帝國》的電影,但當時我並未將電影跟遊戲連結在一起,因為就算知道是電影從遊戲改編,但當時並沒有網路可以查詢,英文也不好,所以透過中文
    Thumbnail
    avatar
    CapsuleFilm
    2021-05-07
    【影評】第 12 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如是原民,如是紀錄。第 12 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石壁部落的衣服》、《油漆手鄭金生》、《新樂園》。
    Thumbnail
    avatar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2021-04-19
    【影評】第 12 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夢幻琉球》。單元「焦點專題|幻真的原鄉:高嶺剛」,能透過導演聚焦的命題,這「永不完結」的系列,一窺來自沖繩的文化和歷史。
    Thumbnail
    avatar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