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又常被忽略的健康問題,血壓如果不好好控制,它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
診間時常有病人和薛醫師說:「老人家血壓可以不用控制太嚴格,對身體不好」
這個說法已經過時了!!過時了!!過時了!!!!!這邊會重新和大家說明一下最新的高血壓知識
最新高血壓診斷標準:
- 根據目前最新2022年發布的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所有病患都應於家中測量血壓,而不是到診所或醫院量血壓,若家中血壓超過130/80mmHg,這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囉!
- 時常有人說老年人血壓可以放寬鬆一點。這個說法已經被推翻了!!❌❌❌最新高血壓指引中建議即使是65歲以上的長者,家中血壓也應該要控制在130/80以下。
血壓測量方法:
根據指引中建議的722法則:
1.“7”: 建議連續測量7天的血壓
2.“2”: 建議每天測量兩次,即早上和晚上各一次(不是想到才量,也不是不舒服
才量喔!)
3.“2”: 建議每次量兩回,兩回的血壓相加除以二,取其平均值
多久做一次"722"法則呢?
1.剛使用藥物兩週後
2.藥物調整兩週後
3.血壓非穩定期間,每個月一次
4.血壓穩定後每三個月執行一次
早晚應於何時量血壓呢??
**注意!!!**
量血壓前的30分鐘內請勿運動、攝取食物/酒精/含咖啡因飲料及抽煙
- 早上: 起床後先去上廁所(憋尿會影響血壓),上完廁所休息五分鐘後,甚麼事都不要做,然後空腹量血壓(早上有吃藥者,應於吃藥前就量血壓)
- 晚上: 於睡前一小時內,休息五分鐘後即可量血壓
自我血壓監測:
- 指引仍是建議以家中測量的血壓為調整血壓藥物的依據,在外量測血壓會因為環境、活動及情緒等等的波動而不是這麼準確,因此建議要以家中血壓為參考依據。
很多人因為沒有感覺任何不舒服,而忽略了血壓高的問題,但往往等到血壓高到讓人不舒服時,很多併發症如:慢性腎臟病、心臟肥大、心臟衰竭等就已經發生了,更嚴重的如心肌梗塞及中風,這些嚴重併發症一旦發生往往後悔也來不及。
我常常開玩笑說如果運氣好,併發心肌梗塞一下子就"畢業"沒痛苦,萬一是中風而造成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接下來下半輩子要躺在床上讓人翻身拍背,大小便也要有人伺候,這種生活會讓人過得非常沒有尊嚴,不僅病患痛苦,照顧者也會非常辛苦,因此,要從現在就好好重視自己的健康,才能讓我們都能健康地變老!!(這也是我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