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懷孕 - 來教你如何計算排卵的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做人想要事半功倍嗎? 

每天工作下班累得要死, 每隔幾天還要做人 

真是越做越沒有情趣 🙁 

 

如果能知道自己排卵的時間, 就更能提早準備

 今天來教大家計算排卵的日子


排卵日要怎麼算?

如果妳是月經規則的人, 那恭喜妳, 可以省下不少心力 

將連續三個週期平均, 即為「平均月經週期」 

→ 平均月經週期再減 14 天, 即為「可能排卵日」 

 

raw-image


為何要減14天呢? 

不像濾泡期有長有短 

排卵後的黃體期天數較固定為14天 

所以預計下次月經來潮的日子, 回推14天即為「可能排卵日」 


何時做功課最有效益呢? 

要先知道精子和卵子的存活時間 

精子射精後, 在女性生殖道內約可存活 5 天 

卵子排卵後, 約可存活 0.5 -1 天 

所以排卵日往前五日和往後一日, 即為「黃金受孕期」 

也稱為「危險期」 

但不想懷孕的, 也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來避孕嘿!! 

 

raw-image

-------------------------------------------------------------------------------- 

 所以會算了嗎? 結論就在這一張圖喔!!

raw-image



其他幫助監測排卵的方式 

尿液排卵試紙 

⊙ 當驗到兩條深紅色線, 表示 LH 數值已到達高峰 

⊙  約 14 - 26 小時後會排卵 

⊙  所以驗到兩條深紅色線當天即可做功課 

 

raw-image


基礎體溫監測 

⊙ 排卵後, 因為體內黃體素上升, 體溫會呈高溫期 

⊙ 只能回溯知道有無排卵 

⊙ 適用於月經規則者, 可以先監測幾個月, 讓人更知道自己週期的樣貌 

⊙ 無排卵者, 體溫沒有明顯的高溫期 

raw-image


子宮頸黏液變化 

⊙ 越接近排卵的日子, 黏液會呈現清澈, 且具彈性 

⊙ 目的是讓精子能更容易穿透子宮頸, 進入子宮腔 

⊙ 當發現黏液開始變水狀, 可開始做功課 

⊙ 搭配排卵試紙, 更能精確抓到排卵日 

raw-image

▲排卵前: 白色黏稠狀  (混濁的 Cloudy, 彈性的 Springy, 滑溜的 Slippery, 可延展的 Stretchy) 

▲排卵期間: 透明水狀有彈性 (滑溜的Slippery, 較水且濕潤 wet, 清澈的 clear, 有時帶有絲狀粉色 pink-tinged cervical fluid) 

▲排卵後: 變回較黏稠的狀態  (白色 White, 黏稠 Sticky, 一拉就斷 NOT Slippery) 

----------------------------------------------------------------------- 

都已經見機行事好一陣子了, 還要試多久呢? 我會不會有其他問題? 

不同年齡層, 每個月受孕的機率也不同 

整體來說, 約一半的人, 半年內可以成功懷孕 

35歲以下, 可以嘗試一年, 超過一年沒懷孕即達不孕症的診斷標準 

35歲以上, 可以嘗試半年 

40歲以上, 則立刻去找婦產科醫師檢查, 以免浪費寶貴生育時間!! 

 

raw-image

▲美國生殖醫學會統計

每個月自然懷孕的機率

依年紀分別為: 25歲—25%;30歲—20%;35歲—15%;40歲—<5%

一年內自然懷孕的機率

20-24歲—86%;25-29歲—78%;30-34歲—63%;35-39歲—52%


最後, 祝大家都能有效做人, 事半功倍!!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佳臻醫師的不孕症診療室
4會員
11內容數
哈囉~我是李佳臻醫師 專門領域在婦產科及不孕症學科 這裡會分享相關的衛教及有趣的醫學知識 也歡迎大家加IG來互動喔!! @dr_chiachen
2025/02/01
許多不孕症夫妻希望能一次懷上多胞胎,但多胞胎懷孕風險高,包括早產、母體併發症及胎兒後遺症。為降低風險,國際及臺灣皆提倡單一胚胎植入。文章詳細說明多胞胎的風險、減胎政策及預防措施,並提供不同年齡層之胚胎植入建議,呼籲夫妻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植入數量,以提高懷孕成功率及新生兒健康。
Thumbnail
2025/02/01
許多不孕症夫妻希望能一次懷上多胞胎,但多胞胎懷孕風險高,包括早產、母體併發症及胎兒後遺症。為降低風險,國際及臺灣皆提倡單一胚胎植入。文章詳細說明多胞胎的風險、減胎政策及預防措施,並提供不同年齡層之胚胎植入建議,呼籲夫妻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植入數量,以提高懷孕成功率及新生兒健康。
Thumbnail
2025/01/28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肉層(子宮肌腺症)、骨盆腔等處。本文介紹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症狀、診斷方式、治療方法及不孕症的關聯性。
Thumbnail
2025/01/28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肉層(子宮肌腺症)、骨盆腔等處。本文介紹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症狀、診斷方式、治療方法及不孕症的關聯性。
Thumbnail
2025/01/27
輸卵管的健康與否,會影響妳什麼嗎?  說實在的,輸卵管這個器官,就只是運送卵子和胚胎所用  如果沒有要生育,它還真的沒有什麼其他功能  本身就算阻塞或是水腫,也不會造成疼痛  但如此不起眼的器官,卻是自然受孕必經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1/27
輸卵管的健康與否,會影響妳什麼嗎?  說實在的,輸卵管這個器官,就只是運送卵子和胚胎所用  如果沒有要生育,它還真的沒有什麼其他功能  本身就算阻塞或是水腫,也不會造成疼痛  但如此不起眼的器官,卻是自然受孕必經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女性私身體》教妳如何精準預測月經來的時間,排卵前後的觀測方法,並提供各種花式亂經、亂體溫的例子,是適合計畫懷孕、避孕,或想觀察自己身體狀況的女生的好書。
Thumbnail
這本《女性私身體》教妳如何精準預測月經來的時間,排卵前後的觀測方法,並提供各種花式亂經、亂體溫的例子,是適合計畫懷孕、避孕,或想觀察自己身體狀況的女生的好書。
Thumbnail
懷孕是每個女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時刻!在準備懷孕之前,調整身體、心理和生活方式,提高受孕機率,確保胎兒的健康,以及減少懷孕的風險。
Thumbnail
懷孕是每個女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時刻!在準備懷孕之前,調整身體、心理和生活方式,提高受孕機率,確保胎兒的健康,以及減少懷孕的風險。
Thumbnail
每個月想提早準備懷孕嗎?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算排卵的日子,包括月經規則的人如何計算可能排卵日,以及其他幫助監測排卵的方式。
Thumbnail
每個月想提早準備懷孕嗎?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算排卵的日子,包括月經規則的人如何計算可能排卵日,以及其他幫助監測排卵的方式。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結婚的新婚夫妻,規畫求子,每個月都有做功課,到底寶寶什麼時候才會來報到?每個月都希望自己能有懷孕的徵兆,到底懷孕初期有什麼徵兆?如何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13個初期症狀,給妳參考自己是否有孕。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結婚的新婚夫妻,規畫求子,每個月都有做功課,到底寶寶什麼時候才會來報到?每個月都希望自己能有懷孕的徵兆,到底懷孕初期有什麼徵兆?如何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13個初期症狀,給妳參考自己是否有孕。
Thumbnail
停經前週期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幾歲停經算正常? 我懷著這些疑問上網查詢,結果發現資料好少!
Thumbnail
停經前週期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幾歲停經算正常? 我懷著這些疑問上網查詢,結果發現資料好少!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一、生產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嗎? 1.醫療與生產相關 2.產後生活相關 二、生產的路途既孤單,又不孤單
Thumbnail
1.得知懷孕的當下,我的感覺是? 2.懷孕消息我想該說嗎?
Thumbnail
1.得知懷孕的當下,我的感覺是? 2.懷孕消息我想該說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