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農莊隨筆(21):移居台東後才第一次吃到而且喜歡的水果(三)──波羅蜜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搬來台東後,有一次有朋友請吃自家種的波羅蜜。他們把果肉冷凍起來,要吃時,拿出冷凍庫回溫幾分鐘即可食用。

第一次看到波羅蜜,覺得這果實真是龐然大物,聽說平均一顆果實的重量可達12到15公斤,還有重達30幾公斤的,所以2公斤左右的果實,只是小型果而已。

我第一次吃波羅蜜就覺得好好吃,家裡六個人,只有老二不愛吃,可能是不愛那氣味吧。但波羅蜜的氣味其實十分香甜,跟榴槤可完全不同。

因為太喜歡吃了,就上網買了兩棵苗來種。因為波羅蜜樹長大後很高,剛開始地植的位置不太合適,後來被我移植了兩三次。傷到根的樹苗,凶多吉少。

還好後來有一棵苗恢復得不錯,去年結了幾顆果實,讓我們嚐到甜頭。

今年又結了幾顆,感覺果實又更好了。

raw-image

最近殺了兩顆來吃,都非常香甜好吃,實在美味,很容易一口接一口,所以大女兒都會嚴格配給,每人每天只能分一小片,在早餐時搭配生菜沙拉一起吃。

殺波羅蜜很麻煩的地方,在於用刀切開後,刀上會沾上頑強的黏液,根本洗不掉!

我上網搜尋,找到好方法,並不是在刀上抹油,而是用以毒攻毒的方式,先把刀子沾上香蕉葉的黏液,香蕉葉的黏液也是有名的難清。刀子沾上香蕉葉的黏液後,再切開波羅蜜,這樣波羅蜜的黏液就不會沾黏得厲害,刀子會比較容易清洗些。

波羅蜜切開後,要拿出裡面一團團的果肉,撕去果肉皮,拿出果肉核,十分費工。

今天殺的這顆果實,實重2.2公斤,兩個孩子辛苦處理一個多小時後,拿出的果肉只有三分之一的重量,也是「粒粒皆辛苦」啊。

家裡的狗站在旁邊看主人撕果肉,垂涎三尺。扔給牠一塊果皮,吃了之後還想再吃,一臉期待。

raw-image


住在台東這裡,可以吃到很多以前沒吃過的東西,彷彿住在一個不同的國度,實在有意思。

    964會員
    272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