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生去夜市走走,某攤的榴槤大約泰國芭樂大小,一粒馬幣兩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元)。先生是少數不吃榴槤的大馬人,我雖然不愛榴槤,但既然嫁到馬來西亞,沒嚐嚐果王滋味有點可惜。先生看出我的猶豫,低聲說才兩元,不好吃也沒關係,你買一粒試試。
其他人熟練地挑著屬意的榴槤,一買至少兩三個。我請老闆幫忙挑一個,老闆主動詢問要不要開,要吃才開比較衛生,我婉拒了老闆的好意。
夫家親友多次熱情地推薦大馬榴槤,大家異口同聲的保證,泰國榴槤「不香」沒味道,馬來西亞的才好,個頭不大卻氣味濃郁。其中差異除了品種不同,泰國榴槤約七分熟即採收,馬來西亞卻是等榴槤熟透了自動落下,人們才去撿拾,風味當然不一樣。
榴槤多半晚間落下,聽說絕對不會砸傷好人,靈性如此,真不愧是果王。幾個朋友約好至榴槤園過夜,聽到啪一聲就去拾榴槤,當場開來吃,是大馬頗受年輕人歡迎的夜間消遣。
熱帶水果通常不耐儲存,榴槤若尾端裂開便是過熟,必須立刻吃掉。買回來的榴槤若當天吃不完,最好開出果肉存在冰箱,否則隔天再開風味大減,第三天就不能吃了。大馬榴槤不似泰國榴槤行銷各地,或許跟採收方式、保鮮期短暫有關。即便泰國榴槤賣到國外賺了不少錢,馬來西亞人仍堅持拾榴槤,並對泰國的採收方式大惑不解:榴槤不熟怎會好吃?
六月至九月是大馬榴槤產季,名種榴槤如貓山王、紅蝦、葫蘆等等,多半甜中帶苦,一粒馬幣三、四十元還不算貴。大馬人熱愛榴槤,民間有「當了沙龍吃榴槤」的俗語,沙龍傳統是馬來服飾,一塊布,或綁或打結就上身了,為了榴槤,連沙龍都可以當掉。榴槤性熱,華人產婦坐月子,也常吃榴連進補。我沒見過的夫家祖母,甚至拿榴槤配飯,也有人乾脆拿榴槤當飯吃。聽說馬來人也喜歡吃飯配榴槤,加上特有的參峇醬(馬來人的辣椒醬),我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滋味。
先生取來螺絲起子和榔頭,讓我開榴槤。我從尾部一敲就打開了,不是「生蕃薯」(未熟榴槤的俗稱)!果肉甜甜軟軟,口味不錯,便宜也有好榴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