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小教室:絕緣破壞 ( I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客戶詢問,當馬達絕緣不良時,馬達會產生甚麼反應,故撰寫此文以利詳細說明。

主要是技術人員已經確認馬達絕緣出了問題,而電控人員依舊嘗試驅動馬達,意外發現仍有部份馬達可以正常運轉,而產生了疑問;無法工作實屬意料中事,但竟然還有可以使用的馬達,反而無法理解,只好向筆者提出了疑問。

關於馬達絕緣破壞一事,是可以細分為兩類,常用的名稱分別為耐壓不良與層間不良;這也代表兩種漏電的情況並不一樣,故其產生的原因以及後續對馬達的影響,都大相逕庭,需要分別解釋說明。

耐壓不良其實更接近日常所認知的漏電情況,當人碰觸到耐壓不良的馬達時,是會直接被電到的;這代表著馬達負責通電的線圈或導線有破損,並且直接與馬達內部的金屬元件接觸在一起,導致電被引導得四處亂竄,因此耐壓不良的危險及影響程度都較高。由於此刻電的走向狀態是不明確的,無法保證電流會順利進入馬達線圈當中,也就無法生成電磁場來推動馬達旋轉;且電控上的電壓位準也可能受到漏電的影響,造成控制命令無法下達,甚至連電路板都一同燒毀故障;所以耐壓不良的馬達,無法順利運轉的機率非常高。若還能維持正常運作,那就是漏電的比例不高,例如馬達正常工作所需電流為10A,但有漏電流0.1mA,那就代表絕大部分的電流仍然進入馬達線圈內工作,馬達仍可以正常運轉。此外在進行絕緣檢測時,大多會拉高工作電壓進行測試,這會大幅增加漏電的比例及嚴重程度,這也會造成檢測不良,但正常供電使用仍然正常的現象。

而這種拉高電壓的檢測方式,主要是絕緣破壞這件事,會受到時間影響越來越嚴重,因此需要直接採用更為嚴苛的測試條件,來模擬時間造成的傷害。也就是初期的耐壓不良僅會產生微小的漏電流,但微弱的電流會逐漸侵蝕絕緣材料,導致絕緣強度會隨著時間持續的弱化,最終被擊穿造成直接漏電。這也是老舊房子需要更換家中電線的原因,時間會導致這些絕緣材料老化,或是被漏電流給破壞,造成短路失火的可能性。

雖然耐壓不良是從馬達導線漏至金屬零件上,雙方都有責任去做好絕緣處理,但針對耐壓的處理工作往往是優先針對金屬零件執行。以下圖為例,馬達矽鋼片上會纏繞導電的漆包線圈,因此會在矽鋼片上加上塑膠架來做絕緣處理。然而此例可以明顯觀察到,黑色塑膠並未完整的包裹住矽鋼片,這就會增加漏電流的風險。這種直覺的判斷依據,在電器相關的安全規範中,稱之為爬電距離;會要求通電的導線與可以導電的材料維持一定的距離,確保安全不漏電,算是一種最低限度的保護機制。

馬達矽鋼片絕緣處理

馬達矽鋼片絕緣處理

爬電距離往往跟輸入電壓的大小有關係,如高壓電搭都會隔離一段很大的空間,避免人靠近,就是怕高壓電隔空傳導的風險;反之越低壓就越不擔心,如3.3V的電池拿在手上也不會觸電。此外針對不同的絕緣材料,也會要求材料的厚度尺寸不同,如使用環氧樹脂進行絕緣時,披覆的厚度需要超過1mm;而改用射出成型的絕緣塑膠,厚度僅需要0.8mm;使用高壓擠製的絕緣片時,厚度則為0.2mm。這些都是因應不同的材料其絕緣強度不同,所造成的尺寸要求限制。

查詢馬達絕緣耐壓法規時,會發現是允許一定的漏電流量,如下圖中CNS3765明確的告知不同的電器種類會有不同的漏電流限制。主要是除了瑕疵所因起的耐壓不良外,其實馬達磁場作用於導電材料時,會感應生成渦電流,在檢測時會被視為漏電流的一種,因此無法完全杜絕漏電流的產生;所以電器產品無論絕緣做得多好,仍然需要做接地保護,將漏電流導出的原因。

電器安全規範

電器安全規範

此外絕緣是可以執行針對性補強的,由於耐壓檢測設備發展已然相當成熟,可輕易地藉由設備檢測出耐壓不良的準確位置,後續就可以利用生產技巧來增加爬電距離,就可以達到強化絕緣的效果。

重點整理:

絕緣沒處理好,就算馬達能轉,還是會潛藏意外風險。

#個人經營

#歡迎贊助


馬達製造的專家-路昌工業

電動生活體驗-哿暢機電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


125會員
136內容數
我的馬達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的其他內容
馬達介紹:Poki-Poki 馬達 ( I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達量測:IEEE規範 ( I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達量測:IEEE規範 ( II )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馬達小教室:熱影響 ( I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達小教室:熱影響 ( II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