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讚揚《九龍城寨之圍城》,甚至拿來和《功夫》相提並論。那真的是很有力的宣傳,不免讓人想進電影院「朝聖」。然而,看完後我是有點失望的。不能說是拍得很差,只能說和《功夫》是不同類型的電影,在我看來,甚至不能算是武術片。在武術的招牌背後,它賣的是香港情懷。
依據主角的初始能力,或許可以把武術片分為兩種:成長型和龍傲天型。但這部電影兩者都不是:它既沒有描寫角色的成長,連「打通任督二脈」這種不合理但有趣的設定都懶得說,也不是主角從頭殺到尾的爽片。陳洛軍是挺能打,但遇到幾位大老都只有挨打的份,最後卻打贏除掉所有大老的最終boss?事實上,整部電影都沒有在認真敘述武術,有說出來的幾乎只有「硬氣功天下無敵」,其他就只有幾個特寫的武打動作,可以讓觀眾猜測武術流派。
此外,這部電影也試圖營造喜劇風格,確實頗有致敬《功夫》的味道,例如在剛進入城寨時,理髮廳的老闆是絕世高手,理頭髮的客人還問需不需要幫忙,讓人誤以為整個城寨臥虎藏龍,結果真正能打的也就幾個。其他幾個喜劇元素,諸如色情錄影帶、麻將三缺一、拿拖把打架,大多只是曇花一現,不足以串聯出喜劇風格。在幽默感方面,這部電影遠不及《功夫》。
與其說是武術片,我認為這部電影更接近暴力美學:它不解釋角色的成長,也不解釋招式背後的來由,而把重點放在「呈現動作」。然而,暴力美學往往包裝著某些內涵,例如《決殺令》裡的種族歧視、《原罪犯》裡的心理驚悚。這部電影看似沒有這樣的東西,只是販賣著「九龍城寨」的老香港情懷。但我們可以想想陳洛軍的身世之謎,它可以不只是個略顯突兀的劇情轉折,而是凸顯出「流亡」與「歸來」的意象。在他回到九龍城寨之前,如果說真的有經過什麼重大成長,那就是他瞭解了自己的身世,獲得了真正的身分證,進而被肯定為一位香港人。這看起來和武術毫無關係,卻是整部電影最精彩的隱喻:失根的人重返家鄉,就如同找回了斷線風箏,是終於落地,也是終於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