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藥》之閱讀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魯迅的《藥》為一篇反映社會現實的短篇小說,內容大意為革命烈士為遊行示威慷慨赴死,然而他的鮮血卻被無知迷信的大眾認為是癆病的治方,使得主角爭搶著「人血饅頭」去治兒子的病。

 

《藥》從文學史的意義上來看,魯迅創作《孔乙己》、《狂人日記》,和《藥》等小說時期正值五四運動的時代,當時人民在歷經帝制破滅和東西方思想更迭之際,卻未見一番新氣象反倒亂象橫生,正如社會學家涂爾幹(Durkheim)曾說「社會變遷迅速、生活步調加快,面對日益失序的社會,個人無所適從……當社會處在脫序(anomie)的狀態之中,社會的秩序的穩定與和諧過度震盪,人類生活在緊張與不安之中,使得人越來越自私自利。」,故而在此背景下魯迅藉《藥》強調革命的不徹底性,導致思想未開化者的現實悲劇,以此做出沉痛的呼告,此作品也反映新五四文化運動強調「言之有物、反孔非儒」之精神。

 

若以文學意象去分析,從題名《藥》觀之,「藥」一詞應是為治病所用的藥材之意,然而在文本中出現的「藥」卻是象徵迷信的血饅頭,那麼真正的藥在哪裡?從文本線索來看,真正的「藥」其實應當是革命志士的思想,唯有像小說中烈士先驅宣揚理念,科普知識文化,才能真正改善社會底層百姓的生活及振興國家。但小說中無知的群眾仍擁抱著「迷信偏方」的舊中國傳統思想,而棄烈士等西方思想為鄙履,卻將革命志士之血當成無上珍稀之「藥」,這何嘗不是一種捨本逐末之行為?作者透過結尾愚昧百姓對於治癒疾病的希冀,及烈士悲壯犧牲呈現強烈的對比,猶如古詩詞中以「樂景襯哀情」之諷諭手法,讓已知偏方無效的讀者們為其感到既諷刺又憐憫,呼應作者冷峻批判下悲憫那些社會弱者的心境。

 

談及作者本身,曾赴日學醫的魯迅說過「學醫救不了中國」,並想以文字的力量來改善社會,而《藥》正是作者用來「醫治」普羅大眾的這樣一篇作品。

avatar-img
3會員
21內容數
隨機放置一些推書心得、教育理論,及觀影文,整理記錄的集散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折疊思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首少數把戀愛中的人,那種義無反顧的激情,很好的以數句歌詞,完整描述其過程的中文情歌´-ω-)b
「神看見此景時,祂並沒有允許他們,而是使他們瞎眼,混亂他們的語言,並將他們變成他們所見。」 這是在大學一堂小說課上的期中作業,課題是要求我們運用某首歌去詮釋一段過往。 它也是我為我自己青春的告解,謹以此獻給那些徬徨在人際間疏離感的人們。
作者:扶他檸檬茶 心得:甜文,齁甜 主要感情線:許駝x戴雪明 男主戴雪明從小定型於社會框架之中,作為一位普通、備受他人期待並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唯一的快樂是在自己房間利用繩索吊頸的瀕死體驗。如果他的人生沒有意外,他將帶著他稍微特別的性癖平平無奇的活下去,直到他遇到了他人生的命中注定。
警告:電影有食用嘔吐物、催吐、病態節食等影像 這是一部諷刺素食、宗教、家庭失能、進步價值、群體化,及菁英主義的完美恐怖電影。上mod 真是太好了,很適合睡前看:D 這部片最精彩的是童話原型的化用,完美把《哈梅爾的吹笛手》與邪教的成形結合在一起,不禁想到2008的《惡魔教室》,當心智未成熟的孩子/
4/5餓之必要
超越人性伴隨著危險,然若是不邁出改變,便失去了創造歷史、未來的可能性。第九節為主要心得,在此文章的假設中,都建立在關係是真實存在的立意上。
穿彩衣的丑角不斷地推擠和諷刺,象徵著世人的認知,又或者說是舊有的價值習俗。
這是一首少數把戀愛中的人,那種義無反顧的激情,很好的以數句歌詞,完整描述其過程的中文情歌´-ω-)b
「神看見此景時,祂並沒有允許他們,而是使他們瞎眼,混亂他們的語言,並將他們變成他們所見。」 這是在大學一堂小說課上的期中作業,課題是要求我們運用某首歌去詮釋一段過往。 它也是我為我自己青春的告解,謹以此獻給那些徬徨在人際間疏離感的人們。
作者:扶他檸檬茶 心得:甜文,齁甜 主要感情線:許駝x戴雪明 男主戴雪明從小定型於社會框架之中,作為一位普通、備受他人期待並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唯一的快樂是在自己房間利用繩索吊頸的瀕死體驗。如果他的人生沒有意外,他將帶著他稍微特別的性癖平平無奇的活下去,直到他遇到了他人生的命中注定。
警告:電影有食用嘔吐物、催吐、病態節食等影像 這是一部諷刺素食、宗教、家庭失能、進步價值、群體化,及菁英主義的完美恐怖電影。上mod 真是太好了,很適合睡前看:D 這部片最精彩的是童話原型的化用,完美把《哈梅爾的吹笛手》與邪教的成形結合在一起,不禁想到2008的《惡魔教室》,當心智未成熟的孩子/
4/5餓之必要
超越人性伴隨著危險,然若是不邁出改變,便失去了創造歷史、未來的可能性。第九節為主要心得,在此文章的假設中,都建立在關係是真實存在的立意上。
穿彩衣的丑角不斷地推擠和諷刺,象徵著世人的認知,又或者說是舊有的價值習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魯迅繼〈狂人日記〉、〈孔乙己〉之後,在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藥〉。魯迅自承想利用小說的力量改良社會:「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在這篇〈藥〉中,魯迅揭示的迷信與冷漠,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反思與討論。 一
Thumbnail
《七劍八俠》第六、七回寫呂壽診斷兩症,連篇累牘地寫診症文字和藥方⋯⋯
Thumbnail
一男中嗜心魔蠱,求一苗女醫治。苗女告訴他,魔蠱可解,但代價要嘛生,要嘛死,要嘛一輩子當她奴隸。於是男子抉擇……
Thumbnail
王度廬曾寫了一部名為《新血滴子》的小說,又名為《雍正與年羹堯》⋯⋯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中藥店抓藥是一個深具文化意義的體驗,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傳統醫療的魅力,也讓我們更了解中藥文化的精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親身體驗中藥的多種劑型,如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用途。隨著季節變化,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和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中藥配方來調理身體,這種因時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魯迅繼〈狂人日記〉、〈孔乙己〉之後,在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藥〉。魯迅自承想利用小說的力量改良社會:「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在這篇〈藥〉中,魯迅揭示的迷信與冷漠,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反思與討論。 一
Thumbnail
《七劍八俠》第六、七回寫呂壽診斷兩症,連篇累牘地寫診症文字和藥方⋯⋯
Thumbnail
一男中嗜心魔蠱,求一苗女醫治。苗女告訴他,魔蠱可解,但代價要嘛生,要嘛死,要嘛一輩子當她奴隸。於是男子抉擇……
Thumbnail
王度廬曾寫了一部名為《新血滴子》的小說,又名為《雍正與年羹堯》⋯⋯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中藥店抓藥是一個深具文化意義的體驗,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傳統醫療的魅力,也讓我們更了解中藥文化的精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親身體驗中藥的多種劑型,如湯劑、丸劑、散劑、膏劑和錠劑等,每一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用途。隨著季節變化,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和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中藥配方來調理身體,這種因時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