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7/1大變革!法不溯及既往 損害填補 總理賠不超過花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此次實支實付三大變革重點!
1.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2.落實損害填補原則

3.總理賠金額不超過醫療費用總支出

raw-image

7/1前投保完成的保單,不受新規定影響


raw-image

落實『損害填補』,實際花費多少醫藥費。就理賠多少。
保單理賠總金額,不會超過就醫總花費。



raw-image


馬克認為落實損害填補立意良善,但就目前醫療險的現況是有部份花費是無法申請理賠的 ex:『照顧患者的薪資補償、交通費、營養品』足額的副本醫療實支,是目前現況下最好的解決方案。有任何問題都歡迎找馬克討論!


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官方帳號:@009gefpg

免費索取2024年新生兒&成人罐頭保單規劃及整理

raw-image




新生兒保單的規劃重點是什麼?罐頭保單 新生兒保險推薦 醫療保障 實支實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來馬克發現眾多規劃醫療險的客戶,都會詢問馬克,我要是意外骨折了。我的保險會理賠嗎?會用哪個附約理賠?我們來看一下近期馬克的一個長輩客戶,因為下樓採空,而導致骨折。我們來看看骨折該如何理賠! 客戶『閉鎖式骨折』,採用骨內固定術。因病情需要,採用自費互鎖鋼釘、鋼板骨內固定器 現在理賠的主力都在自費醫
記得馬克還是小菜鳥的時候。主管說:客戶理賠要好好研究嘿!理賠部門漏賠、少賠的狀況。可能比『共機擾台還常發生』。記得當時候還是小菜鳥的我 ,簡直覺得不可思議?我們都有付『保護費』給保險公司。不是『誤』~是保險費。居然到了要理賠的時候。理賠居然跟我想的不一樣?!最近馬克又處理到一件,我們來看看是怎麼
最近引起關注的一件癌症拒賠案例引發了許多討論。從保險業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問題中了解到這個案例所遇到的問題: 問題一 Q:大家最想問的是為什麼不賠? A:首先實支實付理賠的大原則有兩個,至少要符合其中一個才有辦法啟動理賠: (1)必要性的住院。 (2)有門診手術條款。(不是每個實支實付條款都有
近期台灣人壽醫療險的熱賣、造成馬克眾多服務的客戶。紛紛詢問:馬克我的保單怎麼還沒扣款,這樣要哪時才生效?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我們就法規面及實務面兩個跟大家說明一下。 確切的生效時間 舉例: 假設客戶簽約的時間是1/25號。保單生效日就是當天的「午夜十二時」,也就是「翌日零時」。也就是說,25日簽約的
要比較前,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實支實付到底是什麼?相較於傳統終身醫療險,為什麼讓近來有做功課的大家,強烈推薦。新式科技手術的進步,帶來的就是自費醫材及機械化手術的發展。又新又好棒棒的結果就是,自費金額成長的速度比高鐵還要快。所以透過保險的轉嫁,可以讓我們面對高額自費醫材時,擁有更多選擇空間。 實支實付到
今年開春以來,經歷了一波罐頭保單的霸主。台灣阿龍的低保費主約停售潮後 整體保單規劃上,相較去年同樣保障內容的規劃。整體費用成長大約4000元~7000元不等。我們依現有投保規則,一樣提供大家兩個方案做參考。 以下提供兩種罐頭規劃建議 『依金管會管理辦法、不得提供商品名稱。有興趣的歡迎私訊』 ㄧ、完整
近來馬克發現眾多規劃醫療險的客戶,都會詢問馬克,我要是意外骨折了。我的保險會理賠嗎?會用哪個附約理賠?我們來看一下近期馬克的一個長輩客戶,因為下樓採空,而導致骨折。我們來看看骨折該如何理賠! 客戶『閉鎖式骨折』,採用骨內固定術。因病情需要,採用自費互鎖鋼釘、鋼板骨內固定器 現在理賠的主力都在自費醫
記得馬克還是小菜鳥的時候。主管說:客戶理賠要好好研究嘿!理賠部門漏賠、少賠的狀況。可能比『共機擾台還常發生』。記得當時候還是小菜鳥的我 ,簡直覺得不可思議?我們都有付『保護費』給保險公司。不是『誤』~是保險費。居然到了要理賠的時候。理賠居然跟我想的不一樣?!最近馬克又處理到一件,我們來看看是怎麼
最近引起關注的一件癌症拒賠案例引發了許多討論。從保險業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問題中了解到這個案例所遇到的問題: 問題一 Q:大家最想問的是為什麼不賠? A:首先實支實付理賠的大原則有兩個,至少要符合其中一個才有辦法啟動理賠: (1)必要性的住院。 (2)有門診手術條款。(不是每個實支實付條款都有
近期台灣人壽醫療險的熱賣、造成馬克眾多服務的客戶。紛紛詢問:馬克我的保單怎麼還沒扣款,這樣要哪時才生效?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我們就法規面及實務面兩個跟大家說明一下。 確切的生效時間 舉例: 假設客戶簽約的時間是1/25號。保單生效日就是當天的「午夜十二時」,也就是「翌日零時」。也就是說,25日簽約的
要比較前,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實支實付到底是什麼?相較於傳統終身醫療險,為什麼讓近來有做功課的大家,強烈推薦。新式科技手術的進步,帶來的就是自費醫材及機械化手術的發展。又新又好棒棒的結果就是,自費金額成長的速度比高鐵還要快。所以透過保險的轉嫁,可以讓我們面對高額自費醫材時,擁有更多選擇空間。 實支實付到
今年開春以來,經歷了一波罐頭保單的霸主。台灣阿龍的低保費主約停售潮後 整體保單規劃上,相較去年同樣保障內容的規劃。整體費用成長大約4000元~7000元不等。我們依現有投保規則,一樣提供大家兩個方案做參考。 以下提供兩種罐頭規劃建議 『依金管會管理辦法、不得提供商品名稱。有興趣的歡迎私訊』 ㄧ、完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台灣人壽開了第一槍,將規則改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至於其它公司是否會跟進,還需觀望, 但若走向是如此,不但保險業務更難生存了,對保戶也是相當不利。 在事故發生之後,更需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有絕對權力拒保。 例如罹癌後,也許就不續保,之後可能的癌症復發、移轉,就沒了保險保障 (這邊指的是實
Thumbnail
113年7月 保險業界大改革又新增一例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實施後的保單規劃究竟如何是好?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存股族請注意,健保補充保費研議,為調漲預做準備。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最快520後,就會開始討論調整「補充保費」費率, 📒目前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6類所得,單筆給付「新台幣5000元以上、未超過1000萬元」,須扣繳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
Thumbnail
金管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實支實付將變革且朝損害補償原則方向傾斜後,目前所有提供副本理賠之實支實付商品紛紛停售或改版,其內容也紛紛向建保局手術表列「2-2-7」、「2-2-6」及「3-1-2」條款靠攏;且在健保局放寛醫療院所可對病患開立需自行負擔部份費用由3萬元上限提升至8萬元上限後,台灣自費醫療趨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台灣人壽開了第一槍,將規則改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至於其它公司是否會跟進,還需觀望, 但若走向是如此,不但保險業務更難生存了,對保戶也是相當不利。 在事故發生之後,更需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有絕對權力拒保。 例如罹癌後,也許就不續保,之後可能的癌症復發、移轉,就沒了保險保障 (這邊指的是實
Thumbnail
113年7月 保險業界大改革又新增一例 對於『損害填補原則』實施後的保單規劃究竟如何是好?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存股族請注意,健保補充保費研議,為調漲預做準備。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最快520後,就會開始討論調整「補充保費」費率, 📒目前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6類所得,單筆給付「新台幣5000元以上、未超過1000萬元」,須扣繳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
Thumbnail
金管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實支實付將變革且朝損害補償原則方向傾斜後,目前所有提供副本理賠之實支實付商品紛紛停售或改版,其內容也紛紛向建保局手術表列「2-2-7」、「2-2-6」及「3-1-2」條款靠攏;且在健保局放寛醫療院所可對病患開立需自行負擔部份費用由3萬元上限提升至8萬元上限後,台灣自費醫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