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一不小心就被誤導,高股息ETF配息能力被高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有在做甜點的人都知道,如果味道想要跟店家賣的一樣美味,砂糖跟奶油的量可能會超乎你的想像。為了避免體脂哪天不小心飆升,想說買點甜菊葉代替砂糖做些果凍糖水,不過跑遍附近中藥行都沒賣,如果有人知道哪裡買得到請偷偷私訊我:)


先來看看新聞節錄

收益平準金 (現金股利、利息收入等收入及收益平準金扣除本基金應負擔費用) 加上資本損益平準金 (已實現與未實現資本損益,以及已實現與未實現資本損益平準金) 占淨值比重越高就代表該 ETF 可分配收益越多也就越具有穩定配息能力

白話翻譯:收益平準金以及資本損益平準金越多,就代表ETF配息能力較佳。

先說結論,半真半假,揚長避短。

ETF可以用來配息的金額有嚴格限制,能進行收益分配的項目僅佔收益平準金及資本損益平準金一部分,完全不可能全數配出。因此,如果直接把平準金多寡與ETF配息能力劃上等號,可就被誤導了。

如果從下表來看,收益平準金以及資本平準金被列為可分配收益。嗯...我們接著往下看。

raw-image

以00919為例,從附表我們可以看到00919的淨值組成為:

面額:15

收益平準金:1.22

資本平準金:9.27

淨值=面額+收益平準金+資本平準金=15+1.22+9.27=25.49

接著來算算00919的配息能力:假設可以像新聞暗示的將兩項平準金全數配出,而00919 最近配息0.7元來計算能夠穩定配息的次數:

(收益平準金+資本平準金)/配息金額=(1.22+9.2)/0.7=14.99(次)

哇喔!未來將近4年每次配息都可以配發0.7元。換算年化殖利率超過10%,看我還不借信貸買爆!


細思極恐,先來看看『可分配收益』的細項

如果進一步細看可分配收益,可以拆解成以下幾個項目:

註:公開說明書並未將資本損益平準金列為可分配項目。

註:公開說明書並未將資本損益平準金列為可分配項目。

  • 收益平準金

收益平準金項下能夠全數用來配息的部分僅有股利收入、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而收益平準金的分配則需要在有大額申購且有稀釋配息疑慮時方能動用,屬於有條件的分配。

  • 資本損益平準金

資本平準金項下能夠用來配息的項目僅有已實現資本利得,而且屬於有條件分配,需要先扣除已實現及未實現資本損失,同時還需要滿足配發後基金淨值不得低於發行價,因此不能假設能將已實現資本利得全數配出。

同時,未實現資本利得會隨著股價波動而增減,如果未來市場回檔修正,未實現資本利得將會跟著下降,屆時資本平準金的佔比也會跟著降低。

另外要留意的是,已實現及未實現資本損益平準金則並未列在公開說明書的可分配收益項目,因此更不能直接將兩者作為配息項目。


我知道一定有人會問可分配收益的『收益平準金以及資本損益平準金』與配息項目的『收益平準金以及資本損益平準金』是一樣的東西嗎?雖然名字一樣,但實際上不能畫上等號,未來有機會再針對平準金項目詳細說明。


 公開說明書條文(可略過)

關於00919配息項目的公開說明書條文節錄於下方,如果對硬知識有興趣可以參考。

  • 本基金可分配收益,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本基金每受益權單位可分配之收益,係指以本基金收益分配權最後交易日(即為除息日前 一日)受益權單位投資於中華民國境內所得之現金股利、利息收入等收入及收益平準金扣除 本基金應負擔之費用。經理公司得依該等收入之情況,決定分配之收益金額。
  2. 前款可分配收益若另增配其他投資於中華民國境內所得之已實現資本利得扣除資本損失 (包括已實現及未實現之資本損失)及本基金應負擔之費用時,則本基金於收益評價日之每受益權單位之淨資產價值應高於信託契約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列本基金每受益權單位之發行價格,且每受益權單位之淨資產價值減去當次每受益權單位可分配收益之餘額, 不得低於信託契約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列本基金每受益權單位之發行價格
  3. 經理公司得依收益之情況自行決定每季分配之金額,故每季分配之金額並非一定相同。本基金受益權單位可分配收益,於經理公司決定收益分配金額後,若有未分配收益得累積併入次季之可分配收益。

 

快速結論

收益平準金目前配發的條件嚴格,資本平準金能配發的部分僅有已實現資本利得,因此如果沒有對相關規範進行深入研究,可能就會被新聞誤導。

平準金的概念並非近年才有,只是由於高股息ETF的興起才被帶到聚光燈下,或許要再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平準金背後的運用邏輯以及計算方式才會被一般人所熟悉。


願天下投資人終成有錢人

By Ajer

5會員
16內容數
每週1~2篇深入分析ETF市場,透過數據聊聊各種投資市場光怪陸離的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市場觀察:股市牛市與投資策略2024年,美國主要股指勇攀新高,投資者關於通膨與高利率的憂慮似乎已被對人工智慧的熱情所取代,牛市趨勢佔據了上風。 然而,股市的牛市究竟是什麼?面對這些新高點,投資者應該如何反應?本文將揭示股市牛市的技術性定義,講述如何交易於牛市,以及牛市對更廣泛經濟的含義。 牛市的定義與成因 從實證角度
Thumbnail
avatar
Gan Min
2024-04-07
【市場觀察】股市貪婪了?投資人必看的「情緒指標」,幫你克服人性、逆市場思考!2024 年開盤,相信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都不好過,短短幾個交易日,費半指數重挫超過 -5%,S&P 500、NASDAQ 指數、台灣加權指也紛紛回檔。 明明 2023 年底一副挑戰歷史新高的氣勢,為何看似一夕澆熄?事實上,絕非是基本面這幾天有任何天翻地覆的變化,關鍵恐怕是「市場已經過熱了」。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4-01-04
市場觀察方式的演進在工作室成立之初,簡直像神農嘗百草般地把各式各樣的技術指標拿來組合回測,試圖找出最佳的技標組合,後再進行策略參數的最佳化,這方式雖然可以找出回測期間很好的策略,但是一放入回測區間外的資料後,策略的績效絕大部份都是往下掉的,每個策略都是花費了一天以上的最佳化時間,好不容易找到奇妙的賺錢參數,可以上線自
Thumbnail
avatar
股市觀察家
2023-11-02
市場觀察解讀|下半年投資題材與個人觀點本文整理個人參加財經M平方主辦「全球總經影響力論壇」後,認為下半年可以研究的投資題材與機會(不代表論壇講者與主辦單位意見),並分享個人觀點
Thumbnail
avatar
邏輯投資
2023-07-05
市場觀察解讀|AI的「iPhone時刻」與投資機會英偉達(Nvidia)1Q23財報報告震驚市場的業績展望後,點燃市場對於半導體產業、科技業與AI概念股的投資熱情,也帶動台股包括台積電在內公司股價強勢表現,但這到底是跟元宇宙一樣的科技泡沫,還是黃仁勳所說的「iPhone時刻」?其中是否潛藏投資機會呢?
Thumbnail
avatar
邏輯投資
2023-05-30
市場觀察解讀|8歲小孩都能看懂的「矽谷銀行」倒閉原因及後續影響探討SVB「矽谷銀行」發生倒閉風波,這家公司已經連續兩天造成美股重挫,市場部分人擔心這會是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的翻版。本文將用8歲小孩都能看得懂的故事,解釋「矽谷銀行」倒閉的原因,並探討與「雷曼兄弟」事件的差異。
Thumbnail
avatar
邏輯投資
2023-03-11
【市場觀察】長榮殖利率41%!all-in還是要跑?10年數據剖析,告訴你海運股底部在哪?最近陽明海運公布配息,引發市場熱議,有人認為陽明2022年EPS 51.71元,只配10元現金股利太小氣;也有人認為以目前股價換算,殖利率高達30%,應該all-in買進。 究竟我們該不該趁海運股暴跌,搶進去賺30%的超甜殖利率?還是應該避開為妙?以下用基本面和10年數據,分析究竟值不值得買: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3-03-10
【市場觀察】AI會取代股票分析師嗎?質化研究、量化交易、AI投資,誰能笑到最後?過去三個月,如果要挑一項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新科技,我想ChatGPT絕對當之無愧,不只帶動一系列AI概念股飆漲,更讓外界關注,究竟AI會取代哪些工作?如果有AI,我們還需要傳統的研究員和經理人嗎? 來談談量化交易、AI會對傳統質化研究產生什麼衝擊?以及AI是否會取代分析師、經理人?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3-02-14
市場觀察解讀|當專家都看不懂經濟前景時,建議要「居高思危」市場多空不明,經濟數據相互矛盾,此刻建議投資朋友應避免過多預測,居高思危,找到自己的投資步調與安心的倉位配置,才能走得更長遠。
Thumbnail
avatar
邏輯投資
2023-02-09
【市場觀察】年後轉職潮要來了!3張圖帶你看:哪些產業薪資漲最兇?誰從來不漲薪?最高薪前10名是誰?逢新年過後,是許多工作者期盼的年後轉職潮。大家都期望,新的一年不再委屈,並找到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 事實上,我們從產業薪資成長、人才供需,能夠看出目前產業發展的輪廓和動向。趁年後轉職潮,筆者去主計處抓了各行各業十年薪資走勢。幫大家整理,近十年薪資漲幅最大/最少前十名,以及台灣十大高薪產業。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