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複利哲學】時間就是金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一、引言:


投資的時候

有時我們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和複利的力量


以巴菲特為例

他的淨資產高達845億美元

但其中有815億美元

是在他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

這種現象可能讓我們感到驚訝

但這恰恰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正如地球曾經經歷過五次的冰河時期一樣

這些週期性的變化開始於微小的事件

逐漸擴大成為巨大的變革


科學家們解釋

地球軌道傾角的微小改變

加上太陽和月亮的引力

造成地球結冰的罪魁禍⾸

就是「涼爽的夏季⽽不是嚴酷的寒冬」


⼀旦夏季不夠炎熱

無法完全讓前⼀個冬季殘留的雪量融解

剩下的冰層就會讓下⼀個冬季來臨時

更容易累積⼤量積雪

於是提⾼下⼀個夏季來臨前積雪增厚的機率

然後⼜會讓當年年底的冬季繼續積雪


正是如此

導致了冰河時期循環性的出現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

最終卻決定了地球的氣候走向


冰河學家格溫.舒爾茨

冰原的形成不必然是由雪量導致

反⽽是⻑久堆疊的細雪所造成



二、冰河時期的故事教會我們:


投資中的成功也往往源於

長期的積累和持續的努力

巴菲特並非因為一時的運氣而成為頂尖的投資人

而是因為他在75年的投資生涯中

保持了出色的表現


複利的力量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正如巴菲特所言:「時間才是真正的秘訣」


然而

巴菲特與量化交易之父西蒙斯

之間的差異也值得一提


儘管西蒙斯每年的投資報酬率高達66%

(巴菲特每年投資報酬率達22%左右)

但西蒙斯一直到50歲左右

才確定了自己的投資步調


這使他無法像巴菲特一樣充分發揮複利的時間

看似微小的改變可能導致巨大的差距

這正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在投資思維上

線性思考和指數型思考的區別也顯而易見

複利的特性讓人們往往忽視了它的力量

專注於短期的收益

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



三、結論:


  • 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尋求不斷積累的機會,而不是追求一時的高報酬。
  • 賺錢的方式並不一定復雜,只要方向正確、持續投資與時間為伴,複利就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 把投資視為一場持久的馬拉松,而不是一場短暫的衝刺。
  • 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追求,我們一定能在投資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實現更大的成功和收獲。


raw-image


如果喜歡鯉魚分享的內容

記得收藏、歡迎留言討論

追蹤 鯉魚先生

與你分享更多財商思維

鯉魚先生|ETF存股|打造千萬退休金 💰分享理財投資與財商思維 🎣理工男愛學習|讓投資變簡單 🎯錢是用來創造幸福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