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近期最值得、最讓我感動的是睏寐之際,這部是紀錄片,你可以知道這個資訊就好,且讓我說說:本片用六組左右的真實身分講述他們在當代臺灣的生活與觀點。英文片名睡母是民俗神話,開頭從學齡前的小嬰兒視角出發,之後用29歲的女游泳教練、新居落成的夫婦、政治人物小組的成員、喪偶的貴婦還有旅遊業司機輪流表達。每組表達的東西都是現實中可能的想望,有面對疫情與養家的無奈與灑脫,也有看似資源無缺實則只能以小確幸填補的心靈缺口。
但電影沒有給我批判或控訴的感覺,相反地用溫柔的攝影告訴你睡母可能就跟持守候視點的觀眾一樣看著眾人。
其中一組社工或大概是協調人員,她要協助移工被家暴等事宜,作為絕望者溺斃前的扶木,她的工時明顯不是打卡能交代的程度,24小時的關心聯絡讓她作息失常,回家用手機看個戲劇也因為造成室友困擾而難為。
她或其他人的問題會解決嗎?會或不會然後呢?這部紀錄片用白晝時眾人的思考到零碎或完整的睡眠來答覆觀眾,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睡母看似不在其實都在。
場景跟動作和拍攝時序上的前作一樣精彩,我覺得配樂被引擎聲與爆炸聲蓋過是無可厚非的現象,而且自己其實被幾個大作寵壞了,我習慣每部都該有磅礴的音樂,而忘記廢土世界裡的混亂可不是每部都會有漢斯季默的存在。
這次克里斯漢斯沃和安雅泰勒喬伊優異演出,無序的邪惡和堅定的捍衛交相呼應,結論對爭鬥的思辨很有趣,鬥爭永不止息,唯一的問題是你夠格華麗的了結我嗎?
幾個場景我覺得很棒,跟著猩猩與老鷹建立連結好像坐雲霄飛車一樣,還有海邊廢棄的軍武大艦與長草間的俯瞰畫面都讓我蠻享受的。可惜沒有相應的劇情內容,整體來說中規中矩,但我不得不在中途闔上雙眼,是種可消耗體力的選擇。
去年的金馬獎最佳動畫,我看的是台語版。若總是用迪士尼和皮克斯來看待現在的電影動畫創作我覺得不公平,如果都要這樣怎麼走出自己的獨特性呢?可喜的是這部的優秀讓我不會想考慮這類差異,故事可圈可點。台語的演出也不會給我國語配音過去時有時無的出離感(這種感覺連在鄉土劇也可能會有)。
故事的核心是新舊世界的衝突,階級頂層設計出貢獻值成為篩選大家進入世界的標準,西遊記的人物是一個適合講述此故事的起手式,告訴我們目標其實坐落於心中,但仍是一趟必要的取經之旅。
最後要講的這部圍城場景也獨特有韻味,然而就像Lizard的類比,這部不只是為了一疊醋包了一盤餃子,它連飯館都蓋起來了,你在過去港片看到的大小結黨交鋒,都能在本片看到。劉俊謙等年輕一眾的表現和古天樂任賢齊一樣突出,影片那股核心以前幾乎部部皆有,如今卻顯得人事已非,有些遺憾,但這個遺憾還是值得去電影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