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人生

馬立-avatar-img
發佈於文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演算人生》封面

《演算人生》封面

由德國作家彼強.莫伊尼撰寫、堡壘文化譯介出版的《演算人生》,是一本相當有趣、值得反思的科幻反烏托邦作品。

本作於今年一月在臺出版,講述了近未來的時空中,許多歐美國家透過公投,接受了名為「立方體」的演算法人工智慧作為他們的社會系統;這個系統藉由無人機鏡頭與遍布各商家、聚會場所、公共區域的監視器,以及戴在眼睛與耳朵、如同隱形眼鏡與耳機的智慧穿戴裝置「智眼」、「智耳」來收集個人的情報資訊。你對每段人際關係的理解應對、對食物的喜好厭惡,或者對天氣溫度的情緒反應,都會被紀錄在立方體的資料庫中。立方體則透過你的資料來提供給你相應的建議,從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婚生子,到你的日常飲食、工作內容、休閒娛樂全都由立方體提供的建議來進行。

主角塔索是個反對「立方主義」的德國人。因為父母的教育及自身的價值觀,塔索在公投時投下了反對票;但大勢所趨,立方體依舊成為了德國的社會系統。然而,塔索不像他的父母一樣,搬到了沒有立方體的「人寧」地區,躲避立方體的監控與便利愉快的生活,而是繼續住在立方體無處不在的城市內,成為所謂的「愚弄者」。

作為愚弄者,塔索將自己的住處嚴密封閉,不管是無人機還是屋外的監控系統都無法看到其室內的景觀;而在自己的房間外,塔索會刻意地給出違心的回應、傳達錯誤的情緒,並且對事物的喜好給予相異的評價。如此一來,立方體的演算法就無從理解塔索真正的喜好,無法在生活起居以及交際工作上給予其適合的建議,使得愚弄者在立方體社會中的「預測分數」偏低。

示意圖片,透過Copilot生成

示意圖片,透過Copilot生成

「預測分數」是人們生活於立方體社會中的主要價值依據。預測分數高的話,你的社會福利如基本收入就會增加,其他人也因此會更想與你做朋友(這也會讓他們的預測分數提升);反過來說,如果預測分數低,除了基本收入降低,他人也很難會想要與你深交。

以身為愚弄者自豪的塔索,並不打算加入以終結立方體為志業的「反抗組織」,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維持著自己的意志。然而故事開始不久後,遇到了從「人寧」逃出來的妲莉亞。即便立方體另生活如此方便,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人們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拒絕受到立方體的管轄;許多人——或許尤其是藝術家、發明家之類的人——是基於「人文主義」的傾向而拒絕立方體,另外也有不少人是基於宗教的理由,他們認為將命運交給立方體,等於摒棄了上帝。妲莉亞的父母便是屬於宗教緣由而居住於人寧的一群人,多年前的一次相遇,塔索對外界的描述深深吸引了妲莉亞,使得他最終逃離了家人,前來城市中尋求塔索的協助。

這樣的情況,讓塔索陷入了艱鉅的兩難。

示意圖片,透過Copilot生成

示意圖片,透過Copilot生成

故事就簡介到這邊,後續的發展我覺得相當有意思,其中一點在於傳統反烏托邦小說中,女性角色通常是讓男主角意識到社會制度問題的角色,然而《演算人生》裡,塔索本來就是反對立方體的人,而前述提到的妲莉亞卻是嚮往立方體社會、甚至影響塔索進入該「反烏托邦社會」的角色。

然而,立方體所建立的社會真的不好嗎?或者說,演算法賦予我們的真有什麼不對嗎?立方體存在的社會中,繁重瑣碎的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人人都有基本收入,人工智慧可以根據資料庫來給出最適合你的建議,這難道不是完美的美麗新世界嗎?

我自己的看法,是《演算人生》的作者莫伊尼其實用了相對持平的態度去講述了這樣的近未來故事。某種程度上讀者或許讀到中段,都很難判斷到底有立方體存在的社會是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畢竟這樣的制度讓人們不再需要從事消耗勞力的工作,難道不是更適合人文藝術的發展嗎?

故事中多次討論了這個主題。實際上,被演算法控制的社會中,「創新」是不復存在的事物,因為人人都被資料庫中的「既定」給侷限了,人們不再有機會犯錯,甚至「冒險」;而這些行動、行為,都是人類文明得以前進的原因。此外,一個人喜歡的事物,真的是好的、對的事物嗎?立方體無從判別,只會繼續建議你從事相關行動,這對一個人的所謂成長來說,又真的是好事嗎?

如此這般的未來似乎離我們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當下的演算法,似乎只會因為你按了朋友的一個關於肥皂的笑話貼文的表情符號,而推給你手工肥皂的廣告而已。即便如此,演算法卻依然明確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科幻作為對未來的預言及警語,時刻提醒著我們未來可能的走向;那只是未來的一種可能性,而非絕對的、單一的一條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相對於西方的「立方主義」,《演算人生》很明確提到了中國的「和諧主義」與其賦予人民的「信用點數」。在主角塔索掙扎於擁抱立方主義與否地過程中,也曾提到「如果說還有什麼比立方主義更讓他不喜歡的話,那就是和諧主義了」。而與虛構的立方主義不同,信用點數與中國對其社會社會所要求的「和諧」,可是真實存在於現實中的。

《演算人生》或許可以算是「後電馭叛客」(Postcyberpunk)類型的作品,其所反映地高科技社會不會像電馭叛客作品那樣絕望無助,大多數人民也都具有良好的生活品質;然而為了這樣高科技、便利,甚至不需思考的生活,我們需要放棄掉什麼東西,或許正是當下的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

彼強.莫伊尼創作、堡壘文化出版的《演算人生》,推薦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立的沙龍
117會員
124內容數
馬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亙古不變的終究只有一件事:死亡是必然的存在,即便科技能夠延續什麼,每個當下依然無比的珍貴!而科技的確使我們對未來世界或與他人的互動做了新的改變或有了新的詮釋,但人們最終都需要擁抱!
Thumbnail
亙古不變的終究只有一件事:死亡是必然的存在,即便科技能夠延續什麼,每個當下依然無比的珍貴!而科技的確使我們對未來世界或與他人的互動做了新的改變或有了新的詮釋,但人們最終都需要擁抱!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這本由德國作家彼強.莫伊尼創作的《演算人生》,講述了一個近未來的時空中,由公投接受名為「立方體」的演算法人工智慧作為社會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文章對於人工智慧的影響及可能的警示提出了值得深思的看法(這段摘要還是用人工智慧算出來的,真夠諷刺)。
Thumbnail
這本由德國作家彼強.莫伊尼創作的《演算人生》,講述了一個近未來的時空中,由公投接受名為「立方體」的演算法人工智慧作為社會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文章對於人工智慧的影響及可能的警示提出了值得深思的看法(這段摘要還是用人工智慧算出來的,真夠諷刺)。
Thumbnail
公元 2055年未來的 AI 世界,人類無需工作,過著帝王式生活。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完全明白前因後果。
Thumbnail
公元 2055年未來的 AI 世界,人類無需工作,過著帝王式生活。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完全明白前因後果。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J2bDCkXRk 《超越AI 星河》在創利市集CXC連載中。 序 星河曆的世界(新曆),舊曆已經是幾千年前的事情,上古曆更是幾萬年前的事情,人們科技發展迅速意外連結到了,上古曆統治者及祭司們,祂們的精神與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J2bDCkXRk 《超越AI 星河》在創利市集CXC連載中。 序 星河曆的世界(新曆),舊曆已經是幾千年前的事情,上古曆更是幾萬年前的事情,人們科技發展迅速意外連結到了,上古曆統治者及祭司們,祂們的精神與
Thumbnail
戀愛FLOPS(恋愛フロップス)這故事講述男主角生活的世界是科學發達的,AI半自動化的世界管理著人們的生活
Thumbnail
戀愛FLOPS(恋愛フロップス)這故事講述男主角生活的世界是科學發達的,AI半自動化的世界管理著人們的生活
Thumbnail
這個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到底是誰?這樣亂搞的意義又是什麼? 根據極其有限的資訊,加上小強腦補拼湊出的推測如下: 自己在意外發生後進入「腦死」狀態,小舞透過管道讓自己進入日本某個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藉由電極刺激,讓自己進入栩栩如生的虛擬世界中「生活」,至今已經過九個月。
Thumbnail
這個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到底是誰?這樣亂搞的意義又是什麼? 根據極其有限的資訊,加上小強腦補拼湊出的推測如下: 自己在意外發生後進入「腦死」狀態,小舞透過管道讓自己進入日本某個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藉由電極刺激,讓自己進入栩栩如生的虛擬世界中「生活」,至今已經過九個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