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幻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是否常常覺得雖然薪水增加,但生活費用也跟著飛漲,實際的購買力卻未如預期增加?《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的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在書中介紹了「貨幣幻覺」這個有趣的概念。

為什麼需要了解貨幣幻覺?因為我們每天都在使用金錢,卻常常被金錢的面額數字所迷惑,忽視了它真正的購買力。一旦陷入這種幻覺,就可能在生活規劃或工作決策上犯下錯誤。

這個概念最先是由經濟學家Irving Fisher在20世紀初的德國高通膨時期觀察到,德國在1923年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當時價格每隔兩天就翻倍。報紙上甚至出現了一張照片,顯示一位德國女性將馬克紙幣當作柴火燒,因為這樣比用它們購買木柴更划算。即便如此,人們仍然將注意力集中在價格上,而非物品本身的價值。

後來心理學家進一步研究了這種「貨幣幻覺」的成因。1996年,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Eldar Shafir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人們對價格和購買力的感知。他們向一群酒品收藏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在期貨市場上以20美元購得一瓶波爾多葡萄酒,而這瓶酒現在市價為75美元,那麼你覺得這瓶酒實際花了你多少錢?

Thaler和Shafir提供了幾個選項,包括:沒花什麼錢(因為已經忘記了價格)、20美元(原購價格)、20美元加利息、75美元(現市價)以及-55美元(因為只花了20美元買了一瓶價值75美元的酒)。結果顯示,多數酒品收藏家選擇了「沒花什麼錢」和「-55美元」,而只有20%的收藏家選擇了經濟學家偏愛的現市價(75美元)。這表明人們對於價格歷史的糾纏,以及對貨幣幻覺的強烈依賴。

研究人員解釋,這是因為人類大腦對金錢價格存在「雙重編碼」:一種是憑直覺記住的面額數字,另一種才是理性的購買力價值。我們總是難以擺脫對面額數字的執念,而忽視了真正的購買力變化。

另一項由Shafir、Amos Tversky和Peter Diamond進行的研究則探討了加薪和通貨膨脹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在這項研究中,受試者被問及兩個假設情境:小安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獲得了2%的加薪,而芭芭拉在4%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獲得了5%的加薪。當被問及誰的經濟條件較好時,多數人選擇了小安,這是正確的答案,因為小安的實際購買力增加了2%。但是當問及誰會更快樂或更想離職時,大多數人的答案又回歸到認為芭芭拉會比較滿意。這種「面額數字至上」的心理傾向,讓人們對真實的經濟狀況視而不見。

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貨幣幻覺和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的深遠影響,讓我們固步自封於面額數字而忽視了通貨膨脹等因素對購買力的侵蝕。舉例來說,在薪資談判中,我們傾向過份追捧加薪的面額百分比,而忽視了當年物價上漲的實際侵蝕力道。

同理,當我們面臨購物決策時,也常被商品的原價和現價兩個「錨」所迷惑。比如在特賣場看到一件Northface的外套打6折,就會錯覺自己省了大錢,而忽視了打折後的售價依然遠高於我們的實際需求和預算。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避免陷入金錢幻覺呢?

首先要培養對金錢購買力的敏銳觀察,每當談論到一筆費用或收入時,不要僅僅看它的面額數字,而要思考這個數字相對於當前的物價水準、通貨膨脹數據等因素,實際代表了多少購買力。

其次,在做重大決策前,可嘗試將金錢的時間價值納入考量。比如當你對比多年前和現在的收入水平時,要首先將這兩個數字化為同期的實際購買力,而非直接比較面額數字。

第三,對於商品價格,不僅看原價和現價之間的差額,更要審視其是否符合我們的實際所需。不要被大打折扣的幻覺所迷惑,而是基於產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做決定。

了解「貨幣幻覺」的成因及危害,提醒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看清金錢數字的真相,才能作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資料來源: Dall. E生成

資料來源: Dall. E生成


8會員
2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三〇八:「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少陰病,但厥,無汗」,少陰病患者津液本少,手腳冰冷,無汗,此為陰寒在裡,陽氣不能外達,本應用「四逆湯」溫其裡,「而強發之」,結果誤用發汗走表的汗劑發其汗,「必動其血」,汗血同源,三焦水液已經很少,無法供其發汗之用,強迫發汗的結果就是會讓陽熱隨著藥力暴發,牽動全身陽絡,血隨著陽熱往上升,血就會離經叛
avatar
鮪魚肚
2024-02-03
BitoPro交易所|全家會員點數免費換.輕鬆兌換加密貨幣($BTC $ETH $USDC $USDT $BITO)寫作投資永遠不嫌晚,這是雙寶老爹的第#134篇關於加密貨幣教學文章,文未還有更多精彩的教學內容!
Thumbnail
avatar
雙寶老爹
2023-12-06
過去八十年巴西換過七種貨幣以前惡性通膨 (inflação) 一直是巴西政府與人民揮之不去的夢魘,吞噬辛勤勞動的成果,也使社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過去三十年,巴西經濟逐漸穩定下來,揮別過往的通膨噩夢。
Thumbnail
avatar
葡語圈•福爾摩沙
2023-11-03
FED結束QT(緊縮),貨幣政策換個名字轉向寬鬆聯準會為避免擠兌引發系統性風險,2023/3/12週末晚間美國時間18:15,FED宣布透過 BTFP( (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銀行定期融通計劃) ,由財政部提供高達 250 億美元資金。主要對象如下: 借款人資格:任何美國聯邦保險存款機構(包括銀行、儲蓄機構協會或信
Thumbnail
avatar
小小工程師
2023-03-14
FTX風暴後,加密貨幣何去何從?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前幾日爆發的全球前三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資金疑雲,持續擴大,創辦人SBF下落不明、FTX申請破產、沒有足夠現金可供變現,雖然傳出數度與幣圈內的包含幣安CZ、孫宇晨等幾位重量級人士尋求協助,幾度有新資金的曙光,但截至目前只能說一切都是「據傳」,唯一的事實是公司各成員瞬間人間蒸發。
Thumbnail
avatar
諸葛呆的耕讀筆記- 外匯、經濟、黃小玉
2022-11-14
如何因應加密貨幣歷史牛熊轉換週期|水丰刀|刀刀區塊鏈翻譯泡芙在2018年12月的熊市低點之後其實有數次的強勁反彈,其中有經歷了高達400%的反彈,而再從反彈的高點$12000回到$3000的低點,從這裡可以知道熊市也會有數次相當強勁的反彈。 加密貨幣整體市值,市值巔峰來到了3兆美金,也在近期跌破了1兆美金,在2021年大波段之前約落在$5000億美金。
Thumbnail
avatar
水丰刀
2022-06-27
盧布日圓起伏,如何看貨幣的兌換價值根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近日下達指示,要求「不友善國家」購買俄國天然氣時,要轉為用俄羅斯盧布付款,不過也遭到部分國家拒絕。有讀者問:國內有可以兌換盧布的地方嗎?
Thumbnail
avatar
依沛的心靈理財學院
2022-03-25
「4萬台幣換1元」台灣經歷過的通貨膨脹史這兩年由於疫情的肆虐,各國政府積極撒錢紓困,然而疫情的困境仍未緩解,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卻迎面而來。近日,在台灣即將發行的五倍券也讓「通膨」在媒體版面上大量出現,可對於通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還得仰賴政府官員以及專業的經濟、金融人士來想出應對策略。藉這篇專欄簡單聊聊關於台灣曾經歷過的「通膨」
Thumbnail
avatar
DowDow
2021-10-29
如何將加密貨幣出金換成新台幣,讓貓奴來教你!  我們通常買入加密貨幣投資,不論賺錢還是賠錢,最後大多還是要換回台幣,以下我們來介紹如何從幣安將密貨幣換回台幣的方式,除非你要定存加密貨幣或是你有一張加密貨幣Visa卡,存入你的比特幣、以太坊、狗狗幣...其他加密貨幣,即可直接利用Visa卡進行各種支付。
Thumbnail
avatar
貓奴護理師の理財筆記
2021-08-29
加密貨幣交易心得(在Liquid以Likecoin兌換USDT)近來我考慮買入一點加密貨幣,爬文看了好些資料,發覺此事門檻甚高,若非近來太閒,我大概不會想到要了解相關知識。以下是我作為加密貨幣新手的心得分享(例如選擇交易所、即時兌換Vs現貨交易、掛單Vs吃單),老手們可以略過了,不過若有錯漏,歡迎更正和補充。
Thumbnail
avatar
梁懿leungyi
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