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第一次校外教學 or 親子旅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孩子上幼稚園沒多久疫情就開始了,幾次差點成行的校外教學,讓孩子對校外教學更是滿心期待,就這樣到了三年級,從校外教學的資訊公告出來到成行之前,孩子帶著各種美好想像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國小三年級,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具備分辨危險的能力,這些應該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標配,對我來說校外教學是一場脫離父母與同學的小小冒險,更何況是跟學校去,我是帶著全然的信任看待這個行程。

期間,孩子分享著那天要跟誰一起坐,學校也安排了遊覽車讓這些第一次參與校外教學的學生彩排出遊當天的隊伍及上下車動線,就這樣到了出遊前一天晚上,班導傳來的隔天的遊覽車座位表以及組別的示意圖,我打開來詳細了解後,心裡面有一股怒意一點一點地從胃部爬上來......

座位表用顏色示意分組組別,而我的孩子的座位被安排跟同學的家長坐在一起,再看看其他同學的座位,只要家長沒有參與的同學基本上隔壁都是坐著同學,而家長有參與的話隔壁就會是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是唯一位被安排跟同學家長坐的學生,而這位家長與他的伴侶都有出席這次的校外教學,整個班級有10位同學的家長出席,這...根本不合理吧,但我只是想爭取孩子的權益,所以馬上私訊了班導,班導說「因為OO是個文靜又喜歡獨處的孩子,所以我特別安排一位家長照顧他」,看到這句話其實更火大,因為我覺得班導只是在給我的孩子貼標籤,而這個標籤太莫名其妙,雖然怒意已經滿到喉嚨且快要吐出來了,但還是告訴班導,孩子已經跟某某同學說好要坐在一起,也謝謝班導並結束這段令人不舒服的對話。

跟班導對話期間,我也詢問了班群裡面的家長,想知道大家對這樣的座位安排是否都覺得沒問題?但只有一位家長回覆我「這是早就安排好的座位」,因為這句話我也不想多說什麼,群組裡的家長似乎都配備了言論自我審查的功能,這個無聲群組,多說一句可能都不利孩子在學校的生活。

意外的盟友

而座位的事情還是讓我好生氣好生氣,我也不希望胡思亂想讓自己整夜無眠,最後我聯絡了很久沒有聯絡的低年級班導,後面就簡稱D老師。

D老師告訴我這樣的座位安排除了不正常之外,該班級也是全學年報名家長人數最多的班級,原來學校有規定,一個班級最多五位家長同行,而父母雙方只能一方報名,D老師也表示這位班導本身就是學年主任,校外教學宣導單上已備註「請家長不要讓學生攜帶金錢」,但班導卻說可以帶,當其它班級老師照著規定走時,班導卻恣意妄為,這通電話也讓我有機會確認孩子之前曾說過的事情,D老師除了幫我孩子言論蓋章之外,也說了一些班導誇張的行逕,了解這些事情之後,覺得那股怒意似乎變成宇宙中的一團混沌氣體,大大小小的爆炸沒有停止過,這些爆炸意外的讓之後事情的發展變得很不一樣......

校外教學&脫隊

放學時我早早到了校門等待,看到孩子朝著我走過來時又被班導叫了回去,等孩子來到我身邊時,我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因為我跟同組同學脫隊跑去跟另一組玩,而且我們跑去玩碰碰車的時候,班導也有在旁邊幫忙拍照,班導有看到我們在這裡啊,回程時在遊覽車上班導說會有懲罰。

因為只聽孩子一方說這些事情覺得會有疑慮,所以我與同學家長一同入校想聽聽班導的說法。

班導:同組家長要學生先在一旁坐下等其他人來去下一個遊樂設施,結果兩個孩子看到其他組同學就跑過去一起玩,陪同的家長回神過來才發現有學生不見了,怎麼也找不到,所以我給這些學生一個小小的作業,就是要他們交出「事發經過」,就這樣而已。

跟班導對話的同時,同學家長很好奇的問「既然都沒事為什麼還要處罰?」班導表示這不處罰,是每個同學都有的作業,只是大家寫遊記,而這些同學要寫「事發經過」。

事後知道了好多奇怪的事情:

  1. 有同行的家長告訴我,班導在整場校外教學就拿著一杯咖啡,跟家長聊天,偶爾晃過來問一下沒問題吧?然後又不知道晃去哪。
  2. D老師說那天看到有該班級的家長跑去找其他老師哭訴孩子在班級上遇到的狀況,還說這位班導把鞋子踢到學生臉上。
  3. 班級群組在校外教學應該要發揮聯繫作用,或者大家可以電話連絡班導來尋找脫隊的學生,但似乎這些動作不在同行家長及班導的考量裡,更何況一組5-6個學生其實有兩位家長陪同,我不知道為何學生脫隊這件事會變得如此複雜。

不管再多奇怪的事,我嚴厲地告訴孩子,不告而別真的很嚴重,我不想也不希望這種事情再度發生,這次還好你們都平安,但單純看事件的本質,就是這些脫隊的學生犯了錯誤,不尊重帶隊的家長,也不尊重班導,更不尊重替他們擔心的所有人。

我很想也很希望配合班導,如果親師溝通可以無礙+順暢,我認為很多事情不會發生,但班導每次跟家長的談話及訊息都加上了美膚濾鏡,讓家長無條件相信他,等孩子放學後就會帶著還原美膚的資訊回來,這種時候就很考驗親子之間平時的相處及溝通方式了。

指桑罵槐?

隔天放學後,孩子告訴我,班導一進教室就開始念,念東念西最後念到了同學,班導對著這位同學說「OO的事跟你媽媽有什麼關係?你媽媽為什麼要跑來跟老師講一堆有的沒的,害我沒辦法準時接我小孩放學!」「OO你為什麼要跟別人媽媽亂講話?這麼愛講八卦!」

挖喔~我無言了,如果班導你可以在我面前展示親切熱情的一面,為何轉個頭要去對這些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們發洩你的不滿?這種狀況也不是第一次了,只是自己跟孩子剛好在這次事件的中心,從旁觀者到當局者,兩種角度我都觀賞過,對班導的一言一行,不信任分數已高到不能再高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