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高雄】鐵路地下化前民族路橋的日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回顧過去的高雄民族陸橋

raw-image

在高雄鐵路地下化前,高雄民族陸橋旁邊有兩條較短的陸橋,這些陸橋不僅方便車輛跨過鐵路,還能引導車流往建國路方向行駛。


鐵路地下化後的變化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完成,兩條短陸橋被拆除,只保留了主橋來穿過車流量較大的建國路。然而,從過去的照片可以看出,那兩條較短的陸橋車流量似乎更多。這讓人不禁疑惑,保留主橋的利用率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

raw-image


主橋未一同拆除的原因

在鐵路社團也分享了這張照片,並提出了上面的疑問(主橋明明車流少),結果原來是主橋下的土地竟然是私人土地,在當年建造橋時並沒有完成徵收,而且現在徵收又太貴了,為了不讓民族路中斷,只好保留主橋來跨越私人土地

raw-image


高雄民族陸橋的日夜變遷,不僅反映了城市交通設施的進步,也見證了高雄市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中的歷史記憶。每一次的工程改變,都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城市的發展需求,但也讓我們懷念那些曾經存在的交通設施和行車路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7/24
嗨,晨馨!您不說還不知;民族路橋是當時上班日經處!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5
林漢清 這樣你一定對這個很有感覺!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7/24
這和昔日的台北復興橋和愛國西路陸橋一樣,改善了交通,也優化了市容。是時代巨輪的傑作。👍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5
安立格 具有新的交通思維 剛好把一些舊時代多餘的設施拆除 讚的!
日日風-avatar-img
2024/08/18
好喜歡你的分享!能夠捕捉到城市隨著時間的變化真的很美~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5
日日風 非常謝謝你的肯定!!
文生-avatar-img
2024/07/27
喜歡高雄這城市~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5
文生 高雄市容真的漂亮
阿鰻 -avatar-img
2024/07/24
高雄這幾年變化好快,好像哪個圓環大道整個也變得更寬敞了,而且活動很多!風箏節好想去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5
阿鰻 前幾天路過大立圓環 機車不用繞外圍了 德政!
avatar-img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
448會員
142內容數
北漂新鮮人的生活記錄!沒有多餘的人工香料,就是最純粹的體驗心得~包括旅遊、攝影等內容分享,目前維持週三、週六更新喔!
2024/12/10
2024年山坨兒颱風於10月3日襲擊高雄,打破風速紀錄並造成前所未有的颱風假。本文記錄了颱風後的河堤公園,樹木清理情況、道路障礙以及颱風對城市景觀的影響,展現了大自然的威力與復原過程中的人力努力。
Thumbnail
2024/12/10
2024年山坨兒颱風於10月3日襲擊高雄,打破風速紀錄並造成前所未有的颱風假。本文記錄了颱風後的河堤公園,樹木清理情況、道路障礙以及颱風對城市景觀的影響,展現了大自然的威力與復原過程中的人力努力。
Thumbnail
2024/11/26
以前最喜歡沿著愛河跑不了,跟台北的河濱公園比起來,最討厭的就是要等紅綠燈,但是愛河邊跑步的好處,就是河景跟市景都能欣賞,若渴要補給,旁邊都有商店,不像台北河濱周遭都荒涼,每次跑愛河河畔最期待的就是經過鐵橋下啊,雖然涵洞看起來黑黑舊舊的,但幸運時就可以遇到車輛經過,就順便停下來拍照.....
Thumbnail
2024/11/26
以前最喜歡沿著愛河跑不了,跟台北的河濱公園比起來,最討厭的就是要等紅綠燈,但是愛河邊跑步的好處,就是河景跟市景都能欣賞,若渴要補給,旁邊都有商店,不像台北河濱周遭都荒涼,每次跑愛河河畔最期待的就是經過鐵橋下啊,雖然涵洞看起來黑黑舊舊的,但幸運時就可以遇到車輛經過,就順便停下來拍照.....
Thumbnail
2024/10/29
翻手機舊照,找到公職備考時,在高雄總圖練功的時光照片,分享總圖二期及遠雄the one尚未完工時的總圖念書窗外風景
Thumbnail
2024/10/29
翻手機舊照,找到公職備考時,在高雄總圖練功的時光照片,分享總圖二期及遠雄the one尚未完工時的總圖念書窗外風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高雄民族陸橋在鐵路地下化前有兩條較短的陸橋,鐵路地下化後兩條短陸橋被拆除,只保留了主橋。主橋原因未拆除是因為下面是私人土地。高雄民族陸橋的日夜變遷反映了城市交通設施的進步,見證了高雄市的歷史記憶。
Thumbnail
高雄民族陸橋在鐵路地下化前有兩條較短的陸橋,鐵路地下化後兩條短陸橋被拆除,只保留了主橋。主橋原因未拆除是因為下面是私人土地。高雄民族陸橋的日夜變遷反映了城市交通設施的進步,見證了高雄市的歷史記憶。
Thumbnail
住宿的飯店窗外就可以遠眺高雄港碼頭及最美地標~大港橋,就在駁二藝術特區旁邊,適合在傍晚陽光較溫和時去走走。 傍晚時分,炙熱的豔陽,已轉換成溫和的落日餘暉。走在駁二藝術特區的碼頭旁,遠遠的就看見水面上有一座白色兼具設計感的橋樑,就是「大港橋」。
Thumbnail
住宿的飯店窗外就可以遠眺高雄港碼頭及最美地標~大港橋,就在駁二藝術特區旁邊,適合在傍晚陽光較溫和時去走走。 傍晚時分,炙熱的豔陽,已轉換成溫和的落日餘暉。走在駁二藝術特區的碼頭旁,遠遠的就看見水面上有一座白色兼具設計感的橋樑,就是「大港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建造中的高雄旅運中心的文章,並附上了地基開挖的照片,及高雄港的風貌,包括港口船隻、出海口等景象。文章以簡短的文字與照片呈現了港口建設的變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建造中的高雄旅運中心的文章,並附上了地基開挖的照片,及高雄港的風貌,包括港口船隻、出海口等景象。文章以簡短的文字與照片呈現了港口建設的變化。
Thumbnail
攝影時間約2018年,紀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建造的過程,拍攝的當下大港橋也還沒蓋好,這時的真愛碼頭站 應該進出站的人數還不多吧~
Thumbnail
攝影時間約2018年,紀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建造的過程,拍攝的當下大港橋也還沒蓋好,這時的真愛碼頭站 應該進出站的人數還不多吧~
Thumbnail
高架橋北端為博愛路,南端則為中山路。這座橋曾是許多騎機車者害怕的地方,但隨著時間過去,已成為普通景點。2018年及2019年曾舉辦高雄馬拉松,參與者可以透過跑步方式經過這座橋,同時欣賞正在拆除中的高雄車站地面月臺。擁有歷史價值的畫面,幸好當時有拍照記錄。
Thumbnail
高架橋北端為博愛路,南端則為中山路。這座橋曾是許多騎機車者害怕的地方,但隨著時間過去,已成為普通景點。2018年及2019年曾舉辦高雄馬拉松,參與者可以透過跑步方式經過這座橋,同時欣賞正在拆除中的高雄車站地面月臺。擁有歷史價值的畫面,幸好當時有拍照記錄。
Thumbnail
在高雄最舒服住宅區旁,有一條路名字很特別-叫做馬卡道路,旁邊的鐵道,將美術館與舊的鼓山分隔。
Thumbnail
在高雄最舒服住宅區旁,有一條路名字很特別-叫做馬卡道路,旁邊的鐵道,將美術館與舊的鼓山分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