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得幸福的話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感到安心,其實都在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而不是抱持著同理心或好奇心去了解孩子做與不做的真正原因。


《讓孩子變得幸福的話語》這本書的作者田中茂樹是一名醫師及心理師,同時也是擁有四個孩子的父親,他以自身養育孩子的經驗及多年輔導許多家長度過養育難關來與讀者分享如何讓孩子變得幸福,也告訴家長該以何種心情來面對煩躁不安的時期。


比如書中提到小孩挑食的問題,我非常認同作者提到逼迫孩子吃下不喜歡的食物是弊大於利,也不要以「如果不解決會成為大問題」的心態來看待。由於我本身從小到大一直被長輩逼迫吃各種不喜歡的食物,也確實每次都成功抵禦,但仍舊很難理解為什麼會寧可破壞他人的心情,也要堅持他人接受自己的命令呢?即便出發點是好的,難道不能以尊重的心態去面對他人的選擇嗎?說到這裡,想必會有許多人會說「好的東西為什麼要拒絕?」但換個角度去思考,拒絕又怎麼樣呢?再更深一層去思考,其實希望他人聽命於自己是一種控制欲,而背後潛藏的很可能是自己內在的焦慮與不安,而這也是許多父母最大的問題,而小孩無形中成為了被壓迫者,還要被灌輸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思維。


作者也同時提到許多家長讓孩子克服不擅長之處的方法是「讓他習慣就好」並且稱為這是一種「鍛鍊」。其實這是很常聽到的一個論點,但我也一直難以苟同,原因是既然孩子不喜歡或感到不舒服,為什麼還要勉強他處於這樣的環境或情況,這難道不是一種虐待嗎?我認為所謂的「克服」必須建立在當事人本身也有意願做的情況下,而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抗拒的狀態,這很容易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而造成長久的影響。


其實,要讓孩子變得幸福,並不是在學業成績上取得良好的成績,而是父母給予孩子充分表達自我想法的能力,這不僅能讓他們對父母產生信任,也會培養他們能在他人面前暢所欲言的能力,而不是難以拒絕或貿然接受他人的意見。


與其說這本書是教導父母如何說出讓孩子幸福的話語,不如說是告訴所有的父母應該以輕鬆的心態去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並且以觀察者及陪伴者不疾不徐的腳步去引領孩子一同學習茁壯。


非常推薦所有的父母閱讀這本書,作者在書中所闡述的想法與論點都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同時又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及空間去自由發揮,也可以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重新省思自己是否該放慢速度,給孩子多一些傾聽與耐心?




avatar-img
205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一次接觸「台灣超人」的故事是始於《台灣超人AR數位親子繪本》這一套繪本,當時女兒尤其喜歡《小海的夏天》這一本,也對於這些從未聽聞的勵志故事感到好奇與震撼,直到我再次閱讀到這本《傻瓜與超人》又再度激起不識國字的女兒拿起來翻閱的慾望,並且聽著我一個個講解每個台灣超人的故事而深受啟發與感動。
以我過去工作的經驗,若要我回答哪一個國家的人最高傲?我的答案應該會是「法國」,殊不知在我翻開《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的第一篇才知道我誤會大了,原來法國人的不理睬很可能只是在「裝死」,而這只是他們的生活日常,並不代表他們對你抱有惡意,而得知這個真相也不禁令人感到莞爾,到底該用什麼姿態與法國
還記得當孩子因為受傷流血而哭鬧不止時,我告訴她:「這就代表妳活著。」 當時家人還說這樣的解釋太過深奧,事實上一點都不會,反而能讓孩子立即接受生命的狀態,從驚恐的心情轉化為珍惜與感恩。 日本極富盛名的詩人谷川俊太郎就曾經寫過一首名為「活著」的14行短詩,描述生活中對於週遭及大自然的觀察
猶記得多年前在辦公室的一個場景是當大家都乖乖掏出錢放進同一個紅包袋的時候,我直截了當地把紅包袋遞交給下一位同事,直到有多事的同事特別詢問我:「妳怎麼還沒有包?」我冷冷地回答:「我沒有要包。」 同事想必心裡感到一陣訝異,但我以泰然自若的心情面對看似不合群的行為,因為我實在不想因為從眾而違反自
相信許多人認為學歷高的人多半具有天賦,但殊不知這些優秀的學生其實也同時掌握了關鍵的學習技巧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深度學習力》這本書的作者卡爾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便基於好奇心而尋訪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也歸納了七十五條寶貴的法則供讀者們參考。 比如其中一條法則是「學會放棄」,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
「我們都會死,但不會是今天。」 這是參與烏克蘭國際兵團的台灣人陳晞在《我不做英雄》這本書中提到戰友蒂莫西生前極為熱血的鼓勵話語。 過去都在新聞上看到俄烏戰爭的種種,難得有身在前線作戰的台灣人可以帶領我們深入戰場,讓我在收到這本書的當下便迫不及待打開閱讀,期望能更深入了解這些英雄們的理
第一次接觸「台灣超人」的故事是始於《台灣超人AR數位親子繪本》這一套繪本,當時女兒尤其喜歡《小海的夏天》這一本,也對於這些從未聽聞的勵志故事感到好奇與震撼,直到我再次閱讀到這本《傻瓜與超人》又再度激起不識國字的女兒拿起來翻閱的慾望,並且聽著我一個個講解每個台灣超人的故事而深受啟發與感動。
以我過去工作的經驗,若要我回答哪一個國家的人最高傲?我的答案應該會是「法國」,殊不知在我翻開《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的第一篇才知道我誤會大了,原來法國人的不理睬很可能只是在「裝死」,而這只是他們的生活日常,並不代表他們對你抱有惡意,而得知這個真相也不禁令人感到莞爾,到底該用什麼姿態與法國
還記得當孩子因為受傷流血而哭鬧不止時,我告訴她:「這就代表妳活著。」 當時家人還說這樣的解釋太過深奧,事實上一點都不會,反而能讓孩子立即接受生命的狀態,從驚恐的心情轉化為珍惜與感恩。 日本極富盛名的詩人谷川俊太郎就曾經寫過一首名為「活著」的14行短詩,描述生活中對於週遭及大自然的觀察
猶記得多年前在辦公室的一個場景是當大家都乖乖掏出錢放進同一個紅包袋的時候,我直截了當地把紅包袋遞交給下一位同事,直到有多事的同事特別詢問我:「妳怎麼還沒有包?」我冷冷地回答:「我沒有要包。」 同事想必心裡感到一陣訝異,但我以泰然自若的心情面對看似不合群的行為,因為我實在不想因為從眾而違反自
相信許多人認為學歷高的人多半具有天賦,但殊不知這些優秀的學生其實也同時掌握了關鍵的學習技巧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深度學習力》這本書的作者卡爾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便基於好奇心而尋訪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也歸納了七十五條寶貴的法則供讀者們參考。 比如其中一條法則是「學會放棄」,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
「我們都會死,但不會是今天。」 這是參與烏克蘭國際兵團的台灣人陳晞在《我不做英雄》這本書中提到戰友蒂莫西生前極為熱血的鼓勵話語。 過去都在新聞上看到俄烏戰爭的種種,難得有身在前線作戰的台灣人可以帶領我們深入戰場,讓我在收到這本書的當下便迫不及待打開閱讀,期望能更深入了解這些英雄們的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遇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很容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這樣好麻煩哦」!或者為了避免自己認定的麻煩,乾脆很多事情都不做或者將就一下就好。我一直很好奇這樣的狀態是怎麼形成的?經過多年的觀察,和身為成人的我們絕對息息相關!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遇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很容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這樣好麻煩哦」!或者為了避免自己認定的麻煩,乾脆很多事情都不做或者將就一下就好。我一直很好奇這樣的狀態是怎麼形成的?經過多年的觀察,和身為成人的我們絕對息息相關!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