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飛航公告的目的, 是提醒相關人員注意. 但當資訊太多時, 是否會讓真正重要的訊息, 被隱沒在海量的資料堆中 ?
在這則新聞中 :
西南航空一架班機, 在一條已經公告關閉的跑道上起飛, 詳細過程暫且先不討論, 但重點是 "飛行員是否知道有這條公告", 在網路上倒是掀起一股討論. "飛航公告是否過於氾濫 ?" 成了討論的議題.
個人對此深有同感, 一時興起, 把幾個代表性的機場叫出來, 統計了一下公告數量. 但因為數量太多, 沒辦法一一數完, 就暫以印出的頁數來統計, 結果如下 :
這裡, 松山機場以 70 頁, 獲得壓倒性勝利. 但分析內容, 絕大多數都是無人機的飛航公告. 如果扣除無人機公告, 其實松山機場大概只有 6 頁.
但 6 頁還是比人家多, 尤其考量松山並不算是大機場. 再細看下去, 會發現其中演習空域關閉及建築工地吊桿超高也不少. 好吧, 這算是首都機場的特產吧.
我當然沒時間統計所有機場, 暫且拿上面 6 個機場做估算, 一般機場的公告數量級數, 大約在 20~30 條這個區域.
而一趟飛行, 從起飛機場到降落機場, 再到備降機場, 中間再加上航路公告 (還經過好幾個飛航情報區), 一套飛行計畫下來, 20~30頁 (200~300條) 的飛航公告, 絕對逃不掉. 這麼龐大數量的資料, 是否對飛行員或簽派員造成過重的負擔 ?
三十年前在空軍飛管當兵的時候, 也是負責控管基地的飛航公告.
當時電腦還不普及, 就只用一面白板控管. 在收到電報中心的電報(紙本)後, 一條一條的抄寫在白板上, 旁邊還有一幅台灣地圖, 所有火砲射擊或演習的區域, 就一個座標一個座標的標在地圖上. 每天就去核對那些公告開始生效, 那些公告過期失效...
印象中, 台灣所有軍機場跟所有航路的相關公告, 就大概二三十條吧. 相較今天, 隨手鍵盤一敲, 所有生效中的公告, 就啜手可得. 但動輒上百條的公告, 我不知道哪種比較幸福.
甚麼情況必須發布飛航公告 ? 當然一定有相關的規定在規範, 但其中難免有模糊地帶. 這反而造成各單位, 為了謹慎起見, "能" 發公告的就盡量發, 以免萬一出事後, 被追究責任, 其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飛航公告.
我們也不能指責這些單位作風官僚, 畢竟風險還是在. 只是這個 "萬一" 的風險, 比起飛行員因資訊過載而發生事故的風險, 孰輕孰重 ? 如何衡量 ? 誰來衡量 ?
理想狀況是, 終有一天, ICAO 或相關組織, 以降低數量做考量, 再把飛航公告發布的標準, 做更明確的定義. 在此之前, 還是只能請飛行員多擔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