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典型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就我的認知,所謂的「典型」就是一般我們看到的常態人事物,它隨著一定的軌跡正常發展,而我現在的典型人設大概都跟正向形象有關,但是在此之前,我曾經有過一段非典型的時代,那時的行事為人充滿江湖味,也就是現在一般說的8+9。

小時候住在礁溪市區,那時的礁溪因為溫泉產業的興起,開始變得龍蛇雜處,在我的周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我們所謂的流氓,甚至是「哈尼奇」,也就是老大的意思。

後來我小學的麻吉到了國中就入了黑道,在學校也成了老大,我那時已經轉學到一處靠近宜蘭市的地方居住,也上了另一所國中,不過除了成績好以外,我說話和行事風格還是帶著一點流氓氣,只是看到昔日的好同學書包裡面放著扁鑽、蝴蝶刀等江湖用具,還不斷地跟我說他的英雄事蹟,我那時就了解到,隨著道路的不同選擇,我們兩個終將漸行漸遠。

因為國中成績好,只好當好學生,不過有時還是會使使壞過一過癮,印象比較深的有三件事,一是翻牆出校門,跑去家庭理髮,結果時間太趕,頭髮理得像狗啃的一樣,再來就是腳踏車被國二學長偷騎兜風,我那時國一,找了另一個成績在全校前三的好學生幫我把風,在路上就將那個學長給攔了下來,我說明原委以後當胸給了一拳讓他銘記在心。

最後一件事就是我和班上同學起了衝突,一番較量以後將他摔到在地,他心有不甘,結果去找了三年級的學校老大想來修理我,這個老大脖子歪歪的,常常斜眼看人,一看就不是善類,他把我叫了出去,意思要給我一點教訓,後來發現不太對,連忙問起我的名字,一聽到我名字馬上連說誤會,態度180度轉變,原來我的小學麻吉已經先「修理」過他,還要他一定要關照我!

人是環境的動物,後來我的周遭都是知書達禮的好學生,潛移默化之下,慢慢地我的流氓氣就漸漸不見了,不過時不時還是幹些無賴調皮的事,還拖著我這些好學生同學下水。

話說有一天他們一起到我家找我,看到附近果園就詢問我可不可以摘芭樂,我說可以!結果他們邊摘邊吃,吃得津津有味,一看我沒摘,忍不住問我幹嘛不摘來吃?我說這又不是我家的果園,我幹嘛摘?況且我家又沒有果園!這幾個好學生一向潔身自好,唯一一次的偷雞摸狗就栽在我身上。

其中有一個好學生同學斯文有禮,不料卻被人當成懦弱好欺負,他來找我幫忙,於是我把欺負他的人找來,一番「好言勸說」以後,終於使欺負他的人浪子回頭、一心向善,不敢再輕易欺負別人,我原本的非典型人設是壞學生,那時正在慢慢改變成好學生的典型人設,不過我終究不是乖乖的好學生,而是強悍的好學生。

總之後來慢慢地隨著求學、工作、環境和心境的轉變,我開始愈來愈典型,然後將那個非典型的人格深藏在記憶中,以致於每次「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時,都會忘記自己也曾經是一個兵,只是受到太多文明、形式、考量的封印,不敢讓自己現出真身原形。

都說相由心生,後來我的確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少了一些暴戾之氣,所交的朋友也都文質彬彬,至於煙酒不離身、滿嘴髒話的,我大多也是敬謝不敏,不過以我多年的經驗來看,社會階層愈往上,人就會愈來愈做作虛假,而且自私自利,就人性上反而比不上社會階層低下的草根群眾那樣的坦白真誠、富有熱情,這樣來說,我到底是典型好?還是非典型好呢?或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5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新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1
本文回顧作者人生經歷,從大學聯考的遺憾到成為歷史老師的趣事,最後轉型為網路作家,闡述其人生選擇並非偶然,而是環環相扣,體現其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2/21
本文回顧作者人生經歷,從大學聯考的遺憾到成為歷史老師的趣事,最後轉型為網路作家,闡述其人生選擇並非偶然,而是環環相扣,體現其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回顧作者年輕時代為基金會、學校、體育館、啦啦隊等設計slogan和命名的經驗,分享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挫折,點出好名字和好slogan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古靈精怪的個性。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回顧作者年輕時代為基金會、學校、體育館、啦啦隊等設計slogan和命名的經驗,分享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挫折,點出好名字和好slogan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古靈精怪的個性。
Thumbnail
2025/02/14
從國中黃曉嵐的筆名巧合到成年後重拾閱讀,本文闡述作者豐富的閱讀歷程,並分享其對閱讀和人生境界的獨到見解,從早期女性文學到古典文學,再到武俠小說及哲學經典,作者的閱讀足跡貫穿個人成長與生命體驗,最後以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來比喻閱讀的層次與收穫。
Thumbnail
2025/02/14
從國中黃曉嵐的筆名巧合到成年後重拾閱讀,本文闡述作者豐富的閱讀歷程,並分享其對閱讀和人生境界的獨到見解,從早期女性文學到古典文學,再到武俠小說及哲學經典,作者的閱讀足跡貫穿個人成長與生命體驗,最後以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來比喻閱讀的層次與收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就我的認知,所謂的「典型」就是我們一般我們看到的常態人事物,它隨著一定的軌跡正常發展,而我現在的典型人設大概都跟正向形象有關,但是在此之前,我曾經有過一段非典型的時代,那時的行事為人充滿江湖味,也就是現在一般說的8+9。 小時候住在礁溪市區,那時的礁溪因為溫泉產業的興起,開始變得龍蛇雜處,在我的周
Thumbnail
就我的認知,所謂的「典型」就是我們一般我們看到的常態人事物,它隨著一定的軌跡正常發展,而我現在的典型人設大概都跟正向形象有關,但是在此之前,我曾經有過一段非典型的時代,那時的行事為人充滿江湖味,也就是現在一般說的8+9。 小時候住在礁溪市區,那時的礁溪因為溫泉產業的興起,開始變得龍蛇雜處,在我的周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還有誰會在意小城裡曾經的榮枯。紫色的雨,在我搬離之前的16樓之後,再也不曾流淌於我所經手的行數。保持緘默從來不是我的人設,恐龍是我的另一個身份,隨性出沒與怒吼都沒在看黃曆的。 反正你也習慣都坐在震央,一副歲月靜好的處理你手邊的,皇帝老爺交辦的,五顏六色的公事。我曾對你說過:「我覺得你長大了。」
Thumbnail
還有誰會在意小城裡曾經的榮枯。紫色的雨,在我搬離之前的16樓之後,再也不曾流淌於我所經手的行數。保持緘默從來不是我的人設,恐龍是我的另一個身份,隨性出沒與怒吼都沒在看黃曆的。 反正你也習慣都坐在震央,一副歲月靜好的處理你手邊的,皇帝老爺交辦的,五顏六色的公事。我曾對你說過:「我覺得你長大了。」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Thumbnail
當年自以為的年少輕狂, 如今卻發現每個人的過程也就差不多那樣。 當時覺得那些驚天動地的轉場, 現在回想起來也只覺得一般般。 與其說是成長, 還不如說是時間的流逝過程太過冗長, 讓人麻痺到早已失去彼時彼日的臨場感。 從前覺得"了解"好難, 現在覺得"理解"變得理所當然。 曾經過往那些
Thumbnail
當年自以為的年少輕狂, 如今卻發現每個人的過程也就差不多那樣。 當時覺得那些驚天動地的轉場, 現在回想起來也只覺得一般般。 與其說是成長, 還不如說是時間的流逝過程太過冗長, 讓人麻痺到早已失去彼時彼日的臨場感。 從前覺得"了解"好難, 現在覺得"理解"變得理所當然。 曾經過往那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