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102):天厭之!天厭之!—子路對孔子單獨見南子不高興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raw-image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能是推測,沒有什麼過硬的依據。

 

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說,是南子主動邀請,孔子不想見,不得已而見之。『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然後腦補出孔子與南子隔著簾子相見。不見其人,只聽得『環珮玉聲璆(qiú)然』。

 

朱熹則進一步明確說,『南子,衛靈公之夫人,有淫行。蓋古者仕于其國,有見其小君之禮。而子路以夫子見此淫亂之人為辱,故不悅』。

 

司馬遷描述南子的稱呼,很有學問。《論語》中有段話可以當著其注解。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季氏第十六)。

 

按這段話,衛靈公稱南子為夫人,南子在衛靈公面前自稱小童。衛國人和其它邦國的人,如孔子,就稱南子為君夫人。而南子在異邦人面前稱自己為寡小君。她給孔子傳話確實自稱為寡小君。但沒說邦君之妻在邦人面前自稱什麼,應該不會自稱為小童,那是面對國君時的專用自稱。太複雜了。但凡對某樣事物分類越細,就表示對之越重視。再如中國人對親戚的稱呼分得很細,就表明很重視血緣的親疏關係。

 

司馬遷和朱熹都維護孔子。認為孔子是不得已而見南子。南子雖有淫行,名聲不好,但召見孔子,孔子去見見,走個過場,應付一下也是合乎禮數的。子路有些無事生非,小題大做了。

 

我推測子路並不是對孔子見南子有什麼意見,而是對孔子單獨見南子有意見。從這段記述來看,孔子應該是單獨去見南子的,沒有帶上子路或其它弟子,不然記述中應該提到。

 

一般而言,孔子見諸侯大夫之類的,會帶上喜歡和得力的弟子,如顏回與子路。一是要他們護駕和左右服侍,趕個車呀,傳個話呀,記錄記錄等。二是也讓弟子開開眼界,培養他們與大人物打交道的能力。順便還能飽餐一頓,享用美酒佳餚,說不定還會得到其它賞賜,跟著孔子沾點光。晉見大人物,總會有些好處。所以,弟子們都很樂意得到這種美差。再者,備不住子路和其它弟子也很想近觀一下南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這次孔子這次去見南子,卻沒帶一個弟子,這下弟子們就有些不高興了。不光子路不高興,其它弟子可能也不高興。只是子路心直口快,就懟上孔子了。你為什麼不讓我們陪同你一塊去,是不是要避人耳目呀?把孔子逼急了,以至於對天發誓。

 

當然,也可能不是孔子不想帶弟子一塊去,而是南子這麼安排的。派人來接孔子,只要孔子一個人前來晉見。這樣的話,子路責怪孔子就沒有道理。要求孔子不讓帶隨從就不去,就過分了。按孔子年表,孔子見南子時已五十六歲了。南子應該是仰慕孔子的才華和名聲而召見孔子的,不會對孔子有非分之想。而孔子對南子也沒什麼好感,視南子為『情敵』。孔子所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就疑是針對衛靈公寵愛南子而言的。兩人不會擦出什麼火花的。

 

子路與孔子關係很親密。很樂意與孔子相處,向孔子請教;對孔子的意見也最多,而且不分場合,直言不諱地懟孔子,搞得孔子下不了臺。孔子對他是又愛又恨,也時常敲打他。子路倒也不介意,不會因此疏遠孔子。孔子非常喜歡這一點,加上子路辦事能力強,就非常喜歡派他去辦事。現今職場上也是如此。

 

顏回和子貢和孔子的關係也很親密。他倆對孔子多有讚譽,子路就沒怎麼稱讚過孔子。當外人詆毀孔子時,子貢立馬反駁,維護孔子的聲譽。有什麼不同看法,顏回就比子路乖巧多了,私下裡向孔子提出『老師,你看,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你看對不對?』。孔子非常喜歡顏回,基本沒有批評過顏回,只有讚賞。而子貢呢,則喜歡打比喻來說明自己的想法,非常委婉。孔子對子貢既有很多讚譽,也有不少批評。

 

2021年2月19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8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就是諂媚;見到該做的事而不做,就是沒有勇氣』。   按照舊時禮法,都是祭祀自己的祖先或自己國家信奉的神祇。祭祀他人的祖先或其它國家的神祇,就是違禮。但到了孔子所
Thumbnail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就是諂媚;見到該做的事而不做,就是沒有勇氣』。   按照舊時禮法,都是祭祀自己的祖先或自己國家信奉的神祇。祭祀他人的祖先或其它國家的神祇,就是違禮。但到了孔子所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第二)。 由,仲由,字子路。魯國人,孔子早年弟子,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  子路年齡與孔子差得不多,只比孔子小九歲。據史記記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還曾向孔子動拳頭。但被孔子以禮折服,才拜
Thumbnail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第二)。 由,仲由,字子路。魯國人,孔子早年弟子,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  子路年齡與孔子差得不多,只比孔子小九歲。據史記記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還曾向孔子動拳頭。但被孔子以禮折服,才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