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群像】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這不是標題是書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月份計劃看一點圍繞女子的書,剛好看到戲劇出身的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

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沒有人表示關注、理解和支持,也沒有人提供相應的輔導和幫助,只能靠新媽媽在身心交困、四面圍城之中完成這第一年的蛻變。我不覺得這沒問題。我身在其中,有那麼幾個剎那我覺得自己非常有問題。


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在育兒之路自問甚為孤獨,雖然丈夫大部份時間也有當好隊友的工作,但這條路的先鋒依然是我,這個不喜歡當領頭羊的自己,硬著頭皮抱著孩子邊走邊摸索,經常碰釘、緊張過、問過很蠢的問題、不懂時大都看書,然後發現大部份育兒寶鑑更像一本參考教科書,養孩子這事卻每天都是實戰現場,孩子也不可能依著教科書裡所說一板一樣長大,每個狀況可能有十個方法解決,也可變成十種災難。這些未知曾把我推進不同境界,也慶幸上天還是眷顧的,驚途駭浪沒有把自己打翻,回頭看這些歲月,我還是能按自己節奏前行。


喜歡蘇美寫「媽媽的一座城」,談自己成長的地方,那些移居的變化,跟家人之間的羈絆以至對孩子的心裡話。她坦誠自己的疑問,那些年的變化、沮喪、克服、反抗、妥協或領悟。

作為一個人,我自己經歷的不算多也不算少,但就這點僅有的經驗,也曾讓我下一輩子寧可當一棵樹或者一頭河馬。可是孩子來了,他給我一個拋棄一己之見、和生活達成諒解的可能…你未能記起的自己的嬰幼兒時期,你在父母處體會到的缺失的愛和傷害,都在他身上有了彌補的機會。那些埋在潛意識裡的壓抑和創傷浮出來,供你重新認識:哪些是誤解,哪些是父母的無知無意造成的傷害,而哪些是真正的問題。


在「兩個媽媽的七年裡」她寫到

我們從吃喝玩樂逛夜市的姑娘到一下班就趕著回家的超人媽媽,只用了七年時間。七年前,我憤世嫉俗一身黑衣,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我看哲學書,寫虛構的小說,不事稼穡。而現在,我六點起十點睡,家裡貼滿了卡通圖案,單手提二十二斤的孩子,自己就能改電路…改變我們的是時間,我們經歷過的孤獨、傷痛、焦慮、不安,都被悠長的時光一一治癒,我們所期待的將來,也都會在時間中慢慢出現或者不出現...但那都不要緊


所有的悲劇在遠觀時都是喜劇來的。

這書的負能量爆燈,但真誠指數同樣高,我看到雞湯書反面的魅力(幸好我不曾喜歡雞湯書),因為我們也曾身處那負能量之海,也只有曾在其中之人,才能幽自己一默,笑看崩潰爆炸的前事,這感悟來自切身體驗,文青經常被灌上不切實際的惡名,也許沒錯,但想不通現實的人又何只文青,放下生活的濾境,洞察圍繞身邊的新秩序,你看蘇美多通透明白:

我被人愛上了。這種愛我無法拒絕,無法轉嫁,無法出讓,也無法逃避。...我的孩子別無選擇地完全仰賴於我。值得恭喜的是,我日日夜夜念茲在茲的無條件的愛,終於到來了,在這種異常親密無間的愛裡,我體驗到的價值感和窒息感、幸福和焦慮、想付出和想消失
一個孩子不會改變你的任何事。是的,他會改變你的作息、習慣、知識面和詞彙庫,會改變你的體型、樣貌、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甚至會改變你的人際關係、職業前景或是命運。但上述這些東西捏合在一起,卻依然並不是你。你是超越在這之外的,唯有在絕對的孤獨中才能定義的那個人,他的命運不是給你帶來陪伴,不是毫無條件地愛你或被你愛,不是維繫你的主流生活軌跡,不是給你希望,而是開始他自己的生命之旅。這裡面你的戲份並不多,而且會越來越少。這是一種大自由。


讀到最後這段我都哭了,不騙人。

有了孩子,我依然是孤獨的。這讓我措手不及。在日子被他分割又填滿之後,我曾片刻有一種溫情的錯覺,即孤獨人世有人做伴。但並不是這樣。尋求被人理解、有人做伴的人生依然是一種恥辱。我的路上只有我一個人。這是對的。本該如此。


 

avatar-img
21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繪本原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宮部美幸一直只知其名卻沒看過她的作品,最多只看過《模仿犯》幾套電影改篇,這次選了兩部比《模仿犯》還要早的作品:《魔術的耳語》跟《蒲生邸事件》。
認識伊坂幸太郎是從Brat Pritt去年年頭那部《殺手列車》開始,這種帶點cult 味的調調非常驚艷,看到伊坂幸太郎時還不知道他原來是有名的推理小說家。
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獲直木賞、本格推理大獎及三大推理小說排行的大滿貫成績,加上繼日韓中後,最近Netflix也上映了印度版,可見小說的吸引力,只是這次決定不從最知名的作品出發,轉而由《聖女的救贖》、《惡意》、《新參者》這三本帶路。
《殺人十角館》、《時計殺人館》、《Another》,看綾辻行人二十年的進化。
日本本格派經典,肯定有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事件》一席之地,想不到1981年推出的作品,至今天才第一次拜讀。
白希那的作品適合繞着慢慢看,展覽太擠擁便不能盡情看啊。
宮部美幸一直只知其名卻沒看過她的作品,最多只看過《模仿犯》幾套電影改篇,這次選了兩部比《模仿犯》還要早的作品:《魔術的耳語》跟《蒲生邸事件》。
認識伊坂幸太郎是從Brat Pritt去年年頭那部《殺手列車》開始,這種帶點cult 味的調調非常驚艷,看到伊坂幸太郎時還不知道他原來是有名的推理小說家。
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獲直木賞、本格推理大獎及三大推理小說排行的大滿貫成績,加上繼日韓中後,最近Netflix也上映了印度版,可見小說的吸引力,只是這次決定不從最知名的作品出發,轉而由《聖女的救贖》、《惡意》、《新參者》這三本帶路。
《殺人十角館》、《時計殺人館》、《Another》,看綾辻行人二十年的進化。
日本本格派經典,肯定有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事件》一席之地,想不到1981年推出的作品,至今天才第一次拜讀。
白希那的作品適合繞着慢慢看,展覽太擠擁便不能盡情看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那是一封因為自身選擇而放棄了孩子的留言。 那位母親留下的幾段文字,直白而不帶保留的訴說著一個女性有了孩子後所要面對的難題,身體、心理還有社會上的一切都因此動盪,哀愁又自責的情緒化成了幾個文字,然後蒸發在網頁上。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最近我跟時報文化出版合作了一本 給邁向人生新階段的大孩子與大人的圖文繪本《你的話,傷到我了!》 文字由黃光文老師撰寫,圖則由我繪製 這次的作品在表達 人的生活都是不斷選擇的累積 我們總在 自我實踐與他人的觀點間 有猶豫 在想像期待與現實的落差裡 有挫折 在過程中總是有低潮與無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單身時一直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散漫生活,竟因為結婚生子而有了意外轉變,我反而能集中心神寫出人生第一本小說。母親節到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母職為女性帶來的改變與成長!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那是一封因為自身選擇而放棄了孩子的留言。 那位母親留下的幾段文字,直白而不帶保留的訴說著一個女性有了孩子後所要面對的難題,身體、心理還有社會上的一切都因此動盪,哀愁又自責的情緒化成了幾個文字,然後蒸發在網頁上。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最近我跟時報文化出版合作了一本 給邁向人生新階段的大孩子與大人的圖文繪本《你的話,傷到我了!》 文字由黃光文老師撰寫,圖則由我繪製 這次的作品在表達 人的生活都是不斷選擇的累積 我們總在 自我實踐與他人的觀點間 有猶豫 在想像期待與現實的落差裡 有挫折 在過程中總是有低潮與無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單身時一直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散漫生活,竟因為結婚生子而有了意外轉變,我反而能集中心神寫出人生第一本小說。母親節到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母職為女性帶來的改變與成長!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