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我們總會遇到需要告別舊工作、迎接新機會的時刻。這些轉折點往往是我們職業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階段,也是最能考驗我們應變能力的時候。在Marshall Goldsmith 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其中提到了一個正向力工具:懂得說「你好」和「再見」。這個概念不僅能幫助我們在職業轉換中保持積極的心態,更能讓我們在面對職場變動時做出明智的決策。
離開心愛的工作往往對一個人的心理和職業生涯帶來極大的衝擊。Goldsmith 提到,無論是因為被解僱、降級、或其他原因離開職場,都會影響到個人的正向力與聲譽。人們常常會猜測你離職的真實原因,即使你用各種理由來解釋,像是“尋找新的追求”或“陪伴家人”,別人還是可能會認為你在工作上出了問題。
然而,Goldsmith 認為,若能採取適當的策略,離職也未必是一件壞事。這就引出了他在書中提出的重要工具之一:懂得說「你好」和「再見」。這不僅僅是禮貌的表現,更是對職業生涯負責的一種態度。
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來看,Goldsmith 提出了四個象限的概念,幫助我們評估職業的走向。這四個象限由兩條直線構成:垂直的直線代表你對自己工作的看法(向上或向下),水平的直線代表離職的選擇(自己主動或被動)。
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這些職場轉折,Goldsmith 提出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框架圖。這個框架由兩條軸線組成:垂直軸代表我們對自己工作的看法(職業軌跡是向上還是向下),水平軸代表離職是自己的選擇還是他人的決定。這兩條軸線形成了四個象限,代表了離職的四種不同情況。
讓我們來深入探討這四種情況:
1. 右上象限-到底發生了什麼?:在自己事業正蒸蒸日上時被解僱。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誠實評估自己在老闆眼中是資產還是威脅。如果公司正在進行合併,新公司是否認可你的才華?
2. 左上象限-更好的工作:在事業上升期主動離職。這通常是因為找到了更好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注意如何優雅地結束當前的工作關係,同時為新的挑戰做好準備。
3. 右下象限-被解僱:在表現不佳時被解僱。這是最難處理的情況,我們需要面對現實,同時積極尋找新的機會。
4. 左下象限-自我挽救:在表現不佳時主動離職。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在聲譽還未完全受損時迅速行動,找到新的落腳點。
Goldsmith 在書中也強調了心理準備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經濟動盪時期。2008-2009 年的經濟危機期間,許多華爾街的從業者因為失去工作而陷入困境。對他們而言,失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收入的損失,更是身份認知的喪失。
Goldsmith 提到,一位失業的銀行家曾表示:「我總覺得自己的身份被偷走了。」這種感覺源於人們對工作身份的依賴,而一旦失業,他們就無法確定自己是誰。根據統計數據,美國工人在一家公司的平均服務期高達13年,這意味著大部分人並不視自己為「自由人」,而是喜歡紮根於某家公司。
針對這種身份認知的喪失,Goldsmith 建議我們應該接受現實,並將情感轉移到其他方面。這包括尋找新的工作、創立公司、參加義務工作,甚至培養新的愛好。不管選擇哪種方式,都比怨懟或沉迷於過去要好得多。
在尋找新工作時,Goldsmith 建議我們要有「向下走」的心理準備,特別是在短期內。這並不意味著永遠降低自己的職業標準,而是要有務實的態度。如果我們能在新的環境中證明自己的價值,終將會重新找回過去的位置,甚至達到更高的高度。
最後,Goldsmith 提醒我們在考慮離職時要問自己兩個關鍵問題:我的聲譽到底如何?我擁有這樣的聲譽是因為自己的能力還是因為工作的關係?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對我們做出正確的職業決策至關重要。
總結來說,「懂得說『你好』和『再見』」這個正向力工具提醒我們,職場變動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應對。我們也要學會在離開舊工作時保持優雅,在迎接新機會時保持開放和積極的態度。記住,每一次的「再見」都可能是新的「你好」的開始。只有我們學會了如何優雅地結束一段職業關係,並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保持持續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