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為什麼我們總是掉進消費投資陷阱?》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其實可以被行為經濟學解釋與預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書名:為什麼我們總是掉進消費投資陷阱?

作者: 董志勇

類型:行為經濟學、商業、投資

推薦指數(滿分5星):★★

推薦讀者:對行為經濟學有興趣

     對消費行為、個人決策偏見好奇的人

     (詳細推薦書籍段落請見下文)



書本購買連結:誠品線上






【全書簡介​】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這本書透過許多案例、小故事,帶出人類決策可能的認知偏誤與背後理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行為經濟學透過研究人類心理學與經濟學理論,打破傳統經濟學對於理性人的假設,透過研究與理論,解釋了人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判斷與決策,更好的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






【精選心得分享】

如果你相信人一直都是理性的,那很推薦你來看這本書挑戰一下,會發現自己居然沒有想像中這麼理性,慢慢發現行為經濟學的奧秘與樂趣!


先分享自己對行為經濟學的喜歡,起源從大一時修習經濟學原理的排斥開始:

在大一學習經濟學原理時,老師肯定從傳統經濟學主張的效用最大化、需求與供給曲線開始,但那時對於書上教的套用到自己決策時的判斷來思考時,發現根本就不一樣!時常想不透、甚至也常被書上寫到的用語給困住:「遵循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這說詞讓當時的我只覺得經濟學是紙上談兵的學科(當時也實在是有點井底之蛙),建立在根本不存在的假設上,那後面的論調與複雜的數學還有意義嗎?在內心不認同的情況下,自此在正規課堂上再也沒有進修進階的經濟學了...

直到幾年前我在書上接收到行為經濟學的知識時,才發現居然有這門分支的經濟學這麼符合人性、符合現實,可以很好的敘述並解釋人的決策偏誤。其實行為經濟學至少從1970年代開始就已經慢慢流行,我想應該是直到2002年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兩位心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這領域才更加受大眾注目。


回到這本書,這本書在閱讀上其實感覺像是兩本書的結合,前半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寫的深入淺出,在很短的半本書篇幅中,帶出了許多行為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包含展望理論等等。總的來說,前半段我給四顆星!如果時間有限,不想閱讀很多理論由來的淵源故事,而是想透過小案例認識到認知偏誤與理論,那還是很可以閱讀的!

但後半段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則感覺像為了精簡篇幅而抽掉了許多名詞的定義,呈現看的懂每個中文字卻不懂意涵的情況;此外不時出現一些武斷又難以理解的段落(可能也是因為缺乏足夠上下文說明),對於閱讀理解造成很大障礙,因此,我會推薦只看這本書的前半部就好。


以下紀錄書中幾個較重要的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案例,希望能帶給大家可以帶走的一些知識收穫,真的很有趣的!至於這本書後半個人覺得不太理解的部分,我放在最後節錄兩個小小的片段跟大家分享~





# 心理帳戶

因為人傾向將不同收支劃入部同心理帳戶管理,因而錯亂不同心理帳戶內金錢的價值

因為心理帳戶的作用,人們有時會忽視金錢的實際價值,產生一些激進行為;有時又會發揮完全相反的作用,即太過重視一些金錢的價值,而導致與之相關的經濟決策過於保守。

例如書中提到一位王老闆開著舊車上班,雖然車上的音響已經壞了,他卻表示他不怎麼聽音樂不需要更換一萬元的音響。後來王老闆換車時,換了一台高級的BMW,這時業務告知他可以加價購買音響,殊不知這時王老闆爽快答應,並且要換最好的九萬元音響!引用書中原文的解釋:

開舊車時,王老闆需要在一個單獨的心理帳戶支出一萬元來更換音響;而買BMW時,王老闆已經開設了一個購買好車的心理帳戶,並為車子支出了兩百萬元,後面為了更換音響支出的九萬元,也是計入該心理帳戶的。因為敏感度遞減規律,所以這九萬元的心理感覺比前面的一萬元小很多。

所以書中提到,聰明的商家要盡量讓自己的產品被劃分入一個已經存在、金額盡可能大的心理帳戶之中。同時也延伸到一個結論:在銷售高價商品的過程中推銷低價商品,比單純推銷這些低價商品有效得多!





# 前景理論(展望理論)-行為經濟學中的重要基石

前景理論:透過評估各種結果的價值,和每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權重),來評價這決策的優劣,並從中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其中幾個最重要的結論:

  1. 參照依賴:為決策找一個標準
  2. 損失厭惡:人們普遍厭惡損失,且同樣大小的損失和獲得,在人們心理上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等量的損失帶來的心理感覺,比等量的獲得更為強烈。
  3. 稟賦效應:一旦擁有某項物品,人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4. 面對損失時,多數人是風險偏好;
    面對獲得時,多數人是風險規避
  5. 決策權重:人們如何看待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客觀機率相比,人們更傾向於低估高機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同時高估低機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尤其是第4點,很明白的指出在不同情境下,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與選擇是非常不同的,這也能解釋為何在股票市場或是投資項目中,人們往往傾向賣出有獲利的股票,因為面對獲得情況,會希望規避更多風險而落袋為安,但卻繼續持有下跌的股票,希望賭一賭他賺錢的機率。


也可以試試看書中提到的實驗,在AB選擇中擇一:

情境一:你面前已經有一千元。A選擇是你肯定會再得五百元,B選擇是50%的可能性讓你再得一千元,50%的可能性什麼也得不到。

情境二:你面前已經有兩千元。A選擇是肯定讓你損失五百元,B是50%的可能性損失一千元,50%的可能性什麼都不損失。

實驗的結果是:情境一大多數人選擇A、情境二大多數人選擇B。





# 可用性經驗法則

可用性經驗法則:資訊越容易被記起,就更傾向於被用做判斷的依據。
特別印象深刻,或是時間靠近近期發生的事情,更容易被用作為判斷的依據,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就是因為記憶深刻而容易被記起;例如更靠近績效評核時的績效表現,更容易被主管總結為員工這一年以來的表現。




# 代表性經驗法則

代表性經驗法則:人們在不確定的情形下,會抓住問題的某個特徵,直接推斷結果,而不考慮這種特徵出現的真實機率,以及與特徵有關的其他原因。
書中提到非常有名的實驗:

小李是一個勤奮、博學且關心社會公益的人。他畢業於北京大學,主修環境學,病獲得了數學雙學位。畢業後他獲得了一份工作,你認為小李的工作最有可能是哪個?
1. 一名圖書館管理員
2. 一名圖書館管理員,並且是一個環境保護協會的成員
3. 一名在銀行工作的員工

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回答這題時選擇了2,但其實從機率的角度分析,1一定比2的機率大;再比較1跟3,因為銀行提供的工作機會一定比圖書館多的多,也沒有任何特徵絕對性的確定小李在圖書館工作,因此最可能從事的工作應該是3,其次是1。

很有趣吧,你選對了嗎?
而這個經驗法則延伸出兩種偏差,留待下一段解釋。





# 自我矯正錯覺與小數定律

  1. 自我矯正錯覺:錯認機率會自我矯正,忽略每次行為機率之間是彼此獨立的。
  2. 小數定律:按照統計學分析,只有在大量重複實驗的情況下,樣本特徵才能代表總體特徵。因此,人們傾向於「用小樣本特徵來代表總體特徵」的行為,是不理性的。


因此,為了避免偏差發生,應該謹記:

  1. 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考慮到基準機率的存在
  2. 機率是不具有自我矯正功能的,一直生女孩也不意味著將來更可能生男孩;一直下跌的股票也不意味著它將來更可能上漲
  3. 小樣本是具有偶然性的,不能拿來做為決策的絕對參考





# (平衡呈現這本書後半的不足) 無法理解的舉例

這是在書中後半段說明投資的不理性的部分節錄。再次強調,可能是作者掐頭去尾,導致這些理論或案例顯得無法直觀可接受。或許閱讀其他書籍後,可以更好的理解。


不能理解一:

如果要你考慮今天或明天買一顆蘋果,你會偏好今天還是明天呢?顯然大部分人希望今天消費。如果再要你考慮一百天後獲一百零一天後買一顆蘋果,也許答案就沒有這麼明顯了,這其實說明了人們在今天對明天的關心程度,和一百天對一百零一天的關心程度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說時間的貼現是會變化的。 <p294>

-> 是不是完全看不懂? 我就覺得我一定會選明天買蘋果呀!蘋果越新鮮越好吃,而且在今天沒有急需的情況下,搞不好明天我就想買芒果,當然是明天買更符合效益!


不能理解二:

設想一個學生需要交一份作業,他可能更希望聽到老師要求在一個月之內交上來,而不是在某一天交上來。原因很明顯,如果規定在某天必須交,學生還需要計算在這天之前必須完成,以及費工夫記住這一個期限,而如果只要求在一個月之內交,學生會趕ˇ覺自己在這一個月中還有很大的自由選擇餘地。<p301>>

-> 我是偏好老師跟我說一個期限,這樣不用花費心力計算,而且也很明確!






【結尾】

這本書所提及的行為經濟學還是非常有趣的,可惜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適合入門或深讀的書籍。如果對於行為經濟學好奇,更推薦一本《橡皮擦計畫》,是敘述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兩位如何一起研究、到獲得2002諾貝爾獎的故事,且更好的解釋了行為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或許也是下一次的閱讀筆記選書!





文末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希望能讓你覺得有點收穫,也希望各位能順手點愛心、收藏,加入我的沙龍或是追蹤我,也歡迎留言或是朋友們私訊我交流!

內容總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掉進消費投資陷阱
2
/5
avatar-img
16會員
10內容數
數據分析師,理性與感性1:1。沙龍包含閱讀筆記心得、紫微斗數學習心得、職涯工作、心靈成長等。 在數字之外加上閱讀後文字的啟發,融合過往經驗與反思而成的一篇篇閱讀筆記。 希望閱讀文章後的你,留下一些鼓勵或留言討論,這是創作者最快樂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娜女孩 的其他內容
當下的力量是一本探討靈性開悟的心靈書籍,作者透過問答的方式,教導讀者如何集中注意力,體會內在靈性和開悟的力量,並提供心靈與情緒的調和方法。本書還介紹了靈性教導的共通點與不同形式存在,以及內在平靜與心靈平和的力量如何影響外在目標的追求。
4/5當下的力量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5/5《BCG問題解決力》
故事橫跨山姆和莎蒂超過三十年的人生,透過作者高超的故事敘述技巧,彷彿看見一個精細描述的真實世界,透過故事的角色,看見人性、看見有關友誼、愛情與成長,甚至是生離死別的感動。一路上有愛、有誤會、有爭吵、有和好、有妥協、有競爭、有陪伴。而主角兩人在多年曲折與掙扎中,仍一同創作遊戲、並在人生之路上互相扶持。
5/5明日,明日,又明日
全書主旨用圖表說好故事、強調有條理的重要性,以五個章節著重視覺呈現與表達,從各種視覺元素圖表的說明、視覺認知的去蕪存菁,到以整體設計師思維檢視圖表呈現,再以範例解析何謂美、接受度高的圖表。最後幾章節則組織整份簡報,教讀者怎麼說故事、怎麼編排敘事架構,並附上實際改造前後的案例,讓讀者從頭到尾一氣呵成。
5/5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
作者緩緩透過生命的歷程-商界優秀經濟學家、森林僧人、還俗,到書本尾聲家人病逝與自身病痛,一點一點地帶領讀者跟隨作者的人生體驗,一起經歷智慧慢慢覺醒與內心逐漸坦然的旅程。 雖然不見得事事如預期般美好,但我們可以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 因為自己最原始的念頭,可能錯了。
5/5我可能錯了
分享這本作者公開金融時報資料視覺化經驗與知識的精華,也加上過往分析的經驗,並整理了視覺化辭典之各視覺化工具做法的資訊統整,跟大家分享交流這本好書。
4/5金融時報首席專家的資料視覺化聖經
當下的力量是一本探討靈性開悟的心靈書籍,作者透過問答的方式,教導讀者如何集中注意力,體會內在靈性和開悟的力量,並提供心靈與情緒的調和方法。本書還介紹了靈性教導的共通點與不同形式存在,以及內在平靜與心靈平和的力量如何影響外在目標的追求。
4/5當下的力量 
書中介紹策略顧問的幾個核心思考脈絡與方法,透過書中所教的思考脈絡與問題解決三大支柱:批判思考、邏輯思考、假說思考,掌握問題20%的關鍵,一一拆解並解決至少80%的問題!
5/5《BCG問題解決力》
故事橫跨山姆和莎蒂超過三十年的人生,透過作者高超的故事敘述技巧,彷彿看見一個精細描述的真實世界,透過故事的角色,看見人性、看見有關友誼、愛情與成長,甚至是生離死別的感動。一路上有愛、有誤會、有爭吵、有和好、有妥協、有競爭、有陪伴。而主角兩人在多年曲折與掙扎中,仍一同創作遊戲、並在人生之路上互相扶持。
5/5明日,明日,又明日
全書主旨用圖表說好故事、強調有條理的重要性,以五個章節著重視覺呈現與表達,從各種視覺元素圖表的說明、視覺認知的去蕪存菁,到以整體設計師思維檢視圖表呈現,再以範例解析何謂美、接受度高的圖表。最後幾章節則組織整份簡報,教讀者怎麼說故事、怎麼編排敘事架構,並附上實際改造前後的案例,讓讀者從頭到尾一氣呵成。
5/5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
作者緩緩透過生命的歷程-商界優秀經濟學家、森林僧人、還俗,到書本尾聲家人病逝與自身病痛,一點一點地帶領讀者跟隨作者的人生體驗,一起經歷智慧慢慢覺醒與內心逐漸坦然的旅程。 雖然不見得事事如預期般美好,但我們可以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 因為自己最原始的念頭,可能錯了。
5/5我可能錯了
分享這本作者公開金融時報資料視覺化經驗與知識的精華,也加上過往分析的經驗,並整理了視覺化辭典之各視覺化工具做法的資訊統整,跟大家分享交流這本好書。
4/5金融時報首席專家的資料視覺化聖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從價值投資學會的風險管理、理性消費、時間成本等概念,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價值投資,可以是生活的一種態度,幫助我們做出更冷靜理性的消費決策。
Thumbnail
股市陷阱都是基於人性情緒而存在,市場相對熱絡,有許多散戶參與,有獵物存在才讓獵人有機會設下陷阱,而散戶之所以成為獵物,就是缺乏警覺性,對企業基本面情況、股價是否合理等問題的判斷、或籌碼與技術面現象的判斷都缺乏風險警覺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事物的誘惑真的會讓一個人失去邏輯、理性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只要讓特定股票交易活絡表現強勁,媒體與投資人自然會去尋找理由與解釋原因,這樣的股票自然會成為新聞焦點,就可以不著痕跡地達成宣傳目的,有效吸引投資人追價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你認為消費者決定要購買哪件商品,都是憑理性下決策的嗎?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解析消費者如何思考。並討論行銷人如何透過大腦決策的思維模式,置入我們希望消費者採取的行動。底下將針對確認偏誤的影響力,瞭解確認偏誤如何影響消費決策,並提出如何通過理解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來設計更有效的顧客旅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從價值投資學會的風險管理、理性消費、時間成本等概念,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價值投資,可以是生活的一種態度,幫助我們做出更冷靜理性的消費決策。
Thumbnail
股市陷阱都是基於人性情緒而存在,市場相對熱絡,有許多散戶參與,有獵物存在才讓獵人有機會設下陷阱,而散戶之所以成為獵物,就是缺乏警覺性,對企業基本面情況、股價是否合理等問題的判斷、或籌碼與技術面現象的判斷都缺乏風險警覺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事物的誘惑真的會讓一個人失去邏輯、理性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只要讓特定股票交易活絡表現強勁,媒體與投資人自然會去尋找理由與解釋原因,這樣的股票自然會成為新聞焦點,就可以不著痕跡地達成宣傳目的,有效吸引投資人追價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你認為消費者決定要購買哪件商品,都是憑理性下決策的嗎?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解析消費者如何思考。並討論行銷人如何透過大腦決策的思維模式,置入我們希望消費者採取的行動。底下將針對確認偏誤的影響力,瞭解確認偏誤如何影響消費決策,並提出如何通過理解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來設計更有效的顧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