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為什麼我們總是掉進消費投資陷阱?
作者: 董志勇
類型:行為經濟學、商業、投資
推薦指數(滿分5星):★★
推薦讀者:對行為經濟學有興趣
對消費行為、個人決策偏見好奇的人
(詳細推薦書籍段落請見下文)
書本購買連結:誠品線上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這本書透過許多案例、小故事,帶出人類決策可能的認知偏誤與背後理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行為經濟學透過研究人類心理學與經濟學理論,打破傳統經濟學對於理性人的假設,透過研究與理論,解釋了人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判斷與決策,更好的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
如果你相信人一直都是理性的,那很推薦你來看這本書挑戰一下,會發現自己居然沒有想像中這麼理性,慢慢發現行為經濟學的奧秘與樂趣!
先分享自己對行為經濟學的喜歡,起源從大一時修習經濟學原理的排斥開始:
在大一學習經濟學原理時,老師肯定從傳統經濟學主張的效用最大化、需求與供給曲線開始,但那時對於書上教的套用到自己決策時的判斷來思考時,發現根本就不一樣!時常想不透、甚至也常被書上寫到的用語給困住:「遵循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這說詞讓當時的我只覺得經濟學是紙上談兵的學科(當時也實在是有點井底之蛙),建立在根本不存在的假設上,那後面的論調與複雜的數學還有意義嗎?在內心不認同的情況下,自此在正規課堂上再也沒有進修進階的經濟學了...
直到幾年前我在書上接收到行為經濟學的知識時,才發現居然有這門分支的經濟學這麼符合人性、符合現實,可以很好的敘述並解釋人的決策偏誤。其實行為經濟學至少從1970年代開始就已經慢慢流行,我想應該是直到2002年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兩位心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這領域才更加受大眾注目。
回到這本書,這本書在閱讀上其實感覺像是兩本書的結合,前半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寫的深入淺出,在很短的半本書篇幅中,帶出了許多行為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包含展望理論等等。總的來說,前半段我給四顆星!如果時間有限,不想閱讀很多理論由來的淵源故事,而是想透過小案例認識到認知偏誤與理論,那還是很可以閱讀的!
但後半段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則感覺像為了精簡篇幅而抽掉了許多名詞的定義,呈現看的懂每個中文字卻不懂意涵的情況;此外不時出現一些武斷又難以理解的段落(可能也是因為缺乏足夠上下文說明),對於閱讀理解造成很大障礙,因此,我會推薦只看這本書的前半部就好。
以下紀錄書中幾個較重要的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案例,希望能帶給大家可以帶走的一些知識收穫,真的很有趣的!至於這本書後半個人覺得不太理解的部分,我放在最後節錄兩個小小的片段跟大家分享~
因為人傾向將不同收支劃入部同心理帳戶管理,因而錯亂不同心理帳戶內金錢的價值:
因為心理帳戶的作用,人們有時會忽視金錢的實際價值,產生一些激進行為;有時又會發揮完全相反的作用,即太過重視一些金錢的價值,而導致與之相關的經濟決策過於保守。
例如書中提到一位王老闆開著舊車上班,雖然車上的音響已經壞了,他卻表示他不怎麼聽音樂不需要更換一萬元的音響。後來王老闆換車時,換了一台高級的BMW,這時業務告知他可以加價購買音響,殊不知這時王老闆爽快答應,並且要換最好的九萬元音響!引用書中原文的解釋:
開舊車時,王老闆需要在一個單獨的心理帳戶支出一萬元來更換音響;而買BMW時,王老闆已經開設了一個購買好車的心理帳戶,並為車子支出了兩百萬元,後面為了更換音響支出的九萬元,也是計入該心理帳戶的。因為敏感度遞減規律,所以這九萬元的心理感覺比前面的一萬元小很多。
所以書中提到,聰明的商家要盡量讓自己的產品被劃分入一個已經存在、金額盡可能大的心理帳戶之中。同時也延伸到一個結論:在銷售高價商品的過程中推銷低價商品,比單純推銷這些低價商品有效得多!
前景理論:透過評估各種結果的價值,和每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權重),來評價這決策的優劣,並從中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其中幾個最重要的結論:
尤其是第4點,很明白的指出在不同情境下,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與選擇是非常不同的,這也能解釋為何在股票市場或是投資項目中,人們往往傾向賣出有獲利的股票,因為面對獲得情況,會希望規避更多風險而落袋為安,但卻繼續持有下跌的股票,希望賭一賭他賺錢的機率。
也可以試試看書中提到的實驗,在AB選擇中擇一:
情境一:你面前已經有一千元。A選擇是你肯定會再得五百元,B選擇是50%的可能性讓你再得一千元,50%的可能性什麼也得不到。
情境二:你面前已經有兩千元。A選擇是肯定讓你損失五百元,B是50%的可能性損失一千元,50%的可能性什麼都不損失。
實驗的結果是:情境一大多數人選擇A、情境二大多數人選擇B。
可用性經驗法則:資訊越容易被記起,就更傾向於被用做判斷的依據。
特別印象深刻,或是時間靠近近期發生的事情,更容易被用作為判斷的依據,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就是因為記憶深刻而容易被記起;例如更靠近績效評核時的績效表現,更容易被主管總結為員工這一年以來的表現。
代表性經驗法則:人們在不確定的情形下,會抓住問題的某個特徵,直接推斷結果,而不考慮這種特徵出現的真實機率,以及與特徵有關的其他原因。
書中提到非常有名的實驗:
小李是一個勤奮、博學且關心社會公益的人。他畢業於北京大學,主修環境學,病獲得了數學雙學位。畢業後他獲得了一份工作,你認為小李的工作最有可能是哪個?
1. 一名圖書館管理員
2. 一名圖書館管理員,並且是一個環境保護協會的成員
3. 一名在銀行工作的員工
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回答這題時選擇了2,但其實從機率的角度分析,1一定比2的機率大;再比較1跟3,因為銀行提供的工作機會一定比圖書館多的多,也沒有任何特徵絕對性的確定小李在圖書館工作,因此最可能從事的工作應該是3,其次是1。
很有趣吧,你選對了嗎?
而這個經驗法則延伸出兩種偏差,留待下一段解釋。
因此,為了避免偏差發生,應該謹記:
這是在書中後半段說明投資的不理性的部分節錄。再次強調,可能是作者掐頭去尾,導致這些理論或案例顯得無法直觀可接受。或許閱讀其他書籍後,可以更好的理解。
不能理解一:
如果要你考慮今天或明天買一顆蘋果,你會偏好今天還是明天呢?顯然大部分人希望今天消費。如果再要你考慮一百天後獲一百零一天後買一顆蘋果,也許答案就沒有這麼明顯了,這其實說明了人們在今天對明天的關心程度,和一百天對一百零一天的關心程度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說時間的貼現是會變化的。 <p294>
-> 是不是完全看不懂? 我就覺得我一定會選明天買蘋果呀!蘋果越新鮮越好吃,而且在今天沒有急需的情況下,搞不好明天我就想買芒果,當然是明天買更符合效益!
不能理解二:
設想一個學生需要交一份作業,他可能更希望聽到老師要求在一個月之內交上來,而不是在某一天交上來。原因很明顯,如果規定在某天必須交,學生還需要計算在這天之前必須完成,以及費工夫記住這一個期限,而如果只要求在一個月之內交,學生會趕ˇ覺自己在這一個月中還有很大的自由選擇餘地。<p301>>
-> 我是偏好老師跟我說一個期限,這樣不用花費心力計算,而且也很明確!
這本書所提及的行為經濟學還是非常有趣的,可惜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適合入門或深讀的書籍。如果對於行為經濟學好奇,更推薦一本《橡皮擦計畫》,是敘述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兩位如何一起研究、到獲得2002諾貝爾獎的故事,且更好的解釋了行為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或許也是下一次的閱讀筆記選書!
文末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希望能讓你覺得有點收穫,也希望各位能順手點愛心、收藏,加入我的沙龍或是追蹤我,也歡迎留言或是朋友們私訊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