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熱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為何卻痛失愛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接到了你寫給明道法師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紀才二十歲,卻忽然夭折,對此我不禁非常地感慨嘆息。何況你已經教養他許多年了,花費了很多的精力、錢財,心中怎麼能不感到悲傷呢?

 

雖然遭遇了這樣的不幸,但是,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一向熱心公益事業,皈依佛法,卻為什麼得不到佛的保佑呢?」,而為此怨天尤人。

 

你必須要懂得,我們從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惡業無量無邊。或者我欠他人的債,或者他人欠我的債,或者我欠他人的命,或者他人欠我的命;因為彼此之間有欠債、欠命的關係,所以導致生下來的兒女也種種不一:有來還債的,有來討債的,有來報德的,有來報怨的。

 

雖然你在今生做每件事時的發心都非常得好,但是,你哪有可能多劫多生以來,都通通沒有罪業呢?

 

所以說,當人遇到有不如意的處境、遭遇的時候,只可以發懺悔罪業的心,不可以生出怨天尤人的想法。如果能夠發起懺悔心,不怨天尤人,就是所謂的逆來順受,那麼後來的福報,會大得實在難以測度。

 

你的這個兒子,大概是討債而來的,因為此時債已經討足,所以立刻就去世了。你對於債主的離去,不但不產生解脫惡業牽累的想法,反而生出怨天尤佛的心念,這就是顛倒妄想了。

 

民國八年,北通州的王芝祥,字鐵珊,有一個很聰明、很孝順的兒子。大兒子有神經病,所以鐵珊心中希望這個兒子可以承繼家業、光宗耀祖。這個兒子在二十一、二歲時已經娶妻,並且生下了一個女兒。一天,這個兒子突然病重即將死去。鐵珊非常痛苦,對他呼喊道:「某某,你既然來做我的兒子,為什麼這個時候就要離去?!」他兒子瞪大憤怒的眼睛,用廣西口音說:「我哪裡是你的兒子,我就是那第十四個人!」。說完了就死去了。


 

原來,鐵珊先前在廣西當兵備道(譯者註解:兵備道,是明、清時,在各省重要地區所設的整頓兵備的官員。)的時候,設計殺害了投降的匪徒頭領共十三人。鐵珊先用極其厚愛的方法安慰他們,請他們吃飯,還請了有顯赫名聲的人坐陪,犒賞他們每個人二十四塊銀元。並對他們說:「白天我非常忙碌,來不及與你們詳談,等到晚上過來,自當給你們各自安排職務。」

 

這十三個人,不知道是要殺害他們,反而拉了一位與他們有深交的朋友一同前去,想要靠自己的情面,求鐵珊也派給這位朋友一個好差事。

 

等到晚上,他們應約前來鐵珊的府衙,就進一個門關一個門,而且鐵珊還事先在客廳埋伏下士兵。這些人來到客廳後,鐵珊就抽出佩刀砍殺,伏兵也一同出來,殺了他們,總共獲得了十四個尸首,也不知道多出來的這個人是什麼姓名。鐵珊哪裡知道,這第十四個人竟然投胎做了自己的兒子,白白花了二十多年的心血,來辛勞的養育教導,到死時反而瞪大憤怒的眼睛呵斥鐵珊,不認他是父親。

 

大體上,世間兒女和父母的因緣,總不出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這四種。你這個兒子是屬於你過去世欠他的債、來討債這一種,因為你欠他的債務已還清,所以他就馬上離去了。相反,假如是來還債或報恩的,你才能得到他的孝順和奉養。

 

而且,你已經皈依佛法,必須明白世間事事無常的道理;如果不盡全力念佛、求生西方,將來就會隨著業力輪迴在三途六道之中,什麼時候才能終止呢?而今通過這個孩子的離去,你就更應當懂得,世間的一切事都不能倚靠,只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一切眾生的最大倚靠。

 

從現在起,要發感激心、發精進心,用自己所作的種種功德以及念佛的功德,全部都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這樣做,那麼這個兒子的死,就是在警策你,以免你被世間的福報、親人所迷惑,而不能生出厭離娑婆的心,更不能生出欣求極樂的心。

 

所以,用這件事狠狠地給你當頭一棒提醒你,而你卻不從自己往昔因果上面體會體察,卻反倒生出了怨天怨佛的種種愚癡想法,這樣就成迷失根本、追尋末節,不知道自己反省覺悟了。

 

世間人往往對於自己所作的功德,想方設法地誇耀;而對於自己所作的罪過,卻想方設法地寬恕。哪個人沒有罪過?暫且不說過去世,就拿現世來說,殺種種的眾生以滿足口腹之慾,它們哪裡會像草木、石頭一樣不知道疼痛、不願意生存,而心甘情願被人殺了吃掉呢?你既然殺它、吃它,它將來必定也要殺你吃你。

 

人的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生靈,哪個人敢說大話:「我一生並沒有罪過,卻為什麼受到上天不合理地處罰呢?」

 

所以說,普通人總是不認為自己有過錯,而聖人卻總是不認為自己有道德。正因為不見自己有過錯,所以才罪過堆積如山;正因為不見自己有德,所以才道德比天高。

 

你現在不要像不學佛的愚癡之人一樣看待問題,應該盡全力行善,認真念佛,把所有一切利益人的善事功德,全部都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這樣做,那麼,你這一生的心行,就和聖賢的心行相符合了。等到了臨終時,一定能承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就到了收功結果的時候了。如果不往生西方,那麼所作的善業,遲早都是在輪迴之中受善報;而所殺害、吃掉眾生的惡業,將來也很難不償還,這是非常可怕的。


復德暢居士書(白話譯文)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663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05/13
「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不如法,統統是從信心上發生的。而我們對這個「信」這個字,往往是粗心大意,疏忽了,以為自己學佛多年,這個沒有問題了,實際上這個問題最嚴重。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後面全都錯了,都受影響了,後面是解、行、證,統統都沒有了。所以李老師對我,教導我的時候,這個信,他也是真的用心教我
Thumbnail
2025/05/13
「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不如法,統統是從信心上發生的。而我們對這個「信」這個字,往往是粗心大意,疏忽了,以為自己學佛多年,這個沒有問題了,實際上這個問題最嚴重。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後面全都錯了,都受影響了,後面是解、行、證,統統都沒有了。所以李老師對我,教導我的時候,這個信,他也是真的用心教我
Thumbnail
2025/05/12
佛法修行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開悟,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方法,八萬四千法門,方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八萬四千,這講多,太多了;歸元無二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是覺悟,一個目標是開智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目標,大徹大悟是方向。怎麼大徹大悟?放下就是!
Thumbnail
2025/05/12
佛法修行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開悟,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方法,八萬四千法門,方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八萬四千,這講多,太多了;歸元無二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是覺悟,一個目標是開智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目標,大徹大悟是方向。怎麼大徹大悟?放下就是!
Thumbnail
2025/05/11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如果方向錯了或出了偏差,後續的修行一定會遇到不少障礙。不過,要確立圓滿的見地,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卻很不容易。一是身邊的善知識太少,二是佛教的經典太多,難於抉擇。
Thumbnail
2025/05/11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如果方向錯了或出了偏差,後續的修行一定會遇到不少障礙。不過,要確立圓滿的見地,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卻很不容易。一是身邊的善知識太少,二是佛教的經典太多,難於抉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命主面對媽媽的疾病困境,以及信仰對他帶來的安慰和力量。文章除了有生活故事之外,還牽扯到一些宗教和神祕力量的相關話題。命主在媽媽的病魔中,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也逐漸從一個無目標的浪子,成長為一個修道居士。整個過程充滿著感動和感慨,讓人們深思家庭、信仰和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命主面對媽媽的疾病困境,以及信仰對他帶來的安慰和力量。文章除了有生活故事之外,還牽扯到一些宗教和神祕力量的相關話題。命主在媽媽的病魔中,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也逐漸從一個無目標的浪子,成長為一個修道居士。整個過程充滿著感動和感慨,讓人們深思家庭、信仰和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學佛修行、弘法辦道,禮請法師講經功德很大。以前道場(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有一個醫師娘,帶她先生(肝膽腸胃科的主治醫師)兩夫妻一起來學佛。
Thumbnail
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學佛修行、弘法辦道,禮請法師講經功德很大。以前道場(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有一個醫師娘,帶她先生(肝膽腸胃科的主治醫師)兩夫妻一起來學佛。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