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取人" - 有聲劇「選角」

2023/03/1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先上筆記

《广播剧创作教程》第六章广播剧导演工作的实施 第三节之一 "选择演员"
導演選擇的根據:劇中人性格在導演腦中產生的聲音形象
選擇演員的前提:演員的藝術才華、演員的氣質(來自家庭、閱歷、文化素養、日常生活)
以聲取人:塑造功力、音質、音色
聲音導演的責任:到社會上、各類表演團體尋找。
"音色"在聽眾耳朵裡就是演員的外形,是演員的個性……個性突出了,聽眾就會牢牢地記住這個角色
"演員選對了,戲就成功了一半",這是影視界、戲劇界一條不成文的經驗,廣播劇也是如此
選擇演員的要點如下:
  1. 盡量找與人物相近似的本色演員:和影視話劇能用服道化等手段來塑造角色不同,廣播劇給演員施展能力的空間受限,"始終用他很不習慣、不熟練、不像生活中那樣自如的說話感覺演戲,肯定塑造不好角色"
  2. 選擇語言表現力強的演員:語言表現力強……讓聽眾僅從人物語言這個單一要素就能明白人物的性格和情緒。……聲音的可塑性大小也很重要……語言表現力強的演員不僅能加強劇中人在聽眾頭腦中的印象,還能彌補劇本中可能存在的語言上的不足
  3. 注意演員聲音的美感:(男女主)……字正腔圓、疾徐有致、甜美動人的人物聲音,會起到把想象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去的作用
  4. 解說(旁白)的選擇:解說是戲的一部分,它不是游離在戲外,而是揉合作劇中……導演一定要讓他們懂得,此時此刻,他們是演員,而不是播音員,…語言親切一點、口語化一點、戲劇化一點
初選演員後,導演需要審聽,聽聽是否有兩個演員的聲音相似的問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聲音太"靠",如果有這種情況,就要考慮更換演員了。
有經驗的導演在日常都會積累演員專案,從年齡、性別、聲音、氣質、語言表達、演員的可塑性等幾個方面做一些記錄,多留心舞台、電影、電視等演員的表演……在拿到劇本閱讀完畢後,就會在腦海中浮現出適合扮演劇中角色的演員。
======

個人觀點

在接觸有聲表演的過程中,無論是個人體驗、上課或是看書,都會提到「有聲劇廣播劇的表演特點,是在聲音、音效出現後,聽眾的腦海中就自然會形塑出這個人物的形象」,如果是小龍女,100個人的腦海中就有100個小龍女,每個人會把自己對於「美」的定義放到這個人物的想像上,文字作品也是,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文學作品要影視化時,會受到二次元粉(書粉、廣播劇粉)大力反對的原因。
關於這本書談「選擇與人物相近似的本色演員」一段,我不完全認同,但這和環境有關,如果一個環境中的選擇性過於單一,能否有變化各種調調能力的演員對我來說就很重要。
這個章節裡,作者「以聲取人」的順序其實是音質、音色、塑造功力。我因為也沒有很認同,所以在上面的筆記裡,把塑造功能移到了第一位。應該是作者王國臣老師在製作廣播劇的過程中,實在不需要擔心塑造功力,所以自然就把這個選項放到最後了😂。在學編劇的路上(現在也還在路上),體會一個概念,劇本、導演、演員都是單一的個體,當劇本的創作、導演對劇本的理解和世界觀的創作、演員對角色的發揮,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作品"。
雖然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有些角色我自己也很想挑戰,但編導演三個一起來真的是超級超級錯亂,而且雖然掌握了劇的形象,但也自我限制了其他的可能性,我還滿期待各種腦洞大開的表演方式。
在音質音色方面,做廣播劇表演的人,不要踩進美聲的誤區,應該要去發掘自己聲音的特色,並把它發揮到最佳狀態。有時候我在想劇本時,是會根據我聽到的聲音來創造故事,其實我很想寫一個鄉土味很重的老師到偏遠地區任教,然後在全校老師都不相信不支持他的情形下,讓一群被放棄的學生重拾學習信心的故事(校園霸凌老師版?😂) 不過我現在還沒找到能撐起這個角色的聲音演員,所以idea也就一直放著。
然後就接著講「聲音太靠」這件事,我就犯過這個錯誤,在選角時沒注意到,然後最後都錄完成品在審聽時,真的是嚇出一身汗,但已經沒救了就是(躺平)。所以還是跟上面的話題一樣,認識自己的聲音,好好去發揮它才是正事,不用去追求所謂的女主音男主音,找到自己的特色把自己的聲音發揮好,好到讓編劇導演為了你的聲音打造一部劇也是一個目標。
最後也說說從編劇導演視角怎麼看待配角。每一個角色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雖說主角有他的光環,但配角演得好,就是畫龍點睛。我很喜歡看「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在第二季中的閻佩倫,在整季中幫各隊人馬助演,雖然都是配角,但為每部戲都增添了不少精采度,我在反覆看重播時,特別注意到他各個細微的表演,即使一部劇中只三句台詞,但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在整個戲中,且不搶戲。
這也讓我思考在廣播劇中的配角,在短短幾分鐘內,甚至一句台詞中能創造出什麼的能可性,甚至是只是擔任「人聲音效」的表演,都能盡全力去演出。
在我的下一部劇中,做了這個實驗,而演員的表現也真的是太讓我滿意,真的,優秀就是優秀,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好演員就是好演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93內容數
有聲書、有聲劇、廣播劇....有什麼差別?一本書化成有聲書的過程中,一個演播人員是如何參與其中?在版權的面前,是作者、愛好者、市場…共贏成長的鎧甲?還是揮向誰的武器?在這個行業中的每個角色,又能從中學到什麼……除了有聲書,演播人員還能參與到哪些作品中?本專題將由演播人員的視角出發,觀察有聲市場的變化與需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