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 中正|政治風雲匯聚之區|臺灣 368 鄉鎮計畫 32

臺北 ◦ 中正|政治風雲匯聚之區|臺灣 368 鄉鎮計畫 3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由於家住高雄,求學階段的生活範圍也在南部,在還是學生的時候,沒有多餘的錢和時間可以常來北部旅行,只要有機會到臺北,心情就超雀躍!
每次抵達臺北的第一站,位於中正區的臺北車站,明明還是在同一個國家卻有了出遠門的興奮感,至今還是很難忘。

◦ 中正的歷史


早期的中正區,曾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
1882 年,清廷於艋舺至大稻埕之間修築臺北城,這座城廓坐落於現今中正區的西北側,共計有五座城門,分別為北承恩、南麗正、東景福、西寶成和小南門「重熙門」,這是此行政區的初立。
1895 年,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臺灣總督府」在此區設立,更鞏固了中正區作為政府機關用地的地位。
現今的中正區,同樣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區內承襲了多座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建築物。

01|國立歷史博物館

1955 年,教育部修繕臺北植物園內的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物產陳列館,籌設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並在 1956 年正式開館。
1957 年正式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以史前彩陶、商周青銅器、玉器、甲骨文、商周漢唐陶器及名家畫作等著稱,經常辦理展覽,對外開放參觀。

raw-image

➤ 照片來源與文字參考:午夜懷舊雜譚

◦ 中正景點

01|臺北車站:串聯起人潮與商機的臺北地下城


我對北部的探索,是在列車緩緩停靠臺北車站,雙腳踏上月台後開始的。
以前來臺北,總捨不得一抵達就出站,非得走上一樓售票處,感受大廳的寬闊、由書法家董陽孜所書寫的「臺北車站」的氣勢,以及一旁列車資訊電子看板的沉穩,才能心滿意足地離開車站大廳。

raw-image

離開大廳後,探索車站的樂趣才正要開始!
喜歡逛書店,同時也是日本動漫迷的我,最喜歡到臺北地下街和誠品走走,看書看累了,就到電玩區或扭蛋區尋寶,回味一下學生時期的愛好。

raw-image
raw-image

臺北車站
營業時間:0450-0015
位置:臺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 3 號

02|中華民國總統府:人民的總統府

自 1919 年完工後便一直是臺灣最高政權核心的總統府,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因建築本體的強固結構,讓它挺過了 1945 年的臺北大空襲,更加鞏固其政治權力的核心地位。

raw-image

在廣場的襯托和站哨憲兵的守衛下,巍峨高聳的總統府看似難以親近,其實,它可能比想像中來得親民許多,在開放時間,總統府是可以參觀的。
從寶慶路與博愛路交叉口的管制哨進入後,憑藉可證明身分並附上相片的證件,就能入內參觀。
光是以「世界的臺灣,人民的總統府」為主題的常設展,就讓我感動莫名,覺得生活在這塊土地真好。

raw-image
raw-image

中華民國總統府
參觀時間
平日:0900-1200
假日開放時間請上總統府官網查詢
位置: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122 號

03|臺北城東門(景福門):最常上鏡頭的臺北城城門


在現存的五座臺北城城門中,哪一座是最常上鏡頭的呢?
答案是位於總統府前的東門。
東門又稱景福門,是臺北城通錫口(今松山)的孔道,當時城內通往東門的「東門街」,就是今天的凱達格蘭大道。
如今,景福門已成為許多集會遊行隊伍,或是造勢大會的必經之處,這也為它帶來了無數上鏡頭的機會。

raw-image

臺北城東門
位置: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信義路一段

04|中正紀念堂:從威權到去威權


離東門不遠處,就是藍瓦白牆的宮殿式建築「中正紀念堂」的所在地,顧名思義,這座建築是為了紀念已故前總統蔣中正而興建。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宏偉牌樓,當中正紀念堂園區在 1980 年完工,牌樓上的題字是「大中至正」,2000 年政黨輪替後,為實施轉型正義,全臺各地陸續推行「去蔣化」政策。
2007 年,牌樓上的「大中至正」被拆除,改書「自由廣場」,現今已成為民主運動的集會場。

raw-image

中正紀念堂的原址是陸軍總部,也是當時臺北市區最大的軍區。
紀念堂外觀所採用的藍白兩色,是國旗主要的顏色,頂部天穹的裝飾,則是象徵民族自由的青天白日 12 道光芒。

raw-image
raw-image

中正紀念堂
開放時間:0900-1800
位置: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 號

05|國家兩廳院:宮殿式建築的展演空間

位於中正紀念堂左右兩側的宮殿式建築,分別為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曾是臺中歌劇院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落成啟用前,臺灣首屈一指的展演空間。

raw-image

在大學時期,有連續兩年的暑假曾參加台北愛樂節慶合唱團,所有的課程、排練、音樂會欣賞和演出都在國家音樂廳進行,也因此對這裡的環境較為熟悉。
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充滿情感的旋律都在廳院內部流動著。

raw-image
raw-image

國家兩廳院
開放時間:1130-2100
位置: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1 號

06|郵政博物館:一格格生動的經典畫面


離開中正紀念堂,繼續往南海路走,來到了給我最多驚喜的郵政博物館。
1966 年正式對外開放的郵政博物館,透過郵票和文物的蒐集和展示,成為讓民眾能輕鬆認識臺灣郵政歷史的場館。

raw-image

原本對郵票沒興趣的我,在看到一個個經典畫面、傳奇人物被封印在一張張精美的小格子裡,當下就懂了喜歡集郵的人們的雀躍。

raw-image

郵政博物館
開放時間:0900-1700,週一休館。
位置: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 45 號

07|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複合式展演空間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稱華山藝文特區,前身為「臺北酒廠」,經過多年的閒置,在 1999 年成為提供給藝文界、非營利組織及個人使用的展演場所,現已成為臺北重要的複合式文化展演園區。

raw-image

第一次在臺北聽演唱會是在 Legacy Taipei,第一次在臺北看藝術電影也是在光點華山,對我來說,華山給我的回憶是無可取代的。

raw-image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位置: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1 號

◦ 飛越臺灣



*空拍作業均於合法活動空域進行,飛行期間依民航法規與建築物和人群保持規定之距離,並搭配變焦及後製,屬合法飛行。
*引用圖文者,應註明出處。圖文禁止不當或違法使用,違反者需自負法律責任。

avatar-img
島遊不在家
31會員
38內容數
臺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從南到北,可以在兩個小時以內抵達。 由東到西,想要一天走訪一個鄉鎮,卻也得花上368天。 遊歷過三大洲的我,每次被當地人問到自己的家鄉,總覺得,有點陌生。 因此,深入拜訪臺灣的每一個鄉鎮,成為了我的動力。 你願意和我一起開鄉臺灣嗎? (招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島遊不在家 的其他內容
喜歡親近大自然的人,一定會被四草綠色隧道吸引,這裡被譽為「臺灣的袖珍版亞馬遜」,搭乘竹筏穿越紅樹林,可以近距離和彈塗魚和招潮蟹打招呼,感受生態的脈動。
大園是桃園國際機場以及未來桃園航空城的所在地,也是許多國外旅客抵達臺灣的第一站。 我不禁在想,如果有外國朋友來訪或即將離境,該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帶他們體驗臺灣道地美食和在地文化? 驚喜的是,這些都可以在大園輕鬆實現!
苗栗公館是以客家族群為主的鄉鎮,因擁有優質黏土資源,公館自日治時期起便成為陶瓷工業重鎮,陶製品還曾享譽全臺。 隨著產業外移,傳統製陶業逐漸式微,如今,公館的未來在哪裡呢?
喜歡親近大自然的人,一定會被四草綠色隧道吸引,這裡被譽為「臺灣的袖珍版亞馬遜」,搭乘竹筏穿越紅樹林,可以近距離和彈塗魚和招潮蟹打招呼,感受生態的脈動。
大園是桃園國際機場以及未來桃園航空城的所在地,也是許多國外旅客抵達臺灣的第一站。 我不禁在想,如果有外國朋友來訪或即將離境,該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帶他們體驗臺灣道地美食和在地文化? 驚喜的是,這些都可以在大園輕鬆實現!
苗栗公館是以客家族群為主的鄉鎮,因擁有優質黏土資源,公館自日治時期起便成為陶瓷工業重鎮,陶製品還曾享譽全臺。 隨著產業外移,傳統製陶業逐漸式微,如今,公館的未來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