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For Children-由《台北幼兒園性侵幼童案》勾動想寫下的討論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2013那年我在念大學,因為是建築到營建工程的專業,所以對設計和工程兩個方面,都算有些概念,平時看得東西很雜,當然屬於我求學領域相關的城市規劃、通用設計類資料也會到處吸收一下,2013那年有一部讓我沒辦法一口氣看完的電影在韓國首映,那部電影叫做《希望:為愛重生》,而在那之前兩年的2011年,另一部讓我後來第一次看到握拳的,改編自韓國真實事件,有關特教學校兒少性侵主題的電影也是在韓國首映,叫做《熔爐》,那幾年許多電影、書籍和藝文作品,都陸續圍繞著兒少保護、虐童、兒少性侵這樣的議題,我有時會待在圖書館看一些很小眾的資料,有時透過網路論壇到處閱覽。

raw-image

對我個人來說別具意義的時間點也是在那兩年,依據駭人聽聞的韓國兒童性侵案改編的電影《希望:為愛重生》於2014年時被引入台灣上映,也是在那一年,我在網路上接觸到了台灣二○一一年爆發的《南部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案》資料,我的老信箱至今仍保留當時我訂閱該案事件簿電子郵件的資訊,這幾個月浮上檯面的《台北幼兒園性侵幼童案》,我自然也有在關心。雖然有些時候,當我想起從2014我開始去關注兒少性暴力或者虐童案開始,至今已經十年,但性暴力好像就是一股圍繞社會暗角的陰影,仍對兒童帶來威脅,難免有些心情低落,但對現在的我來說,低落只是一時。

我曾只將這種低落用做憤世的怒火對一切看不順眼,多抱怨少作為,但幸而我在眼看著就要越長越歪的路上,遇到幫助我將心中這把憤世嫉俗的怒火引導的古埃及靈氣,在和靈氣同見同行的路上,引導著我把憤世愾俗的怒火轉而用在成為暖而廣的微光,讓我知道,我能做的不只有看著新聞抱怨,不只在心裡憤恨世界不公平為什麼好人要遇到壞的事情,為什麼孩子要遇到性暴力,而能夠有勇氣站出來去做更多我能做的事情;在公民的角度,我能發聲,能捐款,能監督,在靈氣師的角度,我能為因自小受到性暴力和虐待而在身心靈方面浸潤於這種侵害影響,然後就這樣痛苦長大的人們提供靈氣療癒,能做的事情不是沒有,比起有熱情卻枯坐著憤怒,將這份憤怒的火化為為社會驅動更多愛的燃料或許更好一些,至少能試著宣傳讓更多人知道這些事情存在,和更多人一起做更多討論。

說回2013到2014那兩年,我在翻閱資料時看過一支廣告,到現在想起城市規劃、兒少保護和求助管道,仍會想起這支算是啟蒙我「一個更具備同理心和良好的城市設計方案,原來真的能促進社會多一點安全和幸福」的想像,這支公益廣告是Anar Foundation "Only for Children"。



這是出自西班牙兒童及青少年援助基金會(ANAR)的宣導防止家暴廣告。廣告中的電子看板,因為採用了特殊設計,依據不同的視角,成人和小孩看到的內容是不同的,利用錯開成人和兒少身高視野的角度,將求助訊息接漏給僅能由兒童的視角看到。

raw-image
raw-image


而這有兩大作用,第一是,孩童身高不夠,太高的求助電話和方式,他們是看不見的。第二是,孩童如果正和施暴者同行,反而可能造成兒童的危險和施暴者的警惕。若以性侵害為例,依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歷年統計,比起陌生人,性暴力的施暴者都是親屬、保母、或被信任的長輩居多,我以衛福部的統資料《性侵害案件被害人年齡與兩造關係交叉統計(統計期間為2023年)》自行換算了一下,可知0~6歲兒童性暴力的比例為直系親屬27%、手足6%、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者4%、其他旁系親屬(四親等以內)9%,以上屬於家庭成員分類比例就高達有47%、而非家庭成員分類較高者則為同學18%及幼兒園老師 7%,而 6~12歲的兒童的家庭成員分類比例總和有44%,也幾乎是兒少性侵案分類的一半,而我們都深知的事情是,霸凌和傷害的存在,實際的數量,想必會比得以通報統計的更多。

raw-image


這則公益廣告一直留在我心上,台灣近年來越來越關心兒少福祉,也一直嘗試希望能創造更實用的法規去杜絕性犯罪和虐待案,因為我有些校園和幼保界的朋友,所以略略理解像是人力的不足或是幼保證照的考試還是比較偏向理論,但實際帶小孩卻需要倚仗一些經驗、或者是良民證反倒成為難以鑑別幼保人員品行的一種困難,因為即便入職或換證需提供良民證,但只要沒有前科就可以申請得到的良民證,卻無法作為未來不會發生兒少虐待和性侵的強力倚仗。

除了今日(8/16)由台北地院進行部分宣判的《台北幼兒園性侵幼童案》、八月發生在台中烏日的某私立幼兒園小班學生疑集體受虐以及上個月通報,昨天的新聞《竹北貴族托嬰中心爆虐嬰 》案,近日諸多的兒少事件爆出,無論是性侵、虐待,都讓我又再度想起了我們對於兒少通報和自主求助機制的設計,不知道有沒有隨著科技設備和兒童們了解的詞彙越來越多進化一下呢?

我理解到的通報管道還在撥打《113》專線上,但因為離開校園和幼稚園太久,網路蒐集到的通報資訊和兒少保護教育不如在第一線的家長和老師們,所以我不知道現在校園內是不是也有類似西班牙公益廣告那樣概念的設計,是給小孩看到的,或者更因應科技飆速的現代社會改良的一些自保求助設備呢?

又想起前陣子藝人黃子佼電腦中搜出的「七部兒少性剝削影片」,網路上不堪入目的未成年性剝削色情影片和廣告都防不勝防,雖然電信公司會提供色情守門員同類的服務用以阻擋,但小孩出門或是在學校,這種情況以現在電子設備的普及程度,引誘型通訊的偷綠影錄音、犯罪者對兒童的引誘和兒童本身對於性剝削嚴重性的無警覺,還有廁所、教室、旅館無所不在的針孔攝影設備也讓人心驚。

現在取得針孔的管道以及清晰度,都比幾十年前更厲害,我曾想過,也許我們能有相關部門的研究單位,能試著去設計出一款兼具針孔偵測和報警功能的智慧型手錶呢?因為我看現在很多小朋友也都會帶智慧型手錶上下課,如果這個手錶能對於 #針孔攝影機 做一些偵測示警,譬如在畢業旅行的旅館時、上廁所時這些容易暴露私密身體的地方,或許也能對防偷拍影片提供幫助,當然我因為不是這部分的專業,只是做為民眾,做一些發想,目的還是希望透過更多討論,讓更多人我們一起對這個議題進行關注和頭腦風暴,兒少時期受到的傷害幾乎貫穿我們的一生,希望能有更多跟上現代犯罪的通報與求助設備、機制和管道不斷被創造出來,讓更多人免受其苦,平安長大。


  • 求助及協助通報電話:「113」保護專線:24小時免付費電話,#家暴 #性騷擾 #虐待都可以打。
  • 本則發文歡迎提供更多關於 #兒少保護 的議題、實用方式、設備、方法、資訊在留言處。


—-------------------------------------

關於我:Elowen熊熊 / 靈氣師

粉絲專頁   工程人的療癒生活/古埃及靈氣師

台灣靈氣推廣協會認證資歷5年、另一重協槓身分同時也是工程師、曾任NPO社團之特別助理。涉獵廣泛,喜歡同時開三個螢幕關心社會新聞、追劇和算專案財務分析效率更高。歡迎交流推薦的漫畫(不拘是百合、BL或BG)。

歡迎異業聯盟/商業合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靈氣師的療癒協奏曲|與古埃及靈氣同見同行
0會員
36內容數
是屬於靈氣師視角的療癒思考散步筆記
2025/04/23
一位工程師兼靈氣師分享其在再生能源評估工作中,與原鄉部落互動的經驗與體悟。
Thumbnail
2025/04/23
一位工程師兼靈氣師分享其在再生能源評估工作中,與原鄉部落互動的經驗與體悟。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演藝人員性騷擾事件後復出議題,批評加害者避重就輕、只為自身利益復出,未真誠道歉和賠償受害者,呼籲社會應正視此現象,勿縱容犯罪行為。作者認為沉默並不能讓惡行消失,加害者應為其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2025/04/12
本文探討演藝人員性騷擾事件後復出議題,批評加害者避重就輕、只為自身利益復出,未真誠道歉和賠償受害者,呼籲社會應正視此現象,勿縱容犯罪行為。作者認為沉默並不能讓惡行消失,加害者應為其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2025/03/28
針對黃子佼性剝削事件,本文強烈譴責黃子佼的行為,並批評其過往營造的良好形象與實際行為的反差。文章呼籲社會重視兒少性剝削議題,勿輕縱加害者,並強調公眾人物應承擔社會責任。
2025/03/28
針對黃子佼性剝削事件,本文強烈譴責黃子佼的行為,並批評其過往營造的良好形象與實際行為的反差。文章呼籲社會重視兒少性剝削議題,勿輕縱加害者,並強調公眾人物應承擔社會責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享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參觀的展覽「關係人」,展覽圍繞著#METOO事件,展現了性暴力與性騷擾的議題。以互動式情境遊戲和影片營造真實感。做為一名靈氣師,因為接觸過個案的能量場,了解過性暴力對個案遺留的侵蝕,也讓我對性暴力更加難以忍受並有著更多的關注和感觸。
Thumbnail
分享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參觀的展覽「關係人」,展覽圍繞著#METOO事件,展現了性暴力與性騷擾的議題。以互動式情境遊戲和影片營造真實感。做為一名靈氣師,因為接觸過個案的能量場,了解過性暴力對個案遺留的侵蝕,也讓我對性暴力更加難以忍受並有著更多的關注和感觸。
Thumbnail
歡迎收聽袁非人生信念研究所,各位老闆好我是袁非~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從小到大的被性騷擾和被性侵未遂的經驗。如果是對這類主題很過敏的老闆們,現在先給大家三秒鐘避雷,今天這集可以閃掉沒關係。   最近黃子佼的新聞甚囂塵上,在爆發的最厲害的時候我就已經在想要不要做一集來講關於我人生中遇到
Thumbnail
歡迎收聽袁非人生信念研究所,各位老闆好我是袁非~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從小到大的被性騷擾和被性侵未遂的經驗。如果是對這類主題很過敏的老闆們,現在先給大家三秒鐘避雷,今天這集可以閃掉沒關係。   最近黃子佼的新聞甚囂塵上,在爆發的最厲害的時候我就已經在想要不要做一集來講關於我人生中遇到
Thumbnail
#若是為人父母的觀看以下作品時,務必要咬緊牙根,默念三遍,這不過是一齣影視劇!!!然後小心不要砸壞自家3C產品,希望各位強心臟們可以完食整部作品(喂 1.《媽媽別哭》 這是2012年的韓國電影。 女主角在學校被數名男同學強暴,但由於都是未成年,主角媽媽對他們無可奈何,一點辦法也沒有。
Thumbnail
#若是為人父母的觀看以下作品時,務必要咬緊牙根,默念三遍,這不過是一齣影視劇!!!然後小心不要砸壞自家3C產品,希望各位強心臟們可以完食整部作品(喂 1.《媽媽別哭》 這是2012年的韓國電影。 女主角在學校被數名男同學強暴,但由於都是未成年,主角媽媽對他們無可奈何,一點辦法也沒有。
Thumbnail
韓國真實案件改編。 聽障學校新來的美術老師仁浩,教課時發現學生們都透漏著古怪的感覺,向資深老師詢問卻得到「別把他們當正常人,身體殘障讓他們的心裡也失常」。某天晚上仁浩正要從學校回去時,聽到樓上廁所傳來女學生掙扎的聲音...
Thumbnail
韓國真實案件改編。 聽障學校新來的美術老師仁浩,教課時發現學生們都透漏著古怪的感覺,向資深老師詢問卻得到「別把他們當正常人,身體殘障讓他們的心裡也失常」。某天晚上仁浩正要從學校回去時,聽到樓上廁所傳來女學生掙扎的聲音...
Thumbnail
最近Netflix新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剛上映,在亞洲社會引發大大討論。我看了前三集,主要是關於攝理教會的內幕。 不得不說,光是短短的片頭便讓我全身作嘔,觀看過程中情緒非常沈重。同時片中對於該教會一切的敘述,我很能共感。因為我在大一那年,也曾短暫地待過攝理教會。 首先,我僅是想透過文字梳理
Thumbnail
最近Netflix新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剛上映,在亞洲社會引發大大討論。我看了前三集,主要是關於攝理教會的內幕。 不得不說,光是短短的片頭便讓我全身作嘔,觀看過程中情緒非常沈重。同時片中對於該教會一切的敘述,我很能共感。因為我在大一那年,也曾短暫地待過攝理教會。 首先,我僅是想透過文字梳理
Thumbnail
電影中的MeToo故事,讓觀眾看見女性在事件中的反應、事件後的解決方法、事件後的的痛楚、他人對待被騷擾者的態度、親友協助被騷擾者的方法等。在電影事件中的角色雖然無知、挫折、與阻力,但是真實世界中大部分女性遇到的糟糕情況,也讓現實世界的我們,不再感到無助、寂寞與悲傷。
Thumbnail
電影中的MeToo故事,讓觀眾看見女性在事件中的反應、事件後的解決方法、事件後的的痛楚、他人對待被騷擾者的態度、親友協助被騷擾者的方法等。在電影事件中的角色雖然無知、挫折、與阻力,但是真實世界中大部分女性遇到的糟糕情況,也讓現實世界的我們,不再感到無助、寂寞與悲傷。
Thumbnail
우리가 우리를 우리라고 부를 때 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 【兩個誤入殘酷世界的女大學生】 自己在閱讀小說,不管是多獵奇或挑戰人性的故事安排,大多都可以順利消化。但當我知道這故事是「真人真事」或者「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我整個人就會非常不舒服,會有一個名為「人性黑暗」
Thumbnail
우리가 우리를 우리라고 부를 때 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 【兩個誤入殘酷世界的女大學生】 自己在閱讀小說,不管是多獵奇或挑戰人性的故事安排,大多都可以順利消化。但當我知道這故事是「真人真事」或者「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我整個人就會非常不舒服,會有一個名為「人性黑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