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趁著周末空閒時間比較多,花點篇幅將這一年來看待市場的轉變、投資策略演進,以及目前對於策略的看法做個整理與回顧。在年底看看自己又改變了多少。
可能是今年有兩個投資群舉辦了投資績效比賽,且在舉辦初期並沒有花篇幅聊舉辦比賽的初衷,因此對於讀者而言,會認為這是個充滿高手的競賽,而有錯誤的期待。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我自已並非財經專業,也非專職投資,頂多就是個業餘投資者,甚至更糟糕的是,我從2020年到2023年比賽開始之前,資產淨值縮減的非常厲害。
因此當時創立比賽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持續學習,對市場也有一套看法與解讀,所以藉由公開紀錄績效的方式讓我們能更深入地做比賽檢討,每週紀錄自身觀點與預期,因為我們有主動分享的初衷,或許能認識更多的高手願意提點我們,給予更多的正向回饋。
也因此,從去年到現在的每一篇週誌,或是長文都滿詳實記錄目前走到的階段、得到了哪些新想法、學到了什麼新工具,以及那些高手的文章又給了我啟發。在最近則是有多少人閃過了下跌,假如沒閃過下跌的高手做了那些補救措施,以及下跌過後大家的進場思維等等很難在書籍上得到的知識。
從去年到現在,我得到最大的收穫就是更容易認識各大高手,也因為自己的粉專名稱出現在公開場合的頻率比較高,更容易與平常只能在螢幕另一側仰望的高手們交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也與一些同好開了群組討論分享。
我講策略的文章比較零散,或許會有讀者不太了解我究竟在做什麼。在2020年以前,我都是進行個股『投機』,這是一個完全沒有系統的做法,我追逐著市場上的新聞操作股票,同時沒有進出場的一致性,因此績效總是起起落落落落落。
在2020年後,我認為這樣下去一定會有問題,我不但不了解產業,也不了解籌碼變動,甚至不懂週期循環。因此我從『規則』開始學習,停止操作半年,於12月透過回測,寫出第一套指數策略。並從2021年初開始投入實戰,並進行多次版本更改,至今為止,已經調整到第23版。
會以指數做為策略的標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在半年的思考中,我領悟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很弱』。在意識到自己的實力非常不足的情況下,指數是一個容易理解大趨勢、容易套用技術指標、勝率相對高、入門知識需求較低的標的。很適合作為第一個策略的設計主體,因此在一開始我以指數型ETF為策略標的。
在回測的一開始,我了解的第一個概念是『疊加技術指標可以提升勝率』,在後來的書籍上了解這是組合式技術指標、或是技術指標濾網的概念。當時設計了4項技術指標條件作為濾網,以達成『在下跌轉折時入場』(Buy the dip)的策略目標。並藉由調整技術指標的敏感度,做出了積極型與保守型兩種策略。積極型策略希望及早入場,獲取最大收益;保守型策略則是希望能在轉折確立時入場,獲取最高勝率。
當時使用台灣加權指數作為回測對象,手動標記每一次的進出場點,驗證兩種策略都能達到預期目標,並比較了兩種策略與定期定額0050的年化報酬率。第一版的單筆投入金額為當次下跌百分比的兩倍(例如下跌10%,投入20%資金),比較結果是兩種策略在長期上漲的市場中表現會遜於定期定額0050,但在高波動性市場則可以得到較好的表現。
雖然在策略架構的設計上並沒有取得很好的結果,但那時候我啟發了到目前為止都在使用的核心概念:『槓桿ETF在單一趨勢的表現會遠高於原型ETF乘上曝險比例』,因此我開始了槓桿型ETF的研究之路。
我喜歡將策略設計比喻成拼拼圖,但整幅拼圖的拼法是從中心不斷往外擴張,每個人最終的策略拼圖大小會因為吸收的知識多寡而有不同。原型策略位於拼圖的最中心部分,當閱讀並吸收新的知識,改良策略細節,拼圖就會開始向外擴張。
第一版到第四版策略的執行目標為『調整資金運用方式,使原型ETF主動進場的績效能追過定期定的績效』,當時版本的結論為使用積極型策略+回到起跌點賣出一半可得到最大現金餘額。
在2021年投入兩次實戰後,搭配歷史數據發現帳跌幅幅度與出現頻率呈現反向相關,尤其在多頭時期,回檔超過20%的頻率過低,會造成資金運用效率低落。因此增加了每一次進場的資金投入比例(從下跌百分比2倍改成5倍),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在學習到盈虧比概念後,在新的版本進一步調整進出場方式,藉由回檔前的最高價與回檔後的最低價帶入盈虧比後計算入場價,並投入100%資金買進3X槓桿ETF,並於價格跌破回檔最低點時認錯賣出。在這一階段已經訂出了策略的主要元素,包含標的、進場、停損以及出場計畫,整體的策略架構已經完成,當時運氣很好,在策略上線時剛好經歷了2021年10月半導體強多頭,因此得到了非常巨大的獲利。
在這一階段,讓我學習到策略設計的一個關鍵,那就是『條件簡單化』。條件簡單化會讓策略執行的更加值觀,降低心理迷惘的程度與基率,就更能維持交易的一致性。因此,從這一版(v.9)開始,策略明確畫出了流程圖,幾種簡單的進場情境與出場規劃。
現在回顧以往策略的調整歷程,會發現成長的痕跡。2022年對策略造成了很大的挑戰,在那一年學到最多的就是『在錯誤的行情單筆投入會造成巨大損失』,除此之外,也深刻了解『維持交易的一致性』、『分批入場降低風險的重要性』、『公式是死板的』以及『不能因為發生虧損就調整策略』等概念。
回頭來看,初學者的策略很常是『獲利導向』以及『缺乏彈性』的,這樣的作法很容易在發生虧損時造成大量損失,心態崩潰時根本無法維持交易的一致性,甚至會根據每一次的情境調整策略,然後在應對下一次情境時繼續被痛宰。2022年的下跌對策略提供了非常豐富的養分,我很慶幸在獲利之後才遇到這樣的挑戰,讓我在有餘裕損失的情況下讓策略成長的更穩健。
2022年在策略上的轉變是『增加了熊市應對策略』,建立了以季線斜率區分熊牛的機制,了解在情勢不利於策略時,該如何透過降低入場次數來改善虧損。將策略從獲利導向開始轉變為『風險導向』。我認為『多頭時期應該要思考策略,但策略的思考不能以多頭為主,而是要考量策略應對下跌的抗壓性』。
2022年捨棄了僵硬的盈虧比的公式化計算,並將策略從原本的單一情境轉變為多空情境,同時加入了分批進場的概念後,2023年新一波牛市初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2023年學習到『市場週期』的概念後,透過歷史資料回測以及一些價格模擬,當時認為高通膨必定伴隨降息而將大筆資金投入債市,並加上融資槓桿。結果在陸續出現債務危機、財政部大量舉債以及聯準會降息時程不斷推延的影響,導致當年絕大部分的獲利都被侵蝕之外,還造成嚴重虧損。
這一階段雖然已經完成了交易策略的雛型,但在資金管控以及主觀交易上犯了很大的錯誤。這一階段我深刻體會到『交易著重的是應對,而非預測』,就算趨勢會到,策略的設計目的在於因應預期之外的事情發生,而非單方面的期待事情如預期發生。
在完全捨棄預測,並專注於應對後,在2023年底的投資績效開始回歸上升軌道,並透過書籍建立了更系統化的策略模型,在2024年初跑出來優於預期的成績。但2024年我仍然犯了嚴重錯誤,也是大多數人很常犯的錯,那就是『主觀交易』。當經驗值不夠的時候,主觀交易是非常危險的作法,尤其是情勢判斷錯誤時,主觀交易會造成超額虧損,而超額虧損又會致使大腦當機,更進一步延遲出場,擴大虧損。
交易策略存在的重要原因是讓交易者可以依照既定的規劃進行交易,獲取預期內的績效,而主觀交易對初學者而言恰巧是績效破壞者。
隨後我又遭遇了另一個回測交易者很常遇到的問題,那就是『過度擬合』。當時回測並沒有注意到策略使用的指標判斷邏輯牽涉到了時間的概念,舉例來說,當我們進行轉折判斷時,假如是使用盤中的指標數值達成而進行買入,那就可能出現數值尾盤反轉而導致訊號消失的情況,最壞狀況就會造成超額損失。然而,這樣的情況在回測時不太容易被察覺。
在2023年Q4時,我重新檢視整個策略歷程,重新思考了策略的問題,並進行了不少回測驗證,從第20版微調到現今版本,並在2024年Q2後測試了強多頭、短期快速回檔的情境,下一部分則羅列針對目前策略的規劃思考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策略的做法很簡單,在指數出現回檔、技術指標濾網進入觀察區時開始觀察,並於進場訊號出現時,依照三種情境,將資金分成2~3批次進場。同時在買進當下設立停損系統單,由系統自動判定出場。因此,出場時機並非目前策略最難的部分,反而是進場時機最為困難。
在策略改良的歷程中,熊市的誤警報(假反彈)情形曾經困擾策略許久,在學習最大幅度分析法的知識後,使用了『延遲進場』的概念,設計了兩個機制:第一個機制是熊市中的訊號延遲進場,退一步讓時間證明價格是否反轉;第二個機制是第一批部位停損出場後,略過中途再次出現的第一次進場訊號,直到第二次進場訊號出現時才進場,降低誤警報導致的損失。
在初級的策略中多會使用關鍵點位停損,但關鍵點位是一種『市場共識』,因此很容易被其他大資金玩家狙擊而造成損失。但當趨勢形成時,關鍵點位反而會變成判斷趨勢是否延續的重點。
因此,我在策略中更靈活的使用追蹤停損與前低停損搭配,在轉折尚未確立時投入小部位,搭配追蹤停損降低試單損失,並於轉折確立的判斷條件成立後使用前低停損來判斷趨勢反轉。
我想特別強調一下我使用的追蹤停損方式,這個做法的靈感是來自於ATR的概念,ATR是近20日的價格波動比例,很多交易高手都使用ATR作為移動停損的基準。但是ATR的計算本身有個問題,那就是它同時會計算上漲時的波動比例,因此無法精準反映下跌波動。
在了解ATR的定義後,我將公式拆解,並抓出潛在下跌的部分重新設計ATR指標,並作為初期進場的追蹤停損依據,假設回檔幅度高於改良ATR比例,那反彈走勢的穩定性就會下降,觸發停損反而能保護整體部位。
另一方面,在主力部位進場後,使用前低停損的做法在強多頭的情況下會來回進出而造成小耗損,但面對高跌幅時可以起到提前離場的作用。雖然盈虧比較低,但整體期望值令人滿意,因此可以作為實戰使用。
在初級的策略中,多會使用單次進場,雖然單次進場的潛在獲利是最高的,但單次進場判斷失誤時,對於總資產的回檔幅度(DD)損傷過大。因此策略修改的歷程從單次進場慢慢轉變為多批次等資金入場。在了解進場時機與成功率成反向關係後,進一步改為多批次不等資金入場,在勝率提高的同時,提高進場部位,藉此進一步降低損失。
基金經理人通常會希望績效得以平滑化,不要讓投資部位的某檔股票引領整個投資組合的走勢,因此會使用到ATR的概念。當ATR越高,代表部位波動比例越大,資金投入比例越低。
但以資產成長的角度來說,當ATR越高,同時具有上漲趨勢,就代表上漲的機率與幅度也就越高。因此在我的資金分配上,則是反向來做,ATR越高的成分股,投入的資金也越多。雖然會在看錯時出現比等比例分配更高的耗損,但在獲利時獲得的利潤更高,期望值也更高。
再投入機制是經歷大跌之後得到的想法,大部分交易者在遭遇大跌時或許有好的出場規劃,但因為市場的不確定性,因此很難在大跌反彈初期投入大部位資金。因此再投入機制非常重要,該在什麼點投入多少部位的資金,以及當判斷失敗時的退場機制都是很重要的考量。
目前策略其實也在這一部分遭遇一些問題,策略可以在回檔早期就離場等待,但沒辦法在反彈初期大幅進場,而反彈初期又是高漲幅的一段。若要提早進場時間,就必然要承擔更大的耗損,這也是我不斷思考的因素。
為了彌補反彈初期無法獲得的獲利,就必須開發衛星策略。衛星策略具有發動頻率較低、投資金額較少的特點,它的功用是在主策略投入主倉前,先行獲取利潤,最好能提供主策略進場成功率的判斷依據。
以我的策略來說,就可能會使用VIX策略作為衛星策略,在標的入場的同時,確認VIX趨勢穩定向下,確保大跌的可能性不斷下降,提升主策略進場獲利的成功率。
策略改良到第四年,還是有些部分是需要補足的,首當其衝的就是當指數跌破前低後,出現短、中甚至長期下跌時,我有什麼能做的?
對於策略開發者而言,最好的情況就是開發出低相關性策略,甚至負相關性策略,可以在不利市況下持續獲得利潤。以目前來說,主策略的趨勢是多頭趨勢,第一個問題是,當出現回檔,甚至熊市時,我有哪些方式可以持續獲利?Buy call嗎?空手嗎?將資產轉進短期債券(BOXX)嗎?
第二個問題是,這些做法的期望值如何?操作規則了解了嗎?
趨勢交易的目標是抓住趨勢,對於策略而言,更核心的問題是嘗試抓取的幅度能有多大?進出場時機就是這個問題的關鍵解答。盈虧比是很多人掛在嘴巴的概念,但實際上的執行具有難度,高盈虧比表面意義是高容錯率,但另一層面的意義是低成功率。提早出場的成本就是再次進場的價差,同樣的,延後入場雖然能降低耗損,但在區間震盪盤也容易出現不斷被巴的情況。
對我來說,買進比賣出更加困難。
目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選擇吃下提早出場後再次進場的耗損作為『少賺的成本』。但選擇等待成功率較高時再進主倉,增加『少賠的機率』。
以2024年8月V型反轉為例,策略提早出場,但延後進場,會導致錯失反彈最激烈的一段,但實際上能在那一段交易的人相對稀少,才能使價格迅速穿越那段價格區間,必須認知那段是自己實力無法操作的一段。
唯一能做的就是開發正相關的衛星策略,以更好的期望值,從另外一個層面分食這塊利潤,並在趨勢形成時確保部位已在場內,並等待趨勢順利成形。
這一篇算是對我從2020年開始做策略以來的一個整體回顧,所以文字量非常大,裏頭有非常多自身被市場教育的經驗,希望能對讀者有幫助。策略的設計重點是合理性,而不最佳化;交易的目的是應對,而不是預測,最重要的是盡可能的在市場上生存,而非為了追求最大報酬率而過度使用槓桿。
報酬率是一種乘法的概念,只要有一次績效被大幅破壞,甚至破產,不管前面的數字有多大,都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最後聊一個最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心理帳戶」的概念。昨天檢視四年來的策略改版,策略目標雖然沒變,但策略執行方法卻不是直線向前,而是像是波浪一樣,過度曝險、過度保守、再增加曝險。 整個策略從最一開始使用原型ETF主動進出追上定期定額策略,到發現槓桿ETF的膨脹速度遠高於原型ETF*槓桿倍數;從單筆進場到分批進場,再執行部位分散;從前低停損到改良ATR追蹤停損;從單標的選擇到多標的分散。 近期策略曝險開始增加,且持有部位數下降,其中的關鍵是策略的架構更加完善。當聚焦點越來越集中時,就能提升策略專注度,對於策略熟悉度上升,也能回頭適應一開始設計的積極做法。 當我們更具經驗,也了解策略的安全性時,就能回頭執行更具挑戰性的做法,提升策略期望值。這也歸功於心理帳戶的提升,讓我們更能接受損失,正確的看待交易成本,同時了解在未來一定會取得更多的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