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週記】2024年8月的第2週:一些奇妙習俗/搬冬瓜/再見南瓜/超速成小白菜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農曆七月初九~七月十五)

因為搬家的緣故過了超絕忙碌的兩週。(所以下週休刊~)

話說阿媽得知我們搬家的日期之後,隔天突然憂心忡忡的問我:搬家日能不能改時間?

我:(愣)為什麼?

阿媽:因為七月搬家不太好。

我:(恍然大悟)所以是為什麼不好?鬼會跑出來嗎?

阿媽:(笑)就是.......沒有人在七月結婚或搬家啦。

似乎是傳統習俗上不會選擇農曆七月喬遷或結婚,我只好一直安慰阿媽我們不是搬家,只是「回家」(老家整修好了之後,搬回去住)。

結果後來搬家一切順利,真是太好了!

韭菜花

韭菜花

關於奇妙習俗還有另一個小故事。

田裡的韭菜最近開了許多花。韭菜花口感脆甜,我覺得比韭菜更好吃。不過一年中只有這個時節(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才有,是期間限定的美味。想到田裡的韭菜好像已經存在很久了,就問了一下阿媽韭菜的種植方式:不需用把舊的韭菜割掉重新種嗎?

結果阿媽說,閏年不能種韭菜,因為會跟人相告(!?)(相告:和別人有法律訴訟糾紛)不知道是哪來的民間傳說?

搬冬瓜

這禮拜田裡的大冬瓜終於收成了。冬瓜長到可以收成的狀態後非常重,重到一個人要搬動會有點困難的程度。這天我到田裡時,就看到阿媽準備好的一個好X多超大購物袋,和一個行李推車,要交付給我搬瓜這個重責大任(真的很重!)。

第一趟一次裝了兩顆,差點沒重死,即使推車也非常難推動。第二趟之後便學乖了,一次裝一顆。從田裡拖到柏油路之後,把冬瓜綁到行李推車上,慢慢推回家。前前後後共搬了四趟,搬完之後好X多袋子還破了......。

不過看到收成的冬瓜一字排開,還是覺得努力值得了,有一點成就感。而且好壯觀啊!

冬瓜冬瓜冬瓜冬瓜冬瓜

冬瓜冬瓜冬瓜冬瓜冬瓜

再見南瓜

這禮拜我回阿媽家時南瓜田已經被剷平。阿媽看到南瓜已經成熟,就幫我全採收了。初收成的兩顆之外,上週又陸陸續續摘了幾顆,最後又摘了三顆。

這批採收回來的南瓜,料理之後感覺比起第一次採收的水分更多,口感較軟也比較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長時間比較久,或是比較晚的關係?

南瓜火腿起司焗烤

南瓜火腿起司焗烤

食材本身很優秀的話,就只需要簡單料理就可以了。放一點薑片,用電鍋蒸一蒸就非常好吃。也可以蒸好之後撒一點起司再拿去焗烤,美味升級!

超速成小白菜

兩週前種下的小白菜,轉眼間就可以收成來吃了(!!)

由於目前長出來的小白菜是種子撒下去的狀態,植株過於密集,需要分散移植到別的地方。不過因為也夠大株,阿媽就直接採收了一批。現採回去煮湯,超級清脆鮮嫩,好吃到令人感動。

除了小白菜和刈菜之外,阿媽最近也開始培養珠蔥。這週阿媽施了一點肥,我負責把土翻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言函兔的沙龍
8會員
73內容數
言函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這禮拜的天氣非常有春天的感覺。溫暖潮濕,其中兩天氣溫高達28度。夜晚下起大雨和冰雹,春雷轟轟作響。發覺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吧(雖然還不到真正「驚蟄」的時間)。另外,心心念念的桃番茄終於開始結果了!
Thumbnail
2025/04/10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這禮拜的天氣非常有春天的感覺。溫暖潮濕,其中兩天氣溫高達28度。夜晚下起大雨和冰雹,春雷轟轟作響。發覺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吧(雖然還不到真正「驚蟄」的時間)。另外,心心念念的桃番茄終於開始結果了!
Thumbnail
2025/03/20
(農曆一月廿七~二月初三) 天氣漸漸溫暖,田裡的蔬菜開始陸續抽苔、開花,昆蟲也變多了。奶油白菜從兩三週前就開始開花,這禮拜已經開成一片花田,蜜蜂到處飛舞採蜜。收成已經多到吃不完(開花還是可以吃),阿媽說那就留下種子秋天再來種吧! 終於收成第一顆草莓!
Thumbnail
2025/03/20
(農曆一月廿七~二月初三) 天氣漸漸溫暖,田裡的蔬菜開始陸續抽苔、開花,昆蟲也變多了。奶油白菜從兩三週前就開始開花,這禮拜已經開成一片花田,蜜蜂到處飛舞採蜜。收成已經多到吃不完(開花還是可以吃),阿媽說那就留下種子秋天再來種吧! 終於收成第一顆草莓!
Thumbnail
2025/03/15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田裡的蔬菜到達採收全盛時期,家裡冰箱大爆滿好幾個禮拜之後,開始有些走下坡的跡象。今年菠菜長得又多又漂亮,可以說是種得最成功的菜了,現在也觀察到有點發黃的現象,必須加緊腳步趕快採起來吃了。 隨著草莓結實越來越大顆,為了避免果實直接觸到土壤爛掉,是時候來幫它鋪床了。
Thumbnail
2025/03/15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田裡的蔬菜到達採收全盛時期,家裡冰箱大爆滿好幾個禮拜之後,開始有些走下坡的跡象。今年菠菜長得又多又漂亮,可以說是種得最成功的菜了,現在也觀察到有點發黃的現象,必須加緊腳步趕快採起來吃了。 隨著草莓結實越來越大顆,為了避免果實直接觸到土壤爛掉,是時候來幫它鋪床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次陪孩子們一起過暑假,倒是沒想像中的悠閒。
Thumbnail
這次陪孩子們一起過暑假,倒是沒想像中的悠閒。
Thumbnail
2024.7.30 早上的起床,炎熱夏天中,一家三口在中午的時刻裡面,我們前往出去覓食的地方,因為在日正當中,加上要有停車位置,所以又再度去了西市場,做一個中午的採買。
Thumbnail
2024.7.30 早上的起床,炎熱夏天中,一家三口在中午的時刻裡面,我們前往出去覓食的地方,因為在日正當中,加上要有停車位置,所以又再度去了西市場,做一個中午的採買。
Thumbnail
暑假期間…爸媽們大家都還好嗎? 最近宏爸很忙碌,到家時常是晚上9-10點了 暑假期間、這個tempo,意味著... 我也很忙碌! 家常的那種:買菜備料煮飯洗碗打掃洗衣接送… 當然,我還是會在24小時陪孩子之中 擠出時間做一些工作上的事、或想做的事 像是備課、規劃公司事宜、寫文章、靜心、
Thumbnail
暑假期間…爸媽們大家都還好嗎? 最近宏爸很忙碌,到家時常是晚上9-10點了 暑假期間、這個tempo,意味著... 我也很忙碌! 家常的那種:買菜備料煮飯洗碗打掃洗衣接送… 當然,我還是會在24小時陪孩子之中 擠出時間做一些工作上的事、或想做的事 像是備課、規劃公司事宜、寫文章、靜心、
Thumbnail
好像應該要說些什麼,但又懶得說些什麼。 從瓜園搬家到這裡來大概要花上一段時間。 這兩天在瓜園發生太多事。 多虧我懶散慣了,否則還得鬧上一陣子。 咳! 這兩天都在談話,心好累,沒食慾。 早上吃一顆蛋,晚上吃兩口麵,原諒我浪費食物…… 經過這次事情,我又重新相信了友情。 這兩天一直陪
Thumbnail
好像應該要說些什麼,但又懶得說些什麼。 從瓜園搬家到這裡來大概要花上一段時間。 這兩天在瓜園發生太多事。 多虧我懶散慣了,否則還得鬧上一陣子。 咳! 這兩天都在談話,心好累,沒食慾。 早上吃一顆蛋,晚上吃兩口麵,原諒我浪費食物…… 經過這次事情,我又重新相信了友情。 這兩天一直陪
Thumbnail
都要月底了才有心情寫寫字,這個月真是十分忙碌,長輩來訪就佔了三週,我每天不是在煮飯,就是在去備料的路上;四月第一週是孩子的春假,小孩跟長輩的混合雙打真心不容易(疲憊但堅強地微笑);好不容易熬到快解脫了,又突然來個耳石脫落加生理期,我覺得自己就像開敗的花一樣委靡凋零,躺平了快一個禮拜才緩過來。
Thumbnail
都要月底了才有心情寫寫字,這個月真是十分忙碌,長輩來訪就佔了三週,我每天不是在煮飯,就是在去備料的路上;四月第一週是孩子的春假,小孩跟長輩的混合雙打真心不容易(疲憊但堅強地微笑);好不容易熬到快解脫了,又突然來個耳石脫落加生理期,我覺得自己就像開敗的花一樣委靡凋零,躺平了快一個禮拜才緩過來。
Thumbnail
開始說之前,再度說個題外話,剪菇的事情一波三折,中午老媽進來房間找我,說老闆娘又說今年不剪了,明年再拜託我們,今年就弄成溼菇了,不做乾菇。
Thumbnail
開始說之前,再度說個題外話,剪菇的事情一波三折,中午老媽進來房間找我,說老闆娘又說今年不剪了,明年再拜託我們,今年就弄成溼菇了,不做乾菇。
Thumbnail
今天是星期五,兒子卻匆忙跑來跟我說,「馬麻!明天放假,商店不開門!」 「蝦米!剛過完聖誕節與跨年,快把我給累死,怎麽突然又冒出一個國定假日?」我趕緊把購物袋準備好,必須趕在商店關門前去搶購,否則連續斷糧三日,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這種烏龍事件經常發生。
Thumbnail
今天是星期五,兒子卻匆忙跑來跟我說,「馬麻!明天放假,商店不開門!」 「蝦米!剛過完聖誕節與跨年,快把我給累死,怎麽突然又冒出一個國定假日?」我趕緊把購物袋準備好,必須趕在商店關門前去搶購,否則連續斷糧三日,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這種烏龍事件經常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