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點也不想離開地獄,我知道地獄裡每條街道的名字。
你是否會下意識答應別人的要求,或是內心隱約覺得不對勁仍做出與之相反的決定,又或者在行動時會懷疑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是否會有人因此不開心,而感到焦慮愧疚。
如果有類似情形的話,或許就是有「界線」的問題。
─── 📚書本資訊

立界線得自由:過猶不及全新增訂譯本 | 校園書房
書名|立界線得自由:過猶不及全新增訂譯本Boundaries(Updated and Expanded)
作者| 亨利.克勞德, 約翰.湯森德 Henry Cloud, John Townsend
出版|校園書房
類型|宗教命理、基督教、心靈關懷/成長
───🫶🏻翻開這本書之前&推薦給
建立起界線,成為獨立個體
發現我在面對只與自己相關的決定時,都能風馳電掣的完成。然而,只要涉及到關係,不論是職場、家人、朋友等,就會陷在裡面好久,重複反芻自己的行為。
越來越多心理書籍,提倡「課題分離」、強調大家是獨立的個體,因此翻開這本書,想要看看是否有幫助自己能建立起界線、成為能越來越穩定不受影響的人。
這本書大量引用聖經來講述『界線問題、成因及解決方式』,惟嬰兒不會一夕長大,處理界線及各種課題的能力也是。看看不同的觀點,截長補短總是沒錯的。
推薦給( )
- 無任何宗教偏好or基督教徒
- 想負責、好好處理關係
- 對於他人控制難以說不
- 面對自己的需求難以開口
───🧸重點摘要
⚀什麼是界線
留下好的,排除壞的
界線是用來幫助我們對自己負責,釐清屬於自己該負責及不該負責的事物範圍。如同庭院外的籬笆、房屋外的城牆,目的是要留下好的東西在裡面,阻絕壞的東西。如果沒有這些界線,則會容易錯把不好的東西留在裡面,卻把好的東西放到外面。
⚀誰有界線問題
不設立界線,以及不尊重他人界線的人都有界線問題
面對他人的請求和壓力,照單全收,壓抑自己的想法,放棄為自己做選擇;面對他人的感受,加以忽略,企圖操控。前述這些,『沒有為自己的感覺好好負責、允許對方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都是,常見類型有以下四種:
⓵順從者:總說好
- 為了好好與他人相處,壓抑說不的能力
- 受恐懼和罪惡感而壓抑自己
⓶逃避者:總說不
- 把界線當成的高牆,不讓任何人靠近,也把自己的問題和需要都當成是不好的
- 在需要有界線的時候沒有立下界線,在不該有界線的地方卻立下界線的錯置
⓷ 控制者:不尊重他人的界線
- 無法聆聽和接受他人的界線,拒絕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所以需要去控制別人
- 會運用言語暴力、行動,企圖改變別人,甚至會操控環境來達成目的並且讓他人產生罪惡感
⓸ 無反應者:聽不見他人的需要
- 因為對自己的不完美深惡痛絕,連帶對別人的需要也視而不見
⚀常見界線迷思
✘界線是遺傳
界線發展是從小在與他人持續的接觸中養成,雖然看不到也摸不到,但卻真實存在物質世界中,首先由父母(家庭)培養建立起,從小在家學習到的模式,也會在長大之後繼續跟著我們,舉例來說:
若父母告訴孩子「你ooo真是傷透了我的心、不可以這樣」,變相是在要求孩子為父母的情緒健康負責,間接影響了孩子設定界線的方式。
若父母面對孩子的舉動「你可以選擇現在不要吃午餐,距離晚餐時間還有六小時,是沒有零食的可能會餓,你可以想清楚再決定」,父母本身就已設立了用餐規矩的界線,同時讓孩子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設立界線就是自私
「如果你為了關係的融洽,勉強自己配合了A,然而這時B卻不滿意,要怎麼辦呢?」
界線就像是測試關係的石蕊試劑,尊重的人才是真的願意喜愛我們想法及獨立性的人;無法尊重的人,只喜歡我們順從。真正擁有自己生命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做了要往哪裡去的決定就感到愧疚;當為了別人心願而做出選擇時,也是出於內心的愛,而非害怕自己當壞人。
⚀建立界線技巧
⓵ 辨識症狀
- 找出自己有的界線問題。
- 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曾經歷過哪些成長上的傷害、哪些重要的人際關係和事物導致?
- 辨識出自己需要什麼?沒有界線的背後是害怕什麼,可以如何開始為這個問題負責?
⓶ 心態
不要一步登天。
「身體如果受了傷,就不要再去拿重物,一定要從輕的東西開始,界線的練習跟身體的復健是一樣的道理。」
⓷ 要回應,而非只是配合反應,拿回選擇權
相較於讓別人來控制你,可以更積極的標定出想做的事情。設定計劃並且投身其中。決定什麼是你設下的限制、想要參與哪些事物、不想要忍受什麼東西以及希望的成果。
⓸ 不要把他人給予的罪疚與反應內化
客觀並拉開距離看待別人在你劃出界線後的反應。對方可以傳達他們的感受,但自己也要清楚,如果不知不覺中放棄了自己的界線,只是把不可避免的結果往後拖延。
───🧸總結:勇敢踏出地獄吧
「對自己負責,讓別人對他自己負責」
書中另針對家庭、子女、工作、數位、自己等可能面對到的界線分章節描述,都脫離不了的宗旨就是「對自己負責,讓別人對他自己負責」。
人,一輩子是不可能脫離的了關係的,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要慢慢劃出界線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更需要勇氣。
然而,設定界線的同時也會變得獨立,發現自己想要抗拒,有時候反而是徵兆,或許表示你正在做的事情是有必要的。
附上最喜歡的一段話👇🏻

立界線得自由:過猶不及全新增訂譯本 | 校園書房
你有什麼界線問題跟處理好方法嗎?
一起分享吧!
───更多感觸都在這裡的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