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貧瘠的小鎮埤山村,十一歲的娜娜總是默默坐在書桌前,筆下的世界如電玩空間徐徐展開。她虛構了一個地方,名為「安德烈之屋」。這是一座與現實迥異的建築,承載著她所有的夢想和恐懼。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自己無法將現實與虛構區分開來。
娜娜的母親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女人,家中有倒掉的書櫃和如山的書籍,地震之後磚還不斷地掉下來,廢墟似地成為她日常生活的部分。成為小說家之後,她不再對未來抱有期待,也不再試圖重建那殘破的房子。娜娜的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承擔起養育她的重任。然而,母親從未真正理解娜娜內心的世界。她只知道,女兒不停地寫作,沉浸在那座虛構的屋子裡。
一天,娜娜的母親發現了娜娜的小說手稿。她決定將它寄出去,哪怕自己對那些文字所代表的含義一無所知。她只是本能地認為,或許這些字句能為娜娜帶來某種改變。
出乎意料的是,娜娜的小說《安德烈之屋》獲得了首獎,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小鎮。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連串的不祥徵兆。村裡的女人們開始遭受一種詛咒般的命運,娜娜與她們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撲朔迷離。
娜娜的小說並不僅僅是虛構,它似乎擁有某種力量,能夠改變現實。她描寫了鎮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細節都帶著她深深的孤獨與憤怒。村裡的女人們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了娜娜筆下角色的附庸。甚至連她的母親也無法幸免。
母親並沒有完全理解這些變故,只是感到莫名的不安。她無數次翻閱娜娜的小說手稿,試圖尋找答案,但每次都無功而返。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憑藉自己的想法守護娜娜,無論前方等待她們的是什麼,她都會讓娜娜的未來跟她不同。
隨著娜娜逐漸長大,她來到了大都市中港,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與她童年生活的埤山小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這裡,娜娜再度拿起了筆,試圖寫下新的故事。她重新回顧了當年創作《安德烈之屋》的過程,一幕幕畫面在她腦海中浮現。
娜娜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也在書的行進中不斷變化。她們通過那本虛構的小說進行了一場對話,試圖理解對方。然而,這段對話並未能真正解開她們之間的結,反而使她們的親子關係更加複雜。
母親開始明白,娜娜的寫作不僅僅是一種表達方式,它更是娜娜心中無法化解的痛苦的出口。她看著女兒一點點地被這座虛構的屋子吞噬……。當娜娜再度回到埤山,她已經成為了一位準母親。此時,她面對的不僅僅是記憶中的那座屋子,還有她內心深處尚未解開的疑問。
娜娜曾經以為,通過書寫,她可以掌控一切。然而,她卻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自己,同步失去了對現實的控制。當她再度回顧《安德烈之屋》的每一個細節以及作者視角的獨白,她已經無法分辨究竟是她在創造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在創造她。
隨著小說來到最後一個章,娜娜的母親終於沉痛地說出不斷重複的話:「我讀了,我真的讀了妳寫的小說。」然而,無法相信母親的娜娜已經沉浸在她筆下的世界無法自拔。
《安德烈之屋》不僅是娜娜的創作,還是她與母親之間唯一的橋梁。然而,這座橋通向深淵。
你或許會想────在這個虛構與現實交織的世界裡,娜娜究竟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但你不需要去想,你正在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安德烈之屋」。
「問問你自己,今天又親手將誰的頭顱掛上了枝頭?」
推薦大家有空去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