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 Cukor 開導,我找到了那個困擾我將近一年、一不注意就把我拉入焦慮黑洞的兇手。如果人生是遊戲,找到這位兇手意味著解鎖新的地圖,開啟下一章的主線啦!實在無限感激。
這名兇手叫做「遺憾」。
「遺憾」對我來說是一種很新的情緒,我還不太認識它,且它比其他情緒複雜得多。每一種遺憾都生根於過去的「選擇」,而那些選擇都帶有一種「不得不」的感受,這種「不得不」可能是由感性我所主導,由後設認知自我反省,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描述——當時心智不夠成熟,所以我只能做出這樣的反應;也可能是由理性我所主導——當時現實狀態如此,所以我只好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管是哪一個我所做出的決定,後來一定都造成了不甚滿意的結果,所以有悲傷、生氣、痛苦等情緒。一心想著「要是當初⋯⋯就好了」,一邊又告訴自己,無論時間重來幾次,其實都很難有多大的改變,因為人就是這麼有限的物種,根本不可能在當下用全知的視角看世界。
遺憾就是這等複雜的情緒。
不過我的卡關,不是因為被遺憾卡住。相反,是我在「避免遺憾」。我知道遺憾很不好受,也明白過去無從改變,所以想要從現在開始,極盡所能,避免製造更多遺憾。我把時間塞得很滿,想要在眾多選擇中,盡可能篩選出最「正確」的一條。我在二零二二年除了正職,還花很多時間去學有興趣的技能、參加有興趣的活動、痛苦的熬夜,只為騰出時間精進自己的技藝、聽了很多 Podcast、研究許多感興趣的人,看他們是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因為,我想要「探索」出一條,一百分的選擇。
我逃避了我的遺憾。
沒意識到的是,原來遺憾不得不發生,因為想做的事情,一定比這副人類軀殼能做到的多。一開始 Cukor 點醒我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痛,為什麼沒辦法在此生完成所有想完成的事?後來想通了,其實不完成也不會怎樣,只要對當下的選擇不後悔就好,重要的是過程。
重要的是過程,雖然這句話有點雞湯,但這是真的,這不是雞湯。放下對結果的期待不代表沒有盡心盡力去做,接納遺憾也不代表將自己的夢擱置於幻想。
還是要去做,所謂的「完成」也有無限種形式,不一定「功成名就」才算是完成。
所以不必焦慮,不必憂鬱了,快樂自在面對每一天,Why not?
整理張老師給我的功課:
整理 Cukor 給我的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