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概述
傳說鳥類是可以聽到一些靈體的聲音,化身為靈界的使者傳遞著亡者的音訊,讓生者可以從鳥群的形體跟叫聲得到亡靈的呼喚。
吉勒摩戴托羅的珍奇櫃—呢喃,就是由此出發講述著一對研究鳥類的學者夫婦,在研究鳥類的過程中遇到了亡靈,由一幢作為研究期間居所的古老大宅中找出信件及畫作漸漸拼湊出亡靈生前的經歷,這段經歷與自己失去女兒的經歷重疊,藉由與亡靈互動的過程中有走出了失去女兒的悲傷。
心得分享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吉勒摩戴托羅的作品呢?我個人很喜歡這位導演的夜路跟水底情深,在怪胎秀的外表下包裝著人性的善惡,讓人在觀看這位導演的作品時很一直在猜想著畫面中的怪物代表的人性的哪些部分,而外表姣好的人類又會為了哪寫私慾走入死亡與血腥的泥沼之中,直到滅頂之前仍舊沈浸幻想裡無法自拔。
一開始我以為本作也是如此,當亡靈出現之際一直在找尋著惡魔儀式的影子,等待著這對夫妻因為失去女兒,為了讓女兒復活或是聽到女兒的遺言等誘惑,而成為古宅亡靈的一份子,想不到沒有而是一步步走向了救贖,而這段救贖之路,像是人們面對死亡所表現出的一種愛的形式。
拒絕接受,憤怒自責,大哭釋懷
本片主要分為這三個階段,一開始學者夫婦完全看不出來因為女兒的過世有較大的情緒波動,平靜地拍著鳥類,用具有磁性的嗓音路著旁白,一步一步漸漸完成研究紀錄片,有時有意外的重大收穫時還能看到他們眼神流露出的喜悅。
然而在工作之外卻能看道他們還沒放下,先生找太太分享著詩歌讚嘆著生命中的美好時,太太總是無法快樂起來,看著研究的書,拒絕先生的觸碰,好像美好的事物再也無法走她的心底,或許是不讓一絲悲傷進入而心門緊閉,也拒絕了外界一切的感受。
而敲響心門的是這棟古宅內的亡靈,他們是一對母子,母親因為受負心漢欺騙生下了兒子,最後在孤獨悲傷下,母親溺死男孩後自殺了,也是因此一直留在古宅內無法離去,當學者太太發現他們的影子,興趣也由此被勾起,一點點的挖掘著他們母子二人的過去。
其中我很欣賞一段劇情是,當學者太太跟先生分享的關於亡靈的故事時,先生完全不相信,一直覺得那是太太因為還沒從失去女兒的痛走而產生的幻覺,這段安排其實很像在面對死亡時,每個人對於死亡的心態不同而無法溝通,能說服自己接受悲傷事實的人永遠還是要由自己來。
最後學者太太鼓勵著小男孩亡靈走到陽光下接收死亡的事實,不用在這棟房子裡繼續躲著媽媽了,往前走一些就好就不用再收苦了,男孩接受了他往前走了幾步就消失了,而在男孩消失後,母親亡靈也隨之跳出窗外離去,在他們離去學者太太用無線電打給先生,痛哭著訴說著她的哀傷。所謂救贖並不用什麼學理或研究,而是一道適宜的陽光,一股突然想傾訴的念頭,情緒就會從那道細紋滲流而出隨之潰堤。
結語
面對悲傷,如何道別,近期一直聽到類似的議題。如何面對至親至愛之人的道別,我很喜歡從全人關懷師聽到的觀念,無論悲傷,無論憤怒,無論爭吵,都是愛的一種形式,因為我們這麼愛我們的親人好友,所以我們才會如此的激動,從這個觀點去看待其他的人們,那些無序的行為都是愛的表現型。也可以由此來放過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在極度的悲傷之中,身處於情緒的風暴之中,挺立對抗暴風往往疼痛且傷痕遍佈,不如躺下隨著風起風落,或許不堪可笑,但那就是愛,或許有些俗套但在愛的面前,一切都合理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