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件不會忘,4個提醒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透過數位工具進行提醒

我們可以使用數位工具,如手機的提醒或行事曆功能、工作管理軟體(如Notion、Quire)或 Google Calendar  來提醒。除了能讓我們設置具體的時間提醒,還可以幫助我們整理待辦事項,並且根據優先級來分配時間。 這樣即使日程滿檔,系統也會適時提醒你關鍵的任務。


2. 使用視覺化工具,如白板或便利貼

視覺化提醒工具是非常直觀的方式,能夠讓我們在工作時,隨時看到重要事項。我個人是特別喜歡用Excel去管理,因為輸入及計算方便而且支援超連結、樞紐分析及外加檔案,便利性非常高,可以很快根據優先級排列工作內容,容易掌控工作進度。


3. 每日工作日結束前回顧與整理

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項目,每天結束前花15-20分鐘進行當天的工作回顧與整理思緒,同時檢查今日的工作清單,完成的事項打勾,未完成的重新安排時間,並記下第二天的關鍵任務。可以幫助梳理今天的發生事件及工作進度,有助於防止重要事項被遺忘,並為明天的預排工作做好準備。這樣就不用回家後還要時時記住重要任務,把工作的壓力留在公司不要帶回家裡。


4. 依照工作性質,設定自動重複性提醒

工作中有很多是具有周期性,例如每週、每月的會議或報告提交。但因為是定期,大家通常不會刻意去記住,所以當手邊在處理緊急重要專案時,反而容易忘記的是這種固定作業,而這樣的疏失也更容易造成主管負面觀感。


所以我的習慣是,不管是重要任務還是重覆工作,都需要建立提醒,確保在規定時間前不會忘記所有的待辦事項。讓這些周期性工作能自動浮現在你的工作日程中,減少人為遺漏的機會。


提醒:

1. 重要工作:階段性進度提醒、延伸任務提醒、最後交期提醒

2. 固定報告:每周、每月、每季的時限提醒、相關資料收集提醒

3. 個人規劃:重要行程提醒、家人重要日期提醒

(工作與家庭都重要,所以個人及家庭重要日子也要列入,做整合安排)


工作中常常忘記重要事項是正常的,但只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提醒系統,就能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無論是使用哪些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並持之以恆地執行,這樣才能夠就算面對繁忙的工作量,也能做到【忙但不至於亂】,確保每個重要細節不會被忽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興哥的職涯心得分享室
35會員
197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2025/05/02
剛踏入社會的我,在工作時習慣馬力全開做到100分,報告要做到排版精美、數據分析要鉅細靡遺,一開始工作負擔低時,這樣的做法往往能收到長官高度稱讚,甚至常常被列為同事的模範,也讓我很確信這樣的作法是沒有問題的。 但隨著擔任管理職後,增加的工作量遠遠超過我的負擔,這時候才發現這樣的作法讓我身心俱疲,
Thumbnail
2025/05/02
剛踏入社會的我,在工作時習慣馬力全開做到100分,報告要做到排版精美、數據分析要鉅細靡遺,一開始工作負擔低時,這樣的做法往往能收到長官高度稱讚,甚至常常被列為同事的模範,也讓我很確信這樣的作法是沒有問題的。 但隨著擔任管理職後,增加的工作量遠遠超過我的負擔,這時候才發現這樣的作法讓我身心俱疲,
Thumbnail
2025/04/30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Thumbnail
2025/04/30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Thumbnail
2025/04/28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Thumbnail
2025/04/28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