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紀事|日式木造屋頂的臆想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化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靠近合作街一側有個小角落,建置了一個日式木造屋頂,每當進出停車場都能看到,總是非常好奇,心想,這個裝置很特別,但談不上有什麼美感;來文資園區看展覽的人,也很少駐足。

我雖非建築專業,看得出此一日式木造屋頂必有其展示的目的,却一直看不懂建置這個屋頂的意義。經過一段時日的心領神會,終於比較了解。

首先是屋頂,採取日本建築的傾斜坡度,而且覆蓋灰黑色瓦片,這是日式建築常見的樣式。還有,那木造的屋簷,沿承著日式建築的簡樸風格,其建材完全是木料,還有縱橫的樑柱,而且兼顧到結構的安全。

這個屋頂要用來覆蓋的,當然是居住者的生活空間。祇因這個屋頂還衹是局部,如果依此結構範圍向東西南北推擴,在有限的建地,還是能伸展出來很大的空間來,而且通風、採光都有顧及。

建築物的地面部分裸露,未鋪設地板,且部分構件,尚未完全固定,如果依據這個構造,料想應該擁有地板的屋宇、茶室、涼亭或其他休憩空間。

再考量到木造屋頂並未完成的狀態,它也可能祇是一個展示傳統建築工法的模型,呈現台灣日治時期,民間住居的普遍樣式。

台灣歷經日本殖民統治,國民黨威權統治,在政治尚未民主化、工商業尚未起飛的年代,民間高樓大厦還非常少,仍有數量相當多的日本木造建築,被台灣的百姓接收居住。

我是1950年代出生,孩提時期最愛去一位同學家,他爺爺從日本官方承接一棟遺留下來的日式木造建築,我們經常在木質地板上跑來跑去,玩瘋了完全不理會大人的喝斥。

那種建築的質感,那種在地板跑來跑去的情境,現在這個世代的人已經完全無法領會。台中文化資產園區建置這個日式木造屋頂,或許是在展示這種建築工法,更大的作用可能是讓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看看, 他們的曾祖父輩的住居究竟是個什麼樣式,藉此裝置聊作憑弔之資吧?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raw-image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4.5K會員
583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喜歡攝影,幾乎天天用攝影紀錄生活。我的年齡稍長,擁有一甲子以上的影像紀錄。我的照片內容,基本就是我的生命印記。當然,孩提時代留存的照片多半是黑白片,都是長輩親友轉贈的,目前都已發黃,也談不上攝影品質,就是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影像紀錄罷了。我經歷三個攝影時段,姑且分作底片攝影、數位攝影、手機攝影...
午後,我們在國立中興大學的圓廳用餐,隨意漫步於校園走道上,無意間拍攝到幾株花姿絕美的植物。經查詢後得知:這些花名為「鶴望蘭」,又稱之為「天堂鳥」。 這種原生於南非的熱帶植物,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鳥而得名。鮮豔的橙色花瓣與藍紫色的花蕊,在翠綠的葉片襯托下,成為普受喜愛的觀賞植物。
這一張日本摺紙作品尚未考證到作者姓名,觀賞之後,真令人感到驚艷!貓咪的形象非常傳神,可謂活靈活現。作者使用高超的技巧,將紙張折疊成立體形狀,還呈現出貓咪毛皮的層次感。 這件作品細緻得令人讚嘆,尤其紙張的褶皺,營造出三D質感。這件傳統日本摺紙作品,充滿巧思,也不易製作。 摺
有一位好友分享了這張木雕相片給我,相片中這件雕刻不知是誰的作品?雕刻技巧相當高明,真是令人驚豔!不能不説幾句觀後的感想 。這件作品展示一個具備實用功能的長椅和一人形雕像融為一體。這個人形雕像正跪在地上,用他的背部支撐著長椅;他同時把頭靠在另一隻手臂上。看來他處在沉睡中。
我不是學植物的,但對於鳥獸、草木、蟲魚,一向懷有高度的興趣。一看到什麼稀奇的植物,肯定都會駐足觀看。久而久之,也積累若干植物學知識。大約一年前曾經在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校門口,名為「黑森林」的區域,發現一株真正的靈芝,馬上向校警隊報備,他們很有興趣,還真的派人巡邏看守;其後不久,那株靈芝不見了…
這件雕塑放置在台中市豐樂雕塑公園靠近向心路一側,最有趣之處在於:在靜態中表現動感。 將動態手勢和動作濃縮成靜態的作品,是需要高度技巧的。動感的雕塑往往能給觀賞者錯覺,讓人覺得作品中的人物即將開始動作。 動感的雕塑往往意在傳遞雕塑家的情感,好讓觀者產生共鳴。因而動作便是重點
我喜歡攝影,幾乎天天用攝影紀錄生活。我的年齡稍長,擁有一甲子以上的影像紀錄。我的照片內容,基本就是我的生命印記。當然,孩提時代留存的照片多半是黑白片,都是長輩親友轉贈的,目前都已發黃,也談不上攝影品質,就是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影像紀錄罷了。我經歷三個攝影時段,姑且分作底片攝影、數位攝影、手機攝影...
午後,我們在國立中興大學的圓廳用餐,隨意漫步於校園走道上,無意間拍攝到幾株花姿絕美的植物。經查詢後得知:這些花名為「鶴望蘭」,又稱之為「天堂鳥」。 這種原生於南非的熱帶植物,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鳥而得名。鮮豔的橙色花瓣與藍紫色的花蕊,在翠綠的葉片襯托下,成為普受喜愛的觀賞植物。
這一張日本摺紙作品尚未考證到作者姓名,觀賞之後,真令人感到驚艷!貓咪的形象非常傳神,可謂活靈活現。作者使用高超的技巧,將紙張折疊成立體形狀,還呈現出貓咪毛皮的層次感。 這件作品細緻得令人讚嘆,尤其紙張的褶皺,營造出三D質感。這件傳統日本摺紙作品,充滿巧思,也不易製作。 摺
有一位好友分享了這張木雕相片給我,相片中這件雕刻不知是誰的作品?雕刻技巧相當高明,真是令人驚豔!不能不説幾句觀後的感想 。這件作品展示一個具備實用功能的長椅和一人形雕像融為一體。這個人形雕像正跪在地上,用他的背部支撐著長椅;他同時把頭靠在另一隻手臂上。看來他處在沉睡中。
我不是學植物的,但對於鳥獸、草木、蟲魚,一向懷有高度的興趣。一看到什麼稀奇的植物,肯定都會駐足觀看。久而久之,也積累若干植物學知識。大約一年前曾經在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校門口,名為「黑森林」的區域,發現一株真正的靈芝,馬上向校警隊報備,他們很有興趣,還真的派人巡邏看守;其後不久,那株靈芝不見了…
這件雕塑放置在台中市豐樂雕塑公園靠近向心路一側,最有趣之處在於:在靜態中表現動感。 將動態手勢和動作濃縮成靜態的作品,是需要高度技巧的。動感的雕塑往往能給觀賞者錯覺,讓人覺得作品中的人物即將開始動作。 動感的雕塑往往意在傳遞雕塑家的情感,好讓觀者產生共鳴。因而動作便是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台灣博物館 在描述這次的繪畫時,顯示出了一種自我反思和學習的態度。這次的經驗提醒了你,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在不經意間犯下錯誤。巴洛克風格的台灣博物館建築確實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那些支撐著大門的柱子,它們是整個建築的重要特徵。在畫錯了柱子的數量後,你沒有立刻選擇放棄,而是意識到這個錯誤帶來的教訓。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地有許多文創園區。文創園區地成立目的在於聚集文化平台、又依托一個場域和空間,其背後都不免與歷史產生聯系。而空間的過去、現在、未來再不同時光具焦,就成為園區說故事的元素,也成為園區文創產品創作的元素。換言之;每個文創園區前身用途都不同,但就是要讓舊友空間聚焦於文化平台之再次利用。這篇介紹在桃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融合了藝術與歷史 華山文創園區,一個融合了現代藝術與歷史文化的地方,總是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來這裡尋求靈感和放鬆。在這個充滿創意的氛圍中,我找到了位於一個角落的小酒館,決定坐下來進行一場街頭速寫。 樹蔭下 這家小酒館隱身於華山文創的樹蔭下,門口擺放著幾張木質桌椅,給人一種既溫馨又隨性的感覺。我選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之前聽說,有一個「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設在台中,設在我們滿熟悉的刑務所演武場,它還有一個名字--道禾六藝文化館,有書店,有日式建築,還有日式射箭課程。 . 感到好奇:這樣的日式風格,怎麼和「國家漫畫」結合呢。(我們家都不是漫畫迷) . 到了現場,好多人啊!(台灣的漫畫迷這麼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景物召喚記憶、尋回時間,不管是之於個體抑或集體,我們總是透過一些「實體的物」,得已回到過去。 一幢房子、一根柱子、一扇窗,打開窗子,陽光照了進來,光影交織形成未知,來到「2023城中串遊季OPEN A NEW PAGE」(展期:2023/12/10-2024/1/15),走進台中城新的一頁。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台灣博物館 在描述這次的繪畫時,顯示出了一種自我反思和學習的態度。這次的經驗提醒了你,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在不經意間犯下錯誤。巴洛克風格的台灣博物館建築確實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那些支撐著大門的柱子,它們是整個建築的重要特徵。在畫錯了柱子的數量後,你沒有立刻選擇放棄,而是意識到這個錯誤帶來的教訓。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地有許多文創園區。文創園區地成立目的在於聚集文化平台、又依托一個場域和空間,其背後都不免與歷史產生聯系。而空間的過去、現在、未來再不同時光具焦,就成為園區說故事的元素,也成為園區文創產品創作的元素。換言之;每個文創園區前身用途都不同,但就是要讓舊友空間聚焦於文化平台之再次利用。這篇介紹在桃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融合了藝術與歷史 華山文創園區,一個融合了現代藝術與歷史文化的地方,總是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來這裡尋求靈感和放鬆。在這個充滿創意的氛圍中,我找到了位於一個角落的小酒館,決定坐下來進行一場街頭速寫。 樹蔭下 這家小酒館隱身於華山文創的樹蔭下,門口擺放著幾張木質桌椅,給人一種既溫馨又隨性的感覺。我選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之前聽說,有一個「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設在台中,設在我們滿熟悉的刑務所演武場,它還有一個名字--道禾六藝文化館,有書店,有日式建築,還有日式射箭課程。 . 感到好奇:這樣的日式風格,怎麼和「國家漫畫」結合呢。(我們家都不是漫畫迷) . 到了現場,好多人啊!(台灣的漫畫迷這麼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景物召喚記憶、尋回時間,不管是之於個體抑或集體,我們總是透過一些「實體的物」,得已回到過去。 一幢房子、一根柱子、一扇窗,打開窗子,陽光照了進來,光影交織形成未知,來到「2023城中串遊季OPEN A NEW PAGE」(展期:2023/12/10-2024/1/15),走進台中城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