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英文版:Institutional Genes: The Origin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otalitarianism,以下簡稱《制度基因》)為美國史坦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最新力作,中文本已由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於2024年11月正式出版。
我是在許多海內外自媒體看到許成鋼教授授受訪問得知此書,很幸運在2025年初就取得本書,馬上研讀,非常敬佩。以下的簡介,得之於許多網路資料,加上個人初步心得。 《制度基因》這巨著共分成14章,篇幅長達672頁,延續許教授長期對制度經濟學的深入研究,系統探討制度如何成為決定經濟發展路徑與社會轉型成敗的核心變數,進一步提出「制度基因」(Institutional Genes)概念,試圖建構出一套能解釋各國經濟表現差異與制度演化邏輯的分析框架。許成鋼教授1955年生於中國,早年受中國本土教育訓練,其後赴美深造,於哈佛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學術歷程橫跨中西,融合東亞經驗與西方經濟理論,曾任教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並在多所國際頂尖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與研究員,在制度經濟學以及中國經濟轉型研究領域擁有廣泛影響力。
《制度基因》聚焦於制度如何形塑經濟激勵與行為模式,探討法治、財產權保障、政治穩定、資訊透明等制度要素對資源配置與創新動能的影響。
書中不僅融合理論分析與歷史考察,更輔以大量實證數據與跨國比較,深入分析為何有些國家能實現持續增長與現代化,而另一些國家則長期陷於發展停滯甚至制度崩解。
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於,其視野不局限於單一國家的案例,而是透過中國、印度、俄羅斯、美國、歐洲等多元經驗,呈現出制度如何內嵌於歷史與文化脈絡之中,影響長期經濟表現。
許教授指出,制度設計不是一種靜態安排,而是一個長期演化的過程,具有自身的「基因邏輯」,這種邏輯決定了制度的韌性、可移植性以及改革的邊界。
評論界普遍認為,《制度基因》不僅是制度經濟學理論的重要推進,也為發展中國家制度改革與政策設計提供實用的參考路徑。其理論深度與政策關懷兼具,適合學術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關注全球發展問題的讀者深入閱讀。
總體來看,《制度基因》是一部結合理論嚴謹與實證豐富的學術著作,展現許成鋼教授數十年來在制度與經濟研究上的累積成果。它不僅深化了我們對制度本質與經濟發展關聯的理解,也促使讀者重新思考當前全球化背景下,制度改革應走向何方。無論是經濟學本行或其他學術背景,都值得一讀。
《制度基因》平裝本書影(李建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