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常年期第廿五週 星期一 跟隨的意義與生命的召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瑪九9-13】 瑪竇被召為徒

耶穌從那裏前行,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裏坐著,名叫瑪竇,對他說:「跟隨我!」
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
當耶穌在屋裏坐席時,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來同耶穌和衪的門徒一起坐席。
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衪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
耶穌聽見了,就說:「不是健康的人須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
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
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 」

讀經分享:

耶穌與祂的門徒相遇

我們注意到當時猶太人的習慣,與古希臘人有點相像:通常是人們去聽哲學家或是經師的演說或講道,覺得跟自己理念相合,就跟隨那位講者,稱呼他為「師父」。像是柏拉圖拜蘇格拉底為師,亞里斯多德又拜柏拉圖為師等等。其實也跟現在的我們有點像:有時候我們會「挑選」我們想要聽的道理,覺得哪個神父道理講太久、哪個神父太古板、哪個神父講太多笑話等等;但回到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見耶穌召叫瑪竇,我們想起耶穌召叫其他門徒時,總是一句十分簡單的邀請:「跟隨我!」耶穌召叫的對象並不限於哪個族群,或是特別遵守天主法律的人,耶穌召叫「祂想召叫的人」,而這些被召叫的漁夫、稅吏在福音中有幾個共同的特色:第一,他們都不是完美的人,甚至像瑪竇他的職業是稅吏,普遍被猶太人認為是罪人;第二,他們都毫不猶豫地拋下自己原本的生活與價值觀,跟隨耶穌。他們甚至連問都沒有問:「你是誰呀?為什麼我要跟隨你?」就跟隨了耶穌。

我們生命中最大的召叫

今天的教會中,我們常常把「聖召」掛在嘴邊,好像聖召被很狹隘地侷限於神職人員或是修女的召叫。很多人會說:「喔!我沒有聖召!我沒有要當神父!」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最基本的召叫,那就是耶穌今天藉著福音要再次向我們提出的邀請「跟隨耶穌吧!」成為基督徒,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召叫,也是我們必須答覆的召叫。成為基督徒並不只是參加慕道班、領受了入門聖事就結束,基督徒並不只是一個名分,而是一個全新的身分。這召叫在我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抉擇中,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落實祂與天父的旨意、將祂的愛廣傳於人間。

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自認為健康的人

然後我們看見,耶穌在吃飯時,不像一般的猶太人有著不與罪人同席的堅持,祂走入民宅巷弄,去尋找需要傾聽、陪伴的人,進入他們的家,跟他們一起吃飯。耶穌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這個健康並不是真正的健康,而是自認為健康。很多人自認為很健康,就常常大吃大喝、熬夜抽菸喝酒等等,醫生勸他們正常飲食作息的時候他們會聽嗎?不會。他們會說:「我很健康啊!身體沒有什麼毛病啊!」

耶穌說的就是這樣,自認為心靈健康的人、自認為沒有罪的人,往往會把天主推開,因為在他們人生一帆風順的時候感覺自己的狀態很好,不需要別人的指導,更不需要天主。反而是常常意識到自己的軟弱,我們在醫學上說「有病識感」的人,我們會常常去做健康檢查、注意並調整自己的飲食和作息,讓自己更趨近健康的狀態,這樣的人會願意打開耳朵、打開心胸,接受他人的建議,接受天主的指引。只有當我們願意的時候,天主的聲音才能進到我們心中、才能夠聽見天主對我們的召叫。讓我們重新打開我們的耳朵和心靈,向天主說「我願意跟隨祢」。

祝大家平安喜樂。

推薦走走:延平路聖若望天主堂,新竹教區

推薦走走:延平路聖若望天主堂,新竹教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echmiao的沙龍
19會員
58內容數
在一般人的視角中,社福團體和監獄都是「電視新聞上的事」,在這裡想記下一些我在台北少年觀護所,和服務身心障礙者、身障兒的家庭照顧者、失依兒少的社福團體中遇見的人事物,其實他們也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同一片土地,只是可能未曾留意、理解。期待創造更多的接納與可能。
catechm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2
本文探討了耶穌在路加福音第九章中對門徒所傳達的訊息,特別是門徒對於耶穌身分的誤解與期待。透過分析門徒的幻想,闡明耶穌的真正使命不同於他們的期望。我們也反思了自己的價值觀和對天主的期待,呼籲在祈禱中學會聆聽天主的聲音,清晰明瞭我們的身分與使命。
Thumbnail
2024/10/02
本文探討了耶穌在路加福音第九章中對門徒所傳達的訊息,特別是門徒對於耶穌身分的誤解與期待。透過分析門徒的幻想,闡明耶穌的真正使命不同於他們的期望。我們也反思了自己的價值觀和對天主的期待,呼籲在祈禱中學會聆聽天主的聲音,清晰明瞭我們的身分與使命。
Thumbnail
2024/10/02
【路九18-22】 伯多祿明認基督 有一天,耶穌獨自祈禱,門徒同衪在一起。 衪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 他們回答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卻說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位先知復活了。」 衪問他們說:「但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天主的受傅者。」 但耶穌嚴厲囑咐他們,不要把這事告訴人
Thumbnail
2024/10/02
【路九18-22】 伯多祿明認基督 有一天,耶穌獨自祈禱,門徒同衪在一起。 衪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 他們回答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卻說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位先知復活了。」 衪問他們說:「但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天主的受傅者。」 但耶穌嚴厲囑咐他們,不要把這事告訴人
Thumbnail
2024/10/02
這篇文章探討了猶太王黑落德面對內憂與外患的掙扎,以及他對於洗者若翰和耶穌的矛盾心情。文章分析了政治權力的脆弱與基督徒的勇氣,呼籲人們活出符合信仰的生活,反思自己的選擇與責任,強調內心信仰與外在行為的一致性。透過黑落德的故事,提醒我們珍惜信仰,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喜樂。
Thumbnail
2024/10/02
這篇文章探討了猶太王黑落德面對內憂與外患的掙扎,以及他對於洗者若翰和耶穌的矛盾心情。文章分析了政治權力的脆弱與基督徒的勇氣,呼籲人們活出符合信仰的生活,反思自己的選擇與責任,強調內心信仰與外在行為的一致性。透過黑落德的故事,提醒我們珍惜信仰,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喜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1. 簡單直接的信息 2. 豐富的象徵和比喻 3. 強調耶穌的神性 4. 個人見證 5. 愛的主題:約翰反覆強調神的愛,以及信徒之間應有的愛,這是基督信仰的精髓。 6. 聖靈的教導 7. "我是"的宣告:耶穌多次使用"我是"來宣告祂的身份。 8. 強調信心
Thumbnail
1. 簡單直接的信息 2. 豐富的象徵和比喻 3. 強調耶穌的神性 4. 個人見證 5. 愛的主題:約翰反覆強調神的愛,以及信徒之間應有的愛,這是基督信仰的精髓。 6. 聖靈的教導 7. "我是"的宣告:耶穌多次使用"我是"來宣告祂的身份。 8. 強調信心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díscite a me, quia mitis sum et húmilis Corde  你們跟我學,因為我是柔和的,我的心是謙下的  瑪竇福音十一章29節 
Thumbnail
díscite a me, quia mitis sum et húmilis Corde  你們跟我學,因為我是柔和的,我的心是謙下的  瑪竇福音十一章29節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Thumbnail
1月13日主耶穌基督受洗紀念的傳統彌撒專用經文
Thumbnail
1月13日主耶穌基督受洗紀念的傳統彌撒專用經文
Thumbnail
聖山教會從開始語言教學,醫療,主日兒童敬拜和我們的團契聚會已經有了近兩年的時間。求神幫助我們能以保羅為榜樣,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把那位肉眼無法看到的慈愛的救主耶穌以生命的實踐表達出來。當好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的特命全權大使,服侍這裡的鄉民,服侍孩子們,讓大家能夠認識神跟隨神見証神奇妙的作為。
Thumbnail
聖山教會從開始語言教學,醫療,主日兒童敬拜和我們的團契聚會已經有了近兩年的時間。求神幫助我們能以保羅為榜樣,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把那位肉眼無法看到的慈愛的救主耶穌以生命的實踐表達出來。當好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的特命全權大使,服侍這裡的鄉民,服侍孩子們,讓大家能夠認識神跟隨神見証神奇妙的作為。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