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沒那麼簡單》:亞平寧半島的艷陽、白雲和翠青。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Tra dire al fare, c'e in mezzo il mare.」

(在說與做之間,相隔了一道海洋!)

,義大利諺語


raw-imag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局勢未露曙光的西元1943年12月,為了向長年在地下反抗法西斯主義,捨命負責敵後游擊工作的義大利勇士們致意,同時也在美國戰情局的請託下宣揚並激勵同盟陣營的愛國情操跟士氣,用以作為反擊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等邪惡軸心的文化武器,由旅美的義裔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為首,男高音皮爾斯(Jan Peerce)擔任獨唱者,結合托氏專屬的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交響樂團(NBC Symphony Orchestra),以及新澤西州西敏合唱團學院(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的一時之選,在NBC錄音工作室裡共同錄製了義大利音樂家威爾第(Giuseppe Verdi)的兩首作品,歌劇《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序曲和清唱劇《萬國頌歌》(Inno delle nazioni)……


托斯卡尼尼

托斯卡尼尼

管弦齊聲合鳴之際,在導演哈米德(Alexander Hammid)從旁的精彩運鏡下,這部全長約31分鐘,被定名為《國家讚美詩(或直譯:國歌)》(Hymn of the Nations)的紀錄片,除了被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年度最佳短片外,日後更因特殊的演出背景與融合多元文化,成為美國電影學院所永久收藏的二戰經典戰爭電影之一。


隔年5月,《國家讚美詩》搬上音樂廳,為紅十字會募款。

 

《萬國頌歌》,顧名思義,就是歌詠不同國家的「國歌」,並且將其藝術化跟和諧化。作為威爾第創作生涯極為罕見的兩首世俗合唱曲之一,也是他受邀為西元1862年「倫敦世博」(1862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所譜曲的參展作品。早先在另一位同樣享受盛名的音樂家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婉拒主辦單位的邀約後,威爾第一開始其實也是對世博籌辦會所建議的曲目形式感到困惑並給予暫緩合作的處置,期間更因他持續堅持管弦樂跟大合唱的進行曲型態而遭到倫敦方面的百般刁難(展覽場地無法容許200位合唱團團員同時上台)。但這首費時威爾第可能還不到一個半月,融入幾個國家的國歌(或著名愛國歌曲)旋律,再佐以包益多(Arrigo Boito)填入詞句的清唱劇,在5月於「女王陛下(維多莉亞女王)劇院」(Her Majesty's Theatre)世界首演時似乎是成功的……即使英國的主流媒體語帶苛薄地表示「難以理解公開演奏愛國(民族主義)歌曲會產生何等政治上的衝突或尷尬局面」,或者是「威爾第也許真的比較擅長歌劇」


raw-image


10年之後,威爾第憑藉著當時《萬國頌歌》的創作基礎,譜出了今日古典音樂史上最為璀璨、磅礡的偉大合唱曲之一:歌劇《阿伊達》(Aida)裡的《凱旋進行曲》(Triumphal march)……不說可能您不知道,這正是菲律賓國歌《親愛的土地》(Lupang Hinirang)的靈感來源!





當時的托斯卡尼尼考量到作品發表之後數十年來的時空差異,除要顧及共同作戰的自由派同盟夥伴,也希望能忠於《萬國頌歌》的藝術表現,因此他靈機一動,巧妙地加入威爾第原創時沒有使用的國歌,因此整首曲子額外出現了美國國歌《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蘇聯國歌《(共產)國際歌》(The Internationale),和威爾第時期存在的英國國歌《天佑女王》、法國《馬賽曲》(當時因為路易拿破崙執政,《馬賽曲》的國歌地位被刪去),以及……

《義大利人之歌》(Il Canto degliItaliani)……


廣受義國人民歡迎與傳唱的愛國歌曲。但,無論威爾第的頌讚還是托斯卡尼尼錄製的當下,這首曲子其實都還不算是「國歌」。


現在,我們將鏡頭拉回到西元1847年的9月……

 

薩丁尼亞王國(Regno di Sardegna)的熱那亞(Genova),僅次於馬賽之外的地中海第二大港。

 

咦?「義大利」在哪裡?不!那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

 

我們首先聚焦在熱那亞人馬梅利(Goffredo Mameli),一位年僅20歲的年輕學子身上。


馬梅利

馬梅利


作為薩丁尼亞島(Sardegna)貴族之後,父親更是海軍艦隊主帥的他,深深受到當年興起之「義大利統一復興運動」(Risorgimento)的薰陶,尤其當拿破崙帝國霸業垮台,主張恢復封建正統,強力鎮壓平等自由之花的反民族主義當權者(如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公然恥笑「義大利」充其量只是一個亞平寧半島(Penisola appenninica)上的地理名詞,絕非是單一完整的主權國家之際,以義大利文作為母語的半島與鄰近島嶼諸國(薩丁尼亞、兩西西里、摩德納與雷焦、帕爾瑪等)國民,內心的澎湃與憤慨自是不在話下,眾人的目標既是獨立(不受異國管轄),也是統一(新的大一統國家是義大利),革命的火種已經燒得通紅……

 

復興運動的思想旗手,首推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他是「恢復古羅馬榮光」的倡議者,也是熱那亞子弟。

 

大概是9月8日或9月10日,篤信共和平權,更著迷於「法國大革命」之自由、平等、博愛座右銘的馬梅利,猶如神助似的,懷著一股對義大利的狂熱情愫,提筆寫下了自身對於追求獨立,支持民族革命的讚美詩……

 

萬歲啊!義大利!

看祖國正甦醒。

西庇阿(古羅馬名將)的頭盔,

已戴在她頭上。

 

問勝利在哪裡,

把榮光(頭髮)交給妳,

羅馬城眾奴隸,

創造者乃上帝。

 

讓我們心團結,

隨時將頭顱拋,

隨時將頭顱拋,

聽祖國在召喚!

 

濃厚的史學素養跟文化底蘊,馬梅利將昔日擊退古迦太基(Ancient Carthage)帝國漢尼拔將軍(Hannibal)的羅馬名將「征服非洲者」(Africanus)大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寫入詩句之中,又參考著《馬賽曲》裡的副歌「武裝起來,所有的公民們!組織你們的隊伍!」,以「讓我們心團結,隨時將頭顱拋。」來呼應風起雲湧的民族自決運動!


raw-image


為數共六節(段)的讚美詩初稿,馬梅利用優雅的詞句跟堅定的熱情論及了向上帝懇求對全體義大利人的眷顧與庇佑,還有自西元十二世紀以降,義大利半島上所遭遇的各種戰亂紛擾和反抗異邦人的統治,以及現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Haus Habsburg)對統一大業的阻饒,更將「波蘭」(Polacco)……波蘭人的復國志業與義大利人的尋求統一相提並論!因為當年遭到俄(俄羅斯)、普(普魯士)、奧三國瓜分而滅亡的波蘭,其收復母國的流亡軍團正是在拿破崙一世的安排下,駐紮於這片說義大利語的土地上。

 

無獨有偶,作為波蘭現行國歌《波蘭絕不滅亡》(Mazurek Dąbrowskiego)的原始雛型,《駐義大利波蘭軍團頌歌》的歌詞裡也出現了「義大利」(włoskiej)的字彙呢。

 

兩個月後,

 

馬梅利將讚美詩帶到了杜林(Torino),交給了同樣是熱那亞人,身為復興運動支持者之一的皇家劇院合唱團指揮家兼作曲家諾瓦羅(Michele Novaro),由他協助譜上旋律……據說在幾段不甚滿意的嘗試創作之後,靈感於電光石火間迸發,回家時連遮風的帽子都忘了脫下就直接坐在鋼琴前面彈奏起來!


諾瓦羅

諾瓦羅

西元1847年12月,配上曲調的《義大利人之歌》首次在一場公開示威活動中被演唱,現場最少有三萬人醉心沈浸在追求建國的聽覺與視覺饗宴中,因為他們也是第一次看見了綠、白、紅垂直三色旗的正式亮相!同時,在諾瓦羅的建議下,原本「萬歲啊!義大利!」的歌詞被調整為「義大利兄弟啊!」(Fratelli d'Italia),副歌的結尾之處,兩人更神來一筆,決定加上了強而有力的「是!」(Si)!

 

讓我們心團結,

隨時將頭顱拋,

隨時將頭顱拋,

聽祖國在召喚!

是!

 

西元1848年3月下旬,向奧地利帝國宣戰的義大利第一次獨立戰爭(西元1848年歐洲革命的一部分)爆發,《義大利人之歌》在各獨立邦國審查機制的默許下開始在半島上傳唱,無論是羅馬、威尼斯或米蘭,作為義國兄弟,大家更加齊心為統一復興大業英勇邁進……


raw-image


隔年2月,隨著民主改革與實現宗教自由所引發的對立,天主教教宗庇護九世趁亂喬裝出逃,羅馬人也在公民普選制度下成立了民主政體(羅馬共和國),革命家與軍事家加里波底(Giuseppe Maria Garibaldi)更放下南美洲的政治運動,趕回故鄉響應。但擁戴天主教的國家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因此以法國為首的教宗援軍宣布圍攻羅馬,展開嚴厲的攻勢!

 

7月2日,兩方達成停戰協議,加里波底率領四千名共和國軍人撤退。


3日,法軍進入羅馬,共和國被迫瓦解。

 

但馬梅利,從熱那亞隻身前往羅馬,投入共和國奧援的他,卻在一次激烈攻防戰中受到重傷,左腳不幸遭到截肢。

 

西元1849年7月6日,愛國的年輕人因敗血症別世,永遠停在21歲的熱血沸騰……


這裡,我們再次將視角略微修正,回到27年前,另一位米蘭的年輕人身上。



金色的翅膀,是試煉,更是祝福。


26歲那年,藉由生涯首部歌劇創作《奧爾貝托》(Oberto)的一炮而紅,讓他贏得了樂界高度的肯定與矚目。除了獲得一紙來自樂壇豪門「史卡拉劇院」(La Scala)的新曲合同之外,青年更早已成為故里富商的乘龍快婿,也是在地音樂學校的專任教師。天上人間不為過,幸福美滿的日子,如花嬌妻與寶貝子女,說是「人生完勝組」,我想您不會反對。


raw-image


然而,

 

彷若是《舊約聖經》中《約伯記》裡魔鬼的試探,亦或是酒館說書人矯情的掉文,就在年輕人志得意滿地籌畫第二部作品,喜歌劇《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期間,晴天霹靂、晴天霹靂!是的,他心愛的妻子瑪格麗特因罹患腦炎而撒手人寰,加上兒女們相繼早逝!連番的噩耗,徹底痛擊了岌岌可危的身心靈!

 

空蕩的宅邸內,景物依舊,但眼下卻一無所有。晨昏不再聽聞歡笑,就連樹梢的鳥兒也停止歌唱,悲傷到無法自己之際,筆下的音符自然無法引起聽眾的共鳴…西元1840年9月5日的《一》劇公演,想當然爾的一敗塗地,觀眾的噓聲與嘲弄,劇院亦順勢終止了敲定的演出計畫…

 

加上米蘭音樂學院傳來婉拒聘用的消息下,自認被上帝拋棄,充滿絕望之心的他,暗暗發誓,從今爾後,不再提筆作曲!永遠!永遠!

 

羔羊陷落無底深淵的前一刻,梅雷利(Bartolomeo Merelli),史卡拉劇院的經理,親自遞給了年輕人一份先前被普魯士名作曲家所捨棄的劇本《Nabucodonosor》,內容改編自《舊約聖經》裡猶太人被巴比倫王「納布果」(人物參考: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逐出家園,並擄往巴比倫的情節,並加上當代戲劇、芭蕾舞等的重新潤飾與詮釋。


raw-image


雖說故事情節與真實史實有明顯出入,但當時劇作的著眼點乃在於對上帝的掌權與拯救。(想來這有點諷刺吧?)

 

「沒有二話,我將手稿狠狠地擲在桌上!」

 

自認失去倚靠,沒有方向的他,起初仍固執地拒絕再次從事作曲工作,但有鑒於經理的好意,年輕人還是勉為其難收下了手稿。

 

夜半時分,寂靜無光的死寂,床頭或許還擺著用以麻痺自己的烈酒,生命的苦毒與悔恨猶如跑馬燈似,無窮盡的輪迴著、擺盪著。但一股難以形容的衝動,悄悄地經由孤獨溢出,又像雷鳴風暴般襲來。

 

從冰冷的臥鋪起身,帶些茫然?疑惑?緩緩攤開《Nabucodonosor》劇本的第一頁…那是極有可能,明早將會被他扔掉的《聖經》故事。

 

黎明來臨之前,天色應是最黑暗的;彩虹的懸掛,也必定先承受狂風暴雨的摧殘。


放下了反覆閱讀多次的手稿後,壓抑不住內心的悸動,也仿佛受到聖靈的呼召,年輕人拭去至親驟別的淚水,再度拾起了身為職業作曲家的鵝毛筆,在空白的五線譜上,一筆一畫,重新以音符投入歌劇的創作。


raw-image


Nabucodonosor,總長約135分鐘的四幕歌劇,是人的盡頭,也是神的起頭,更是作曲家輝煌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捩點,甚至是下半場再次奮起的起點,《納布果》(Nabucco)。

 

飛吧!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

飛吧!君臨山坡、丘陵,

這裡溫柔、和煦又甜美,

正是我們故鄉土地聞起來的芳香氣息!

 

西元1842年3月9日的首演,裡頭有源自《舊約聖經》《詩篇》第137篇(Psalm 137)所得到之感動,也就是《納布果》劇中第三幕第二場的猶太人奴隸合唱曲《飛吧!乘著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dorate)。



此曲帶有著年輕人哀傷痛楚之餘,再次仰望主施下拯救的迫切跟熱情,更意味著全猶太民族尋求返鄉、追求自主獨立的思想。此精神剛好正迎合當年分崩離析的亞平寧半島各邦國之民族自主、獨立建國熱潮,也讓他的名字,再一次成為舞台焦點,發光發熱,甚至躍居義大利半島上最重要的文化旗手!

 

威爾第(Giuseppe Verdi),是,他就是威爾第。


《飛吧!乘著金色的翅膀!》和《義大利人之歌》,相繼成為義大利人統一復興運動最著名的樂曲,稍後也在異邦統治者的刻意壓抑下被要求禁唱。但誠如熱情民眾在公共場所高呼的「威爾第萬歲!」(Viva Verdi)……


raw-image


正是一個政治藏頭字謎的示現,Viva Vittorio Emanuele Re D'Italia,義大利國王艾曼紐二世萬歲!


義大利王國的國歌?


很快地,天時地利人和的指引,他重用了幕僚加富爾(Camillo Benso Conte di Cavour),以果敢智慧與民氣可用,著手勾勒藍圖,期盼能建立起一個統一而穩固的獨立王國,後來更順利於西元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Regno d'Italia),也是繼羅馬帝國之後,第一個足以控制整個亞平寧半島的國家。而前面所提到的思想家馬志尼和軍事家加里波底,還有加富爾,就是歷史教科書上所稱的「建國三傑」!

 

當然,馬梅利、諾瓦羅跟威爾第,他們的音樂也成為餘音繞梁,作為徘徊亞平寧上空最振奮人心的愛國旋律……

 

但故事,我們並未在此劃下句點。


raw-image


隨著義大利王國的創建,新國家的國旗是以綠、白、紅三色加上印有薩伏依王朝(Casa Savoia,艾曼紐二世家系)的盾形徽章所組成。


raw-image


然而,


在國歌的部分,《義大利人之歌》和《飛吧!乘著金色的翅膀!》雖然都是耳熟能詳的最佳候選歌曲,可是歌詞裡對民主共和制度的嚮往與人民平權自決的概念卻無法完全呼應新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顯得文不對題,詞不達意,而社會主義派人士則相反地認為歌詞主張過於保守,缺乏革命激情。故幾經討論,國王決定繼續沿用薩伏依王朝,也就是艾曼紐二世根據地薩丁尼亞王國的皇室頌歌《皇家進行曲》(Marcia Reale)為新國歌,由加貝蒂(Giuseppe Gabetti)於西元1831年所譜曲。

 

《皇家進行曲》?

 

是,剛好跟隔壁半島的西班牙國歌《皇家進行曲》(Marcha Real)同名,而且一樣只有曲調,沒有官方正式定調的歌詞。


raw-image


到了西元二十世紀二零年代初期,當極權法西斯主義自南歐崛起,墨索里尼挾天子以令諸侯,以義大利王國首相(大臣會議主席)之姿實權領導義大利時,象徵王國的國歌即使依然是《皇家進行曲》,但國歌之後跟著演奏、歌唱的「黨歌」,也就是「國家法西斯黨」的《青年》(Giovinezza,目前已是義國立法禁唱的非法歌曲)卻頗有取而代之之意,更是當時義大利對內的非官方國歌……

 

為我們美麗的祖國,

讓我們共同來歡呼!

為了首相墨索里尼,

讓我們共同來歡呼!

 

在不遙遠的北方啊,

新義大利已在重建,

墨索里尼推翻舊政,

為了明日勝利而戰。

 

詩人以及勞工朋友,

領導者跟軍民同胞,

我們信任墨索里尼,

把義大利交付於他。

 

集個人崇拜與獨裁治理的黨國一體,墨索里尼執政早年的富國強兵,高度工業化與軍事化,從亞平寧到北非屬地,確實帶給了義大利人維持數年的古羅馬榮光大夢。但伴隨野心癲狂,二戰的步入頹勢,法西斯義大利的「泡沫化」,加入「軸心國」的墨氏政府終於在西元1943年7月垮台(通過首相不信任案)!即使後來在納粹希特勒的全力扶植下,墨索里尼在北義另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Repubblica Sociale Italiana),但一切已是強弩之末。

 

19個月後,墨氏伏法。


共和國,降臨。


西元1946年6月2日,義大利王國在登基甫45天的翁貝托二世(Umberto II,艾曼紐二世曾孫)主持下,舉行了一場是否延續君主制或改行共和制的全民政體公投。而訴求歐陸戰後和平新象的他,更親自選出了歌詠一戰義國獲得勝利的《皮亞韋之歌》(La Leggenda del Piave)作為他指定之新國歌!


國王投下神聖的一票

國王投下神聖的一票


投下將近兩千五百萬張選票,投票率約89%的義大利男、女公民(成年女性首次擁有普選權),最終作出了他(她)們心中的抉擇:


拿坡里,百分之七十八支持君主制,

西西里,百分之六十支持君主制,

羅馬,百分之五十一支持君主制;

 

特倫托,百分之八十五支持共和制,

佛羅倫斯,百分之七十一支持共和制,

熱那亞,百分之六十九支持共和制,

米蘭,百分之六十八支持共和制。


raw-image


一千兩百七十一萬八千餘票的改革決心(維持君主制的支持者約一千零七十一萬票),在這一天,成功開啟了義大利嶄新的一頁。王國同日謝幕,由共和國(Repubblica Italiana)接棒,而6月2日也成為共和國日(Festa della Repubblica),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義大利國慶日。

 

四個月後,西元1946年10月2日,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凱旋,義國將《義大利人之歌》列為暫時性的國歌,供軍樂隊在勝利儀式演奏,但尚未將其定為官方未來所採用的正式國歌,留待新憲討論時再決議。

 

三色旗國旗,隨著新憲法生效而於西元1948年1月1日開始啟用。(西元2006年時義國政府則再次定義三種標準色:蕨綠、亮白和大紅)。


raw-image


國歌呢?很抱歉,憲法條文中始終不見《義大利人之歌》的載明。



無論是歐冠杯、歐足聯,乃至於義甲、義乙職業足球或各項政治集會,放眼全球,所有義大利人聚集的場域,《義大利人之歌》早被認定為準國歌,就連《飛吧!乘著金色的翅膀!》也被當作是第二國歌在傳唱的當下,國歌入憲的提案一直被擱置與冷處理。



「當你聽著《義大利人之歌》時,會讓你的內心充滿悸動;這是一首歌頌自由的民族之歌,讓義大利人團結起來,經過幾個世紀的分裂和屈辱後,義國再次崛起……」,錢皮(Carlo Azeglio Ciampi),義國前總統,國歌入憲的倡議者。


終於,

義大利兄弟啊!


西元2016年8月,義大利眾議院憲法事務委員會再次提案,建議將《義大利人之歌》作為《憲法》規範中的國歌;


經過了辯論與公聽會,以及社會普遍共識後,隔年12月,《義大利共和國官方公報》在取得參眾兩院的接續同意(10月跟11月)通過下,宣布自同年12月30日起,《義大利人之歌》以總統頒佈之義國第181條法律條文的官方地位,馬梅利的詞、諾瓦羅的曲,正式取得共和國政府承認,成為義國國歌。



遙想170年前,那位在熱那亞振筆疾書的年輕人,馬梅利滿腔的愛國熱血,

 

讓我們心團結,

隨時將頭顱拋,

隨時將頭顱拋,

聽祖國在召喚!

 

「是!」

 

我彷彿聽到您發自內心深處的應合。


下一篇,我們將造訪北疆之北的雪色國境,一群硬頸無畏的白色戰士,像幽靈般穿越森林,溪谷,狙擊那些不懷好意的異邦者……


raw-image


有國名的讚美頌歌不是國歌,沒有國名的浪漫詩篇卻是國歌。(敬請期待)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it.wikipedia.org/wiki/Inno_delle_Nazioni

https://it.wikipedia.org/wiki/Il_Canto_degli_Italian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oa

https://it.wikipedia.org/wiki/Michele_Novaro

https://it.wikipedia.org/wiki/Goffredo_Mamel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iuseppe_Verd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bucc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taly

璀璨的万華鏡下,365+1,點點繁星在夜空裡閃爍著,似嘻笑或沉思,編織成璀璨奪目的銀河千景。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終歸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潺潺細水,取一瓢的點滴拾遺,悄然偶遇的時空現場,我們都是舞台上的主角,看哪!芸芸眾生,每一天來到世間的人物群像,名為啟明之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了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史特拉斯堡市長迪特里西男爵與業餘作曲家德・裡爾的故事。德・裡爾於危急時刻創作了《萊茵軍團戰歌》,激勵了人們的鬥志,並為後來的《馬賽曲》奠定了基礎。文章回顧了此歌曲的影響以及在歷史演變中的重要地位,並關注其如何成為法國的國歌,象徵著自由與平等的追求。
本文探討了日本國歌《君が代》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其演變過程。從明治維新初期的國歌爭議,到《君が代》成為正式國歌的歷程,文章亦反映出日本在面對外部影響及內部爭論下的文化身份。再者,也分析了其與英國國歌《天佑吾王》的關係,以及《君が代》在戰後日本社會中的地位與評價,展示了這首國歌的複雜性與重要性。
「我們的格言是自由,目標是神聖的, 在戰鬥中光榮地死去要好於, 再一次在我們古老的土地上成為奴隸。」 ,羅馬尼亞國歌《醒來吧!羅馬尼亞人!》 國歌(national anthem),望文生義,代表著一國之歌,一國之頌。無論是對內的校園升旗與廣播節目,或是國際矚目的運動賽事與各項錦標,
《正港分局》是一部融合犯罪和喜劇的影集,故事圍繞著一連串的殺人事件與智慧解謎。這部影集不僅娛樂性十足,還透過成語會意的巧妙設計,挑戰觀眾的智慧和想像力。演員的精彩表現使整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值得所有觀眾一探究竟。本文深入探討了劇情、角色以及其對臺灣文化的影響,為影迷提供全面的觀影指南。
本文探討了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史特拉斯堡市長迪特里西男爵與業餘作曲家德・裡爾的故事。德・裡爾於危急時刻創作了《萊茵軍團戰歌》,激勵了人們的鬥志,並為後來的《馬賽曲》奠定了基礎。文章回顧了此歌曲的影響以及在歷史演變中的重要地位,並關注其如何成為法國的國歌,象徵著自由與平等的追求。
本文探討了日本國歌《君が代》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其演變過程。從明治維新初期的國歌爭議,到《君が代》成為正式國歌的歷程,文章亦反映出日本在面對外部影響及內部爭論下的文化身份。再者,也分析了其與英國國歌《天佑吾王》的關係,以及《君が代》在戰後日本社會中的地位與評價,展示了這首國歌的複雜性與重要性。
「我們的格言是自由,目標是神聖的, 在戰鬥中光榮地死去要好於, 再一次在我們古老的土地上成為奴隸。」 ,羅馬尼亞國歌《醒來吧!羅馬尼亞人!》 國歌(national anthem),望文生義,代表著一國之歌,一國之頌。無論是對內的校園升旗與廣播節目,或是國際矚目的運動賽事與各項錦標,
《正港分局》是一部融合犯罪和喜劇的影集,故事圍繞著一連串的殺人事件與智慧解謎。這部影集不僅娛樂性十足,還透過成語會意的巧妙設計,挑戰觀眾的智慧和想像力。演員的精彩表現使整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值得所有觀眾一探究竟。本文深入探討了劇情、角色以及其對臺灣文化的影響,為影迷提供全面的觀影指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介紹鄭愁予的詩作《偈》,當詩作與音樂結合,更容易讓人理會詩句的意境。
Thumbnail
以愛為名,你還願意嗎~ 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 <起風了>這首歌是釋放的能量,一則是問自心找答案,另一則是接受所有的問與答。也有人說,日文版是敘述前半生,而中文版是後半生的感觸。 好聽的歌總有人翻唱,翻唱中文版改了詞,意境也全然不同,中文版分別為|買辣椒也用卷&青峰|演唱各具特色,不分軒輊,
Thumbnail
這些創作,也不一定要竄上流行榜的前列位置,也不用從每一輛貨車的喇叭上播放,才算上是有意義;哪怕只有一個人聽,哪怕只有一個人看這些文字,也是願意跟自己同在一次,哪管在何時何地,在哪個時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伸張自身觀點的權利,當然音樂也是,它可以遺世獨立、孑然一身,作者孤芳自賞。也能成為傳唱度高的作品,被眾人解讀,站定作品的歷史定位。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在你的故鄉,有什麼民謠、歌曲,是該處的人才會唱的?
Thumbnail
致力於推廣母語的公視台語台,自去年(2023)起,改辦理徵選新的「創作童謠」,除了將當代文化注入歌曲外,貼近生活的作品也能鼓勵孩子利用音樂認識母語,培養老師與家庭的母語教育,這樣的舉動宛若開啟了一場「新台語兒歌運動」。
在偶然與想像中押韻(feat. 房東的貓) 原來我們早就相遇 曾經游走在彼此的歌裡 一顆尾音 一段劇情 翻譯出相似的心情 其實你不只在這裡 喔 溫柔地提醒著我無需躲避 告訴我奇妙的際遇 在於悲與喜 曾交集 *我唱的這首歌 是那麽熟悉 一起寫的旋律遇見不同階段的自己 不一樣的成長
Thumbnail
【旅歌】是我2019出國冒險前的一作,某種程度上我真的成為我一半的旅歌肖想。我結識了1/4的世界,成為吟遊、旋律、氛圍的真正國際吉普賽。這是最真摯也最代表我的詩心的Opus one。 我以live寫作,並記錄下寫作時撥放的音樂。流動而波希米亞,這是我冒險4年沒空提筆,以及現今提筆前,最驕傲的作品。
把彆扭的心意寫成 一首不著調的歌 一邊顫抖著靈魂 一邊唱 十二月,命運的海岸線 可以是一條 恰好的走廊 比較好的人輪番走過 只有剛好的人 會留下來 時間指引著鳥群 去他們該去的方向 十二月,我的心思 是靜謐的 一片樹葉 所有的脈絡 都在低聲的祝福 願所有迷茫與清醒的人 終將安穩懷抱著自己 心甘情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介紹鄭愁予的詩作《偈》,當詩作與音樂結合,更容易讓人理會詩句的意境。
Thumbnail
以愛為名,你還願意嗎~ 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 <起風了>這首歌是釋放的能量,一則是問自心找答案,另一則是接受所有的問與答。也有人說,日文版是敘述前半生,而中文版是後半生的感觸。 好聽的歌總有人翻唱,翻唱中文版改了詞,意境也全然不同,中文版分別為|買辣椒也用卷&青峰|演唱各具特色,不分軒輊,
Thumbnail
這些創作,也不一定要竄上流行榜的前列位置,也不用從每一輛貨車的喇叭上播放,才算上是有意義;哪怕只有一個人聽,哪怕只有一個人看這些文字,也是願意跟自己同在一次,哪管在何時何地,在哪個時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伸張自身觀點的權利,當然音樂也是,它可以遺世獨立、孑然一身,作者孤芳自賞。也能成為傳唱度高的作品,被眾人解讀,站定作品的歷史定位。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在你的故鄉,有什麼民謠、歌曲,是該處的人才會唱的?
Thumbnail
致力於推廣母語的公視台語台,自去年(2023)起,改辦理徵選新的「創作童謠」,除了將當代文化注入歌曲外,貼近生活的作品也能鼓勵孩子利用音樂認識母語,培養老師與家庭的母語教育,這樣的舉動宛若開啟了一場「新台語兒歌運動」。
在偶然與想像中押韻(feat. 房東的貓) 原來我們早就相遇 曾經游走在彼此的歌裡 一顆尾音 一段劇情 翻譯出相似的心情 其實你不只在這裡 喔 溫柔地提醒著我無需躲避 告訴我奇妙的際遇 在於悲與喜 曾交集 *我唱的這首歌 是那麽熟悉 一起寫的旋律遇見不同階段的自己 不一樣的成長
Thumbnail
【旅歌】是我2019出國冒險前的一作,某種程度上我真的成為我一半的旅歌肖想。我結識了1/4的世界,成為吟遊、旋律、氛圍的真正國際吉普賽。這是最真摯也最代表我的詩心的Opus one。 我以live寫作,並記錄下寫作時撥放的音樂。流動而波希米亞,這是我冒險4年沒空提筆,以及現今提筆前,最驕傲的作品。
把彆扭的心意寫成 一首不著調的歌 一邊顫抖著靈魂 一邊唱 十二月,命運的海岸線 可以是一條 恰好的走廊 比較好的人輪番走過 只有剛好的人 會留下來 時間指引著鳥群 去他們該去的方向 十二月,我的心思 是靜謐的 一片樹葉 所有的脈絡 都在低聲的祝福 願所有迷茫與清醒的人 終將安穩懷抱著自己 心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