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永夜的引路人-2|因為愛,我們找到前行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本媽媽9/21這天也要來的,但因為活動爆滿,她便說:「把名額留給真正來參加活動的人吧。」

再加上活動節奏很緊湊,我擔心忙前忙後無法好好照顧她,又要從高雄舟車勞頓,想想也就沒再堅持(心裡還是忍不住想,這樣的場面以後不知道還會不會再有⋯⋯)。所以雖然媽媽這次沒能到現場參加,但我還是私心放了她的好大好大的照片,嘿嘿。

raw-image

對我而言,這一切都是因她而開始的。

我們都沒想到,一場病,帶來的不僅僅是痛苦,還有滿滿的愛與力量。

raw-image

記得當初開始做《隔壁的桌子》Podcast 時,我也從沒想過它能走多久,走多遠。但 郭于誠郭醫師一直鼓勵我,說:「繼續做就對了。」

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郭于誠醫師

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郭于誠醫師

在協會的支持下,我們推出了「本日休診」這個單元,不知不覺就這樣錄了一年半,默默陪伴著許多人。

如果沒有郭醫師,我們的節目絕對不會走到今天,真的非常感謝他。


9月21日那天,聽著郭醫師的分享,我心裡有好多感觸。


郭醫師這次製作了全新的簡報,一直到活動之前都還在調整,故事講得更有深度外,而這次他分享的很多故事主角,我們都曾在《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裡訪問過。而且很多位都坐在台下,親自參與這一刻。

raw-image

除了台上的講者,還有憲哥,簡報中的 朵蕾咖啡館 Donate CAFÉ Kiki Wu店長、亭宇的爸媽、菲菲老師、 兔寶 KO ALL 兒童白血病日記靈魂遇所Viola says Soul,鄭秋豫老師,還有曹智惟主任、陳嘉雯醫師、林家億醫師、洪嘉玲夫人、 林宗熙、 王南淵藥師、簡思嘉護理師、如山、 思普林一直Beta、和田,大家的故事在這裡交織在一起,這一刻特別有力量。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書的作者,鄭秋豫老師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書的作者,鄭秋豫老師

簡思嘉護理師與她的兒子們

簡思嘉護理師與她的兒子們

林家億院長及洪嘉玲夫人

林家億院長及洪嘉玲夫人

溫暖的鄭老師給了我們很多鼓勵

溫暖的鄭老師給了我們很多鼓勵

謝謝12年的友誼,如山

謝謝12年的友誼,如山

美麗的抗癌鬥士,揭喜小姐

美麗的抗癌鬥士,揭喜小姐

兔寶一家

兔寶一家


我想起了Steve Jobs 說過的一段話:「你無法預先把現在發生的點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才能看清楚這些點是如何連在一起的。所以你現在必須相信,這些點將來會有它的連結。你得相信自己的直覺、命運、人生或是因果,總有一天它們會變得清晰。」


過去那些看似只屬於我們的小故事、甚至痛苦,透過分享,像蝴蝶效應般慢慢擴展,變成了今天這股強大的力量。

-

我記得去年第一次聽郭醫師的分享是在高雄三餘書店,那時我還帶著媽媽一起去聽。

演講結束後,我們找了家咖啡館,簡單坐下來閒聊。

raw-image

郭醫師問媽媽幾歲了,媽媽說67,他跟媽媽打勾勾,笑著說:「我們約定,76歲時再來這裡喝咖啡。」


簡單一句話,沒有「你一定會好起來」這種話,也沒有「你要樂觀一點」的勸告,但卻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有了希望,就有了力量。


這也許就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想要帶給大家的,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改變,而是那一點微光,一絲希望。


我們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也無法靠哭鬧停止痛苦,但我們能夠在彼此最無助的時刻,點亮那微弱卻堅定的燈火。也許,這光只是一句話、一個小小的行動,但它能照亮更多人的路。

raw-image

在這裡再次感謝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 過去所有的

贊助者

鄭以勒 孫嘉奇 林志雄 呂益成 洪玉容 林淑鈕 傅榮緯 黃其斌楊岳卿 陳筠翎 吳益彰 劉智慧 卓采瑤 陳一瑋 林犁花 莊忠勳 油順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普瑞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星醫美學 新動力公共關係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頤登股份有限公司(沈秉森 林靖婕)唯賀國際餐飲有限公司


受訪者(目前已公開上架):

謝宛婷 謝文憲 朱為民 郭憲鴻 英俊宏 梁菲菲 Sunny Cheng 卓采瑤 王南淵 謝佳珍 小辣椒 陳自諒 林家億 洪嘉玲 魏德聖 商沛宇 鄭秋豫 陳繹安 陳廷宇 盧孟佑 陳群玉 Viola Chen 曹宇棠 Spring Tsao 簡思嘉 如山 姜水傳 林素梅 Kiki


#攝影|李明宜

#手機照|曾懿霆


歡迎收聽Podcast:隔壁的桌子


本文作者: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隔壁的桌子
11會員
54內容數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 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隔壁的桌子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Thumbnail
2025/03/05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Thumbnail
2025/03/05
現在保險的項目越來越多元,好像怎麼保也保不完,如何用最少的錢,撐起全家的保護傘? 不做這些準備,小病也可能壓垮一家人! 我們邀請到擁有保險證照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嘉雯醫師,陪我們從實際的醫療理賠經驗,深入淺出地探討保險各個層面不同的問題,從投資到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民眾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05
現在保險的項目越來越多元,好像怎麼保也保不完,如何用最少的錢,撐起全家的保護傘? 不做這些準備,小病也可能壓垮一家人! 我們邀請到擁有保險證照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嘉雯醫師,陪我們從實際的醫療理賠經驗,深入淺出地探討保險各個層面不同的問題,從投資到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民眾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2/31
「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介紹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此療法對腦癌和頭頸癌患者是一大福音。分享周鳳英教授和陳一瑋醫師的奉獻,他們默默付出,推動BNCT技術在臺灣的發展。BNCT精準消滅癌細胞,副作用低,療程短,患者生活品質和壽命獲得顯著改善。節目訪談了相關專家,分享BNCT的原理、應用和發展歷程
Thumbnail
2024/12/31
「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介紹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此療法對腦癌和頭頸癌患者是一大福音。分享周鳳英教授和陳一瑋醫師的奉獻,他們默默付出,推動BNCT技術在臺灣的發展。BNCT精準消滅癌細胞,副作用低,療程短,患者生活品質和壽命獲得顯著改善。節目訪談了相關專家,分享BNCT的原理、應用和發展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位母親,一場疾病,卻帶來了超乎想像的愛與希望。透過Podcast《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單元,記錄了許多病友與照顧者、醫護人員的治療故事,展現人們如何在逆境中互相支持和照亮彼此的道路。文中還提到郭醫師的啟發與支持,強調了小小舉動能帶來的巨大改變。希望觀眾能夠透過這些故事獲得力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一位母親,一場疾病,卻帶來了超乎想像的愛與希望。透過Podcast《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單元,記錄了許多病友與照顧者、醫護人員的治療故事,展現人們如何在逆境中互相支持和照亮彼此的道路。文中還提到郭醫師的啟發與支持,強調了小小舉動能帶來的巨大改變。希望觀眾能夠透過這些故事獲得力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
Thumbnail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
Thumbnail
不知不覺,錄了一年多的Podcast《隔壁的桌子》。 從媽媽罹癌至今,和郭于誠醫師邀請了很多醫護人員、病患跟照顧者們一起來節目中分享。 慢慢地我明白了,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未知。 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毫無準備的自己。 我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恐懼中被釋放出來呢?
Thumbnail
不知不覺,錄了一年多的Podcast《隔壁的桌子》。 從媽媽罹癌至今,和郭于誠醫師邀請了很多醫護人員、病患跟照顧者們一起來節目中分享。 慢慢地我明白了,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未知。 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毫無準備的自己。 我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恐懼中被釋放出來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以藥物、話語醫治陪伴患者,聊天聊到奶奶記起了女兒的名字,也能聊到理解抗拒洗澡的爺爺原來是有童年創傷,她創造了一個愛與關懷的診間。在她的診所,有志工陪伴、候診時可以做重訓,還提供很有趣的手作課程:療癒香氛、畫畫等,如果患者認知功能未退化,她還開辦志工訓練課程,鼓勵他們申辦志工證,到圖書館服務。
Thumbnail
以藥物、話語醫治陪伴患者,聊天聊到奶奶記起了女兒的名字,也能聊到理解抗拒洗澡的爺爺原來是有童年創傷,她創造了一個愛與關懷的診間。在她的診所,有志工陪伴、候診時可以做重訓,還提供很有趣的手作課程:療癒香氛、畫畫等,如果患者認知功能未退化,她還開辦志工訓練課程,鼓勵他們申辦志工證,到圖書館服務。
Thumbnail
第一次化療的故事,敘述當天的鉅細彌遺
Thumbnail
第一次化療的故事,敘述當天的鉅細彌遺
Thumbnail
總是在宣導民眾健康觀念、幫助民眾進行篩檢的新竹億安診所院長林家億,居然發現自己的夫人洪嘉玲也罹患了癌症?!院長將對太太的內疚之情轉化為動力,積極地與她一同分享自身的經驗,並更加投入衛教宣導工作,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早日發現並接受治療。
Thumbnail
總是在宣導民眾健康觀念、幫助民眾進行篩檢的新竹億安診所院長林家億,居然發現自己的夫人洪嘉玲也罹患了癌症?!院長將對太太的內疚之情轉化為動力,積極地與她一同分享自身的經驗,並更加投入衛教宣導工作,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早日發現並接受治療。
Thumbnail
收聽本集連結 從台灣最高學府畢業,嫁給同樣為高學歷知識份子的老公,還順利獲得了日本的高薪工作,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讓小辣椒曾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就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意外發現自己罹癌後,逐漸變了樣……。 生病後她經歷家暴、離婚,必須一個人在海外獨力扶養孩子,同時又持續接
Thumbnail
收聽本集連結 從台灣最高學府畢業,嫁給同樣為高學歷知識份子的老公,還順利獲得了日本的高薪工作,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讓小辣椒曾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就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意外發現自己罹癌後,逐漸變了樣……。 生病後她經歷家暴、離婚,必須一個人在海外獨力扶養孩子,同時又持續接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