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英國口音與社會階級的關係

更新於 2024/10/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提及的羅拔士家庭是很典型的工人階級,Rugby 是一個工業小市鎮,市內有水泥廠和通用電器工廠,居民大多數都是藍領階層,但這裡卻又偏偏有一間貴族學校,好像不大協調啊! (下圖是 Rugby 市鎮中心):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08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J Premium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時在病房實習的時候更多,於是我的挑戰來了,做事手腳不夠麻利,再加上我的英語溝通能力不足,時常成為被針對的目標⋯⋯護士長故意在別人面前讓我出醜⋯⋯ 多次下班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我總是獨個兒偷偷地哭泣⋯ 若是沒有一班關心自己的朋友從旁協助打氣,恐怕我會受不了第一年的委屈,而最終會選擇放棄護理學習。
七十年代我去英國,打算讀好預科然後考入大學,可是經濟現實不許可,唯有退而求其次,入護理學校⋯⋯ 回想那時候,要準備面試,在沒有人指點下,也沒有什麼特別做功課,想不到卻糊𥚃糊塗的居然給我通過,上天真是厚待自己⋯ 然後我終於可以開心的大聲說:「倫敦,我來了!」
寫過兩篇關於醫生的文章,現在來寫醫院裡的護士⋯⋯ 這是另外一篇百樣醫護的文章,是我在加拿大工作時的一些經驗⋯⋯縱觀自己的觀察和經驗,不同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一般都會或多或少影響護理服務態度,所以一樣米百樣護士,也令我在這行業大開眼界。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護理工作中的親身經歷,藉著艾醫生和G醫生的故事,展現醫生的專業素養及人性光輝,讓讀者對醫療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反思。文章同時強調外表並非唯一的評價標準,內涵和關懷才是真正的醫療精神。透過生動的敘述,帶領讀者深入醫療現場,感受護理生活的酸甜苦辣。
護理工作佔據了我的人生三分之二,在醫院工作的我,見盡人生百態,生老病死,籍此一系列文章,跟大家分享醫療界的點點滴滴,細說我的護理人生故事⋯⋯ 初來倫敦讀護士,真是令自己大開眼界,不是因為大城市的繁榮,而是因為各色各樣的人和光怪陸離的事。這個世界裡,一樣米養出百樣人,原來在醫院裡也是養有百樣醫生⋯
在英國的日子,自己也享受過兩次難忘的高級下午茶,但還是遠不及後來多次的暖心下午茶,那份真摯的感情,並非是可以用金錢換取得來⋯⋯ 「我忘記了,這禮物是送給妳的。」 老婆婆把手中的小盒子交給我,那一刻我幾乎想擁抱她⋯ 喝了幾十年茶,在自己心目中,老婆婆的下午茶永遠是最好和最溫暖。
當時在病房實習的時候更多,於是我的挑戰來了,做事手腳不夠麻利,再加上我的英語溝通能力不足,時常成為被針對的目標⋯⋯護士長故意在別人面前讓我出醜⋯⋯ 多次下班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我總是獨個兒偷偷地哭泣⋯ 若是沒有一班關心自己的朋友從旁協助打氣,恐怕我會受不了第一年的委屈,而最終會選擇放棄護理學習。
七十年代我去英國,打算讀好預科然後考入大學,可是經濟現實不許可,唯有退而求其次,入護理學校⋯⋯ 回想那時候,要準備面試,在沒有人指點下,也沒有什麼特別做功課,想不到卻糊𥚃糊塗的居然給我通過,上天真是厚待自己⋯ 然後我終於可以開心的大聲說:「倫敦,我來了!」
寫過兩篇關於醫生的文章,現在來寫醫院裡的護士⋯⋯ 這是另外一篇百樣醫護的文章,是我在加拿大工作時的一些經驗⋯⋯縱觀自己的觀察和經驗,不同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一般都會或多或少影響護理服務態度,所以一樣米百樣護士,也令我在這行業大開眼界。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護理工作中的親身經歷,藉著艾醫生和G醫生的故事,展現醫生的專業素養及人性光輝,讓讀者對醫療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反思。文章同時強調外表並非唯一的評價標準,內涵和關懷才是真正的醫療精神。透過生動的敘述,帶領讀者深入醫療現場,感受護理生活的酸甜苦辣。
護理工作佔據了我的人生三分之二,在醫院工作的我,見盡人生百態,生老病死,籍此一系列文章,跟大家分享醫療界的點點滴滴,細說我的護理人生故事⋯⋯ 初來倫敦讀護士,真是令自己大開眼界,不是因為大城市的繁榮,而是因為各色各樣的人和光怪陸離的事。這個世界裡,一樣米養出百樣人,原來在醫院裡也是養有百樣醫生⋯
在英國的日子,自己也享受過兩次難忘的高級下午茶,但還是遠不及後來多次的暖心下午茶,那份真摯的感情,並非是可以用金錢換取得來⋯⋯ 「我忘記了,這禮物是送給妳的。」 老婆婆把手中的小盒子交給我,那一刻我幾乎想擁抱她⋯ 喝了幾十年茶,在自己心目中,老婆婆的下午茶永遠是最好和最溫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客語的輔音與聲母 二、客語的元音與韻母 三、客語的聲調 四、客語的音節結構
我覺得,這其實是個很寬泛的形容詞。 打個比方說,中文領域中,一位學富五車的大教授、一位文采斐然的文學家、以及不學無術的在下我,都是「中文母語使用者」,但我們的中文水準一致嗎?顯然我比前述的兩位差多了。 那「母語水準」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想在語言學上,自有研究討論後天習得者和第一語言習得者間的差異。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文化英語領域廣泛,但它是筆者研究所時期研究的領域之一,文化研究是很有趣的東西,而且也與身邊時事習習相關,包含時尚、電影、遊戲、媒體、管理學這些等等都是可以討論的主題。
Thumbnail
在美國待了幾年,英文尚未達到母語水準,中文倒是有點斑駁了。 這是許多留學生的自嘲。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陸人的表達受到極大的限制和監控。本文闡述了在大陸出生的人從小就接受的愛國,愛黨思想,以及對所謂好人壞人的認知。同時也討論了表達的限制和自由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文章結尾呼籲希望兩岸人民能夠找到更好的方式互相瞭解。
出於國家在制定語言政策及其運作的好奇,我對於殖民宗主國在殖民地實施的語言政治特別感興趣。我想,如果我掌握或了解這統治技術的實體,那麼我就能沿著它進入殖民地作家在語言與文學的思想領域。而對評論者或研究者而言,他們比什麼都看重這種文學思想的特質。   我看到《印地語公共領域:1920-1940 民族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有點"腔調"有什麼關係?很正常啊!那我們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讓孩子驕傲地滿口臺灣國語? 君若仍有未能記 餘情盡寄莫惜筆 他日若得喜相逢 欣見兒女非昔比 善用其心觀此冊 自得其樂書生色 https://www.facebook.c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客語的輔音與聲母 二、客語的元音與韻母 三、客語的聲調 四、客語的音節結構
我覺得,這其實是個很寬泛的形容詞。 打個比方說,中文領域中,一位學富五車的大教授、一位文采斐然的文學家、以及不學無術的在下我,都是「中文母語使用者」,但我們的中文水準一致嗎?顯然我比前述的兩位差多了。 那「母語水準」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想在語言學上,自有研究討論後天習得者和第一語言習得者間的差異。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文化英語領域廣泛,但它是筆者研究所時期研究的領域之一,文化研究是很有趣的東西,而且也與身邊時事習習相關,包含時尚、電影、遊戲、媒體、管理學這些等等都是可以討論的主題。
Thumbnail
在美國待了幾年,英文尚未達到母語水準,中文倒是有點斑駁了。 這是許多留學生的自嘲。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陸人的表達受到極大的限制和監控。本文闡述了在大陸出生的人從小就接受的愛國,愛黨思想,以及對所謂好人壞人的認知。同時也討論了表達的限制和自由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文章結尾呼籲希望兩岸人民能夠找到更好的方式互相瞭解。
出於國家在制定語言政策及其運作的好奇,我對於殖民宗主國在殖民地實施的語言政治特別感興趣。我想,如果我掌握或了解這統治技術的實體,那麼我就能沿著它進入殖民地作家在語言與文學的思想領域。而對評論者或研究者而言,他們比什麼都看重這種文學思想的特質。   我看到《印地語公共領域:1920-1940 民族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有點"腔調"有什麼關係?很正常啊!那我們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讓孩子驕傲地滿口臺灣國語? 君若仍有未能記 餘情盡寄莫惜筆 他日若得喜相逢 欣見兒女非昔比 善用其心觀此冊 自得其樂書生色 https://www.faceboo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