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改編自加拿大裔美國小說家理查德·C·莫拉斯 ( Richard C. Morais ) 的同名小說。
描述印度家庭搬到法國開餐廳,途中意外與對面一星米其林法國餐廳成為競爭對手,到後來化敵為友的故事。
一場意外,認為是命運的選擇,父親舉家搬遷到法國打算與家人一同重起爐灶,即使印度餐館對面就是著名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其父仍對兒子哈山有著絕對自信。因為從小哈山就在父母的小吃店薰陶下,對食材氣味與烹飪有著強烈敏銳度與愛好!
而對面的法式餐廳管理者麥洛伊夫人則是擁有對自身法國血統與傳統美食的高傲感、榮譽感與絕對味蕾,只要嚐一口夫人所給課題的煎蛋捲,就可得知那名廚師資質。
活潑熱情的印度與高雅嚴謹的法國,不論哪一方,哪個國家,種種薰陶下所延生出的美食都有其獨樹一格的美味。本片裡兩者都有相似的地方,都有著絕對的自信與味蕾,不同的是刻意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美食風格,更突顯出兩者的性格與文化,讓我們觀眾對兩方氛圍與用餐環境都有著更深的記憶點與認識。
剛開始因為夫人太過高傲的缺點讓其轉變成雙方開打的導火線,但隨著情況的變調與發現哈山的天賦,後期讓總是高貴的她逐漸放下身段,放下對對方的成見,如今以誠懇的態度、真摯的神情想要將哈山留在餐廳將其培養以便取得二星米其林為目標,故要求握手言和以達到彼此目的。
雙方握手的方式間接代替「道歉」、「結束彼此戰爭」的表現,愛子心切的父親為了孩子將來可以更精進廚藝,且再看到對方的誠意,這時的他神情也變得感性起來,接受了提議。
很多彼此合不來的兩方,誰也不讓誰的情況下,這時如果其中一方不放下身段、態度軟化對待他人,那就可能還會像磁鐵同色排斥,持續不間斷無止盡戰爭。就好比拿武器攻擊他人,很多為保護自己,大多都會反擊回去的道理是類似的。
記得有一幕是男主角哈山終於以自身實力成功在巴黎分子餐廳當主廚,剛開始的一切環境都是那麼新鮮有趣,但隨著歲月流逝與分子餐廳只注重形式居多,漸漸地哈山的心理感覺越來越空虛,頓時好像少了什麼的他開始快樂不起來了,臉上的熱情化為冰冷的一號臉。這樣的他內心的某一塊好像被封閉了。
直到印度的同事帶著家人所做的家常印度菜,看了一眼的他隨興品嘗的幾口,奇妙的是心裡面的某個角落似乎重新被喚起似的開始又溫暖他的心房,同時留下久違淚水的他才終於找出內心空虛不快樂的原因,重新回憶起對料理食材最純粹的愛、與家人從小一起經營小吃攤的愛,種種珍貴的歷程成就了現今內心充滿熱情與溫暖的他!故找回初衷的他回到了最愛最有感情的地方,重回自己的懷抱!
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含意如此的簡單易懂且極富深意,藉由兩方文化的獨特美食所帶出的種種羈絆可謂真情流露。認識到一個人成長到迷失自己,也是本片最為精采的橋段,因此每當我們人生路程又一度迷惘時,有興趣者也可觀看這部片,或許會成為你我最佳良伴也說不定!
影片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