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顏色的女孩:你看得到我的不完美,看得到自己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於2024年在Disney+串流平台上映的一部美國劇情片,改編至原著小說《聽見顏色的女孩》敘述故事裡腦性麻痺、不良於行,甚至無法說話的女孩,看她如何靠著努力取得自身權益與他人的尊重的故事。


剛開始我看到這部片時,十分慶幸外也感到納悶,選片喜好似乎都偏向劇情片、冷門片或真人真事改編。有點感到可惜這部只能在Disney+串流平台、U2電影館以及DVD看到了。自從小看迪士尼系列節目就發現他們公司出資創作這類型的勵志成長劇情片反倒都滿不錯的!無奈宣傳上面好像投資在大型商業片居多。而我這次要大力推薦的電影理所當然也是冷門劇情片囉!


寫實且真情流露


平舖直述手法貼近你我日常,整體劇情毫無拖泥帶水,由主角女孩的內心聲音當作全片的旁白,為我們幽默寫實的描繪或吐槽她每日的所見所聞、面對的考驗、他人同情卻又無形利刃般的目光以及就如同到了一定年齡,免不了有想要穿衣打扮愛美的年紀且渴望與同齡人玩在一塊的願望。


電影裡我們能跟著女孩的視角看待日常周遭,隨著童稚又渴望的純真神情,看著一個個打扮化妝、團體裡玩樂的一群人,其內心劇場感覺都不知想像多少次。除了雙手能動外,礙於身體上的制約也無法說話的她,好在老天還留給她一個健全又聰明的腦袋。積極向學的態度自然就受到一位好心女博士的幫助,以至於離開特教班成功前往人生的下一個章節。


這部也主要是提醒我們社會上對於身障者的錯誤觀念依然存在,如果只用像似隔離的方式一直讓他們待在特教班,沒有經常參與社會上的多元團體就會有諸多問題產生,基於不瞭解的情形,人們免不了就會以同情的目光看待。但這類群體其實沒有人希望被同情、被差別待遇,他們就像電影裡的女孩一樣都渴望能融入群體,沒有人會希望「不完美」,為此「每個人都有不完美之處」/「接納自己和旁人的不完美」更是社會需要學習的課題(粗體部分段落取自《聽見顏色的女孩》原著小說)



逃脫的金魚是否對應了女孩?


片子開頭會看到金魚試圖逃脫魚缸的橋段,事後回想,感覺就像是對應了女孩渴望跳脫特教班,想急於改變目前現狀、不願停下腳步想持續進步的象徵。



家人間「溝通」的重要性


奶奶:別人必須照顧妳一輩子,妳總有一天要學會,就算別人幫妳擦屁股,也不代表妳都要聽他們的。
媽媽:這不是妳的錯。看著我,是我沒認真聽妳說話,妳本來想要提醒我,妳要我放慢速度,但我沒在聽。我犯了好多錯,確實是,我每次都錯了,妳有自己的聲音,妳的聲音相當動人,而且妳有好多話要說。對,這才是為自己發聲,我希望妳好好運用自己的聲音。我不能再為妳發聲了,讓大家聽到妳的聲音,好嗎?

生長在充滿愛的環境但隨時間一久,家人的關愛與擔憂讓他們平時忘了更要花時間多聽聽女孩的需求。為了能夠到一般小學就讀、取得補助說話器,更是花費力氣不斷的表明自己渴望進步、想持續學習的心。縱使劇情的推進下,其過程不易又顛簸,她仍不斷想藉補助說話器讓他人覺得自己也是很「酷」的!


之前的女孩總想積極的取得他人認同,但發現多次活在他人的目光,再經由被多次的排擠後,她一度感到失落並弄壞補助說話器。可女孩後來發現如此自暴自棄的自己竟然傷害了最親的家人,她感到後悔自責並再度地認知到可以說話的美好與擁有自己話語權的重要性。



自身權益與機緣積極爭取


女孩:無論我怎麼做,或表現得多好,你從沒把我看作團隊的一份子。
女孩:我總會遇到壞天氣或壞掉的電梯,或有人再用無障礙廁所,情況很糟,但我無可奈何,我的一生就是離不開輪椅。但你們排擠我,把我排出在外,那是你們的選擇,但你們知道嗎?我不在乎,已經不在乎了。如果我讓你們感到不自在,我自己想辦法接受。如果我讓你們感到噁心,如果你們同情我,那是你們的問題,不是我的。沒錯,有時候我確實需要別人幫忙推一把,但我不會任由他人擺布。
女孩:學習歷史,才能為未來做好準備。整個學校只有在這個教室,才能學習到歷史。我只是想待在六年級,所以我要留下來。
女孩:我的聲音是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話語權,因為我會堅持到底!

不論是為了交到朋友、參與校外活動競賽,有了補助說話器的幫忙,女孩都積極爭取完成一個個人生目標。在他人微小不過的目標,對她來說都是人生成就!在過往對她來說很是困難,如今不論完成什麼目標,即便在小也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經由失落、之後振作起來的女孩醒悟了,發覺更應該要為自己而活、自由做自己,切勿在意並活在他人目光底下委屈過日子。面臨小學同學們同情疑惑的視線如同無數無形的利刃向著女孩攻擊。不再害怕他人目光的女孩勇於面對眼前困難筆直前行,她勇於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反擊著那些不友善的人:「你看得到我的不完美,看得到自己的嗎?」(粗體部分段落取自《聽見顏色的女孩》原著小說)就好比是在諷刺著有著健全身體,但卻有著醜陋心靈相呼應。



結尾


這部電影有著不落俗套的橋段,進展到越後面的鋪成可謂大快人心!裡面沒有過多的悲情與說教意味,更多是貼近現實,平舖直述呈現出一位女孩的奮鬥史。積極的為自己發聲,話語間充滿幽默、諷刺,爭取屬於自己的受教權,其話語更是帶有力量。女孩所說的話語,推薦可觀看此部電影,其所帶給我們的感動印象深刻!


影片來源: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的沙龍
54會員
120內容數
隨興的我,隨興的文筆,暢遊在小小的沙龍。
Jo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6
講述在原生家庭被冷落並感覺總是與家人格格不入的女孩瑪蒂達(瑪拉·威森 飾演),在學校有緣認識了充滿愛心的哈尼老師(艾伯斯·戴維斯 飾演),便開始反抗自家庭與校園的欺凌事件。
Thumbnail
2024/11/16
講述在原生家庭被冷落並感覺總是與家人格格不入的女孩瑪蒂達(瑪拉·威森 飾演),在學校有緣認識了充滿愛心的哈尼老師(艾伯斯·戴維斯 飾演),便開始反抗自家庭與校園的欺凌事件。
Thumbnail
2024/10/03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製作的靈感是來自美國人金·匹克。 故事敘述著男子查理為獲得父親龐大遺產的一半,使計積極爭取在療養院的哥哥雷蒙的監護權,卻隨著兄弟情誼的加深,才逐漸明白父親為何只留他別克敞篷車與玫瑰花園。
Thumbnail
2024/10/03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製作的靈感是來自美國人金·匹克。 故事敘述著男子查理為獲得父親龐大遺產的一半,使計積極爭取在療養院的哥哥雷蒙的監護權,卻隨著兄弟情誼的加深,才逐漸明白父親為何只留他別克敞篷車與玫瑰花園。
Thumbnail
2024/10/01
電影改編自加拿大裔美國小說家理查德·C·莫拉斯Richard C. Morais的同名小說。 描述印度家庭搬到法國開餐廳,途中意外與對面一星米其林法國餐廳成為競爭對手,到後來化敵為友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0/01
電影改編自加拿大裔美國小說家理查德·C·莫拉斯Richard C. Morais的同名小說。 描述印度家庭搬到法國開餐廳,途中意外與對面一星米其林法國餐廳成為競爭對手,到後來化敵為友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青少年讀書會來到編號第71號(青少年讀書會第11年),預計閱讀《未曾上映的電影》。我個人超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有太多主題可以討論與思考。 . 我們都是膽小鬼,害怕回憶。但,我們渴望回到過去,彌補遺憾。「人生無常令人痛苦,但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又能改變什麼?」那就鼓起勇氣,跨入這家
Thumbnail
青少年讀書會來到編號第71號(青少年讀書會第11年),預計閱讀《未曾上映的電影》。我個人超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有太多主題可以討論與思考。 . 我們都是膽小鬼,害怕回憶。但,我們渴望回到過去,彌補遺憾。「人生無常令人痛苦,但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又能改變什麼?」那就鼓起勇氣,跨入這家
Thumbnail
印象中《永遠是我的女孩》是去年還前年看的電影了,之所以過了這麼久才提及,一來是今天忽然想到了翻蓋手機,二來是這部片確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於是便打算寫些什麼紀錄一二。
Thumbnail
印象中《永遠是我的女孩》是去年還前年看的電影了,之所以過了這麼久才提及,一來是今天忽然想到了翻蓋手機,二來是這部片確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於是便打算寫些什麼紀錄一二。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找到,願意真心關心你,也能讓你放心地展示弱點的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找到,願意真心關心你,也能讓你放心地展示弱點的人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電影不僅是一則故事的講述,更是導演對觀眾情感的深刻觸動。本文我將把《可憐的東西》觀後心得,聚焦在色彩、鏡頭語言以及聲音的部分,探討它們是如何交織出其獨有的超現實科幻氛圍,引領我們進入一場視覺上的奇妙冒險。
Thumbnail
電影不僅是一則故事的講述,更是導演對觀眾情感的深刻觸動。本文我將把《可憐的東西》觀後心得,聚焦在色彩、鏡頭語言以及聲音的部分,探討它們是如何交織出其獨有的超現實科幻氛圍,引領我們進入一場視覺上的奇妙冒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