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子女,父母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昨天應晚晴協會邀請. 到台中文化中心演講. 題目是"啃老族子女,父母怎麼辦?" 想不到幾個星期前460個位子的場地報名已額滿. 看來這是個大家都很關心的議題. 後面附上演講簡報的文字檔供大家參考.

(一)啃老族的定義

1.成年但仍依賴父母或其他長輩的經濟支援和生活支援的人。

2.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不找工作或找不到工作,在家靠父母養的人。

3.尼特族NEET:無就學、無就業,無接受訓練的年輕人。

4.過去養兒防老,現在卻是養兒妨老,只期待不要成為養兒啃老的受害者。

 

(二)為什麼啃老族那麼多?

1.孩子對未來沒有生存危機感,而且不工作很好玩。

2.父母新的教養觀念,少子化,經濟情況無虞。

3.對工作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雖缺工,卻低薪的職場。)

 

(三)繭居族

1.日本有一百多萬人,不工作、不上學、不社交,待在家中長達半年以上者。

2.日本繭居族平均年齡35歲,時間七年以上者最多。

3.初期徵兆:生活缺乏動力,消極不感興趣,學生課業退步,上班族工作效率變差,情緒低落不穩定,非不得已不出門。

 

(四)容易成為繭居族的人

1.缺乏自信又自我要求高。

2.家人寄予厚望,若不夠成功,就縮回自己世界。

3.學業受挫,上班族轉職失敗,或長期失業者。

4.從小常遭否定,自我價值感低落。

5.有災難性思考,遇挫折就覺得人生毀了。

 

(五)啃老族的社會觀察

1.來自經濟弱勢家庭的啃老族愈來愈多,一輩子很依賴社會福利度日。

2.因長時間飲食作息不正常,健康情況不良。

3.啃老族不想工作,但台灣卻又大缺工,整體的勞動參與率只有五成多,是世界主要國家(OECD)裡倒數,聘僱幾十萬外籍移工。

(六)啃老族的表徵與心態

1.小錢看不上,大錢賺不到。

2.不關心別人,活在自己世界。

3.情緒化且生活作息與習慣差。

4.喜歡找藉口,又鑽牛角尖,想事情簡單化。

5.從小沒有受過苦,覺得父母給自己是天經地義。

6.沒有上進心,卻又幻想一夜暴富。

7.眼高手低,對什麼都挑三揀四。

8.自私自利,不願為別人服務。

9.不願承擔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10.缺乏生活技能,態度不成熟。

 

(七)為什麼汪星人會養出喵星人?

1.少子化,捧在手心呵護的寶貝。

2.教育思潮改變,不能體罰,尊重孩子,以人為本,不給壓力。

3.科技與網路讓家長擁有的權力與資源優勢不再。

4.汪星人生長在威權制度時代,聽話是天經地義,委曲求全是為了顧全大局。

5.喵星人出生後廢除聯考、總統直選、重民主,家庭經濟無虞,被教育要追求興趣與夢想。

 

(八)汪星人與喵星人共處的多重宇宙

1.犬類的特性忠誠、聽話、配合度高。貓類的特性自我、傲嬌、冷淡

2.喵星人只能被了解,無法被搞定。

3.汪星人重基本功,循序漸進,喵星人不願花時間在現在用不到的東西,有需要立刻去查去學就行(懶人包)。

4.喵星人從小有自己的房間,不願意受到干涉,不習慣配合別人,不接受別人的命令。

5.喵星人從小因為父母尊重,所以習慣擁有決定權,甚至全家事務的否決權。

6.喵星人的價值觀是「做自己」,全憑感覺,只管自己開不開心,其他人不在自己考慮範圍。(問卷調查75%認為自己缺乏同理心)。

7.喵星人從小選擇太多,因此常常「不喜歡這個,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8.喵星人不認為自己缺乏抗壓性,只是認為沒有必要承受這壓力(從小父母希望孩子快樂、沒壓力。)

 

9.喵星人常說:我覺得這不是我要的,和我想的不一樣。但卻又說不出自己究竟要甚麼。

10.喵星人習慣速成,抄捷徑,期待什麼都來個懶人包。

11.環境不如預期,汪星人會熬個一兩年或兩三年,但喵星人只會撐一、兩個月。

12.汪星人因選擇有限,被迫接受現狀而最終愛其所選。喵星人選其所愛,但感覺和刺激消失後,便認為眼前的工作不適合自己。

13.汪星人認為在一家公司待滿三年才算穩定,喵星人認為半年就算久。

14.汪星人重團體願合作,把團隊時間事務放在自我時間之前,喵星人則相反。

15.喵星人說:我不是容易放棄,我只是不想做沒興趣的事。

16.汪星人面對工作困難,習慣愈挫愈勇,但喵星人一挫就死,直接尋找更容易達到的目標。

17.喵星人在意如何快速達標,不願花時間摸清楚所有狀況。秒懂,爆品,期待一步登天。

18.同樣不認錯,汪星人出於好面子而不願意承認,但喵星人是打從心裡就認為是別人的錯,沒有意識自己有責任。(從小父母強調愛的教育,害怕責罰會給他們壓力,從小幫忙卸責,養成喵星人「我無罪」的價值觀。)

19.汪星人看待做小事是磨練,是職場必經過程;喵星人認為小事麻煩,不夠專業,不願做。

 

(九)新型的啃老族

1.假裝還繼續在讀書(到國外遊學,或在國內讀完一個研究所再接著一個研究所讀)

2.假裝正在找工作或準備考公職((萬年國考生)

3.以創業購屋之名跟父母拿錢。(父母的支援一定要有原則、有底線)

 

(十)如果家裡有啃老族

1.家裡很有錢有事業(只要確保沒有交到壞朋友,鼓勵從事公益、文化藝術)

2.中產階級(首先照顧好自己,對孩子畫出底線。了解啃老族心理,創造情境誘發動機,形成改變。)

3.如果還來的及,預防勝於治療。

 

(十一)ChatGPT的建議

1.理性溝通、主動開啟對話,尊重孩子的情緒。

2.與孩子討論具體計畫,一起制訂時間表。

3.提供適當支持,但不過度干涉,也不溺愛。

4.逐步減少經濟支持,鼓勵打工兼職計時工作。

5.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職業輔導或心理諮商。

6.父母的心態調整,保持自己生活的平衡。

 

(十二)父母對孩子要錢不露白

1.林則徐: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2.啃老族是父母肯出來的,若什麼都不給,孩子就啃不動父母。

3.不要讓孩子以為有財產可繼承(等著接收房產收房租),或父母的錢足可供應他們吃喝無虞。

4.過去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現在是再富也要窮孩子。

 

(十三)從慣寶寶到啃老族

1.兒福聯盟的調查,有一半的家庭太寵孩子,已出現慣寶寶的特徵,很有可能長大後成為啃老族。

2.37%因被父母念而發飆;28%因家裡食物不好吃而拒絕吃或發脾氣;24%因穿著或物品非名牌而覺得丟臉;40%想要什麼東西就一定要拿到;32%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33%很少分享好吃或好用的東西給家人或朋友。

3.對物不珍惜,對事不負責,對人不尊重。

 

(十四)父母應該要有的提醒

1.在求學階段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其他都不用管,當然畢業後也沒有做事、工作,甚至生活的能力。

2.自小要教導孩子生活自理,負責任的能力。

3.被過度呵護的孩子,無法承受挫折,缺乏面對生活的勇氣。

4.孩子有挫折,有痛苦,才能從過程中反省,逐漸堅強有韌性,才有勇氣面對出社會的風風雨雨。

5.父母做太多,給太多

6.當孩子從小要什麼就有什麼,沒吃過什麼苦沒有挫折,就失去成就動機,對工作沒有熱情。

7.教育正確的金錢觀,分辨需要和想要。

8.父母親要以身作則,你要求孩子的事自己也要做到。

 

(十五)再富也要窮孩子

1.窮養小孩並不是指花在孩子身上錢的多或少,而是以合理的匱乏,讓孩子脫離舒適圈。

2.讓孩子分擔家事,了解廁所不會自動變乾淨,桌上不會自動有飯菜。

3.生活自理,自己的事自己負責;做錯事要付出代價。

4.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

5.做志工從服務中學習與體會。

6.鼓勵冒險,爬山徒步旅行鍛鍊意志力和體力。

7.建立財務自主意識,培養理財和節儉習慣,懂得自己賺錢,自己管錢的重要性。

8.近成年時,鼓勵獨立生活。

 

(十六)關鍵的青春期

1.古代有成年禮的儀式,跨越從被呵護的兒童到承擔責任的大人之間的界線不見了。

2.男生第二次成年禮的機會是服兵役,也愈來愈像較長的夏令營。

3.啃老族活在一個無法結束的青春期。

 

(十七)鼓勵孩子冒險

1.受傷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不肯讓孩子受傷。

2.人生就是要有痛,才有感覺,才懂得如何痛快活著。

3.鼓勵孩子冒險,去異鄉流浪,去到未開發窮困的地方探索。

4.透過冒險,我們才會更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十八)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回顧人生,發現父母給我最好的禮物並非他們為我做了什麼,而是他們沒有為我做的。

2.自己去嘗試,去犯錯,從失敗中學習,才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3.從小被照顧過度,被過度安排的孩子,會失去生活的熱情,也失去為值得的事去努力的動機,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值得做的事,這是一個蒼白空洞的人生。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mo-avatar-img
2024/09/29
謝謝分享!
喵喵-avatar-img
2024/10/15
我本來也是汪星人,現在漸漸地過渡到喵星人,但因為我有一座自己的小山,不用靠父母,某些喵星人特質現在很受用,之前的汪星人特質也都存有,我結合兩者的優點繼續前往我的旅程。 啃老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願意為自己走出去,還有從小被父母灌輸的認知有關。 我個性有一種判逆的性質,不願意聽從任何人的指示,原生家庭若安排的太好,孩子也很難察覺被控制,當他們無法掙脫那些侷限的認知自然無法作出有力的改變。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晚了幾天,我家在今天吃爸爸節 選擇就近光顧時時香,一桌熱鬧 上週,在阿嬤家,家族聚會 一群不好意思被慶祝的爸爸們 哈哈哈 不管如何,挺爸快樂!
Thumbnail
晚了幾天,我家在今天吃爸爸節 選擇就近光顧時時香,一桌熱鬧 上週,在阿嬤家,家族聚會 一群不好意思被慶祝的爸爸們 哈哈哈 不管如何,挺爸快樂!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康爹康爹 唉,底層老百姓好辛苦啊 你知道平民可以拋棄繼承 父債父的事,子可不要背 這個別國的債,同理可證 自己國家的子民都吃不飽 一直去養肥不知感恩的狼 這樣人不為己,天理何在 美人國樂愛募捐,像揪會 只是不美在私心倒會捲款 她倒是臉皮很美,不知逃 康爹呀,她是不是該還錢
Thumbnail
康爹康爹 唉,底層老百姓好辛苦啊 你知道平民可以拋棄繼承 父債父的事,子可不要背 這個別國的債,同理可證 自己國家的子民都吃不飽 一直去養肥不知感恩的狼 這樣人不為己,天理何在 美人國樂愛募捐,像揪會 只是不美在私心倒會捲款 她倒是臉皮很美,不知逃 康爹呀,她是不是該還錢
Thumbnail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小時候常常有鄉音很重,的杯杯到家中做客。
Thumbnail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小時候常常有鄉音很重,的杯杯到家中做客。
Thumbnail
為什麼想要帶爸媽一起出國旅行?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發現爸媽開始老了之後,我的腦袋中也開始浮現出自己「應該」要做的事,但我不確定這些事情是否真是我想做的事,以及哪些事情應該要放在優先?
Thumbnail
為什麼想要帶爸媽一起出國旅行?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發現爸媽開始老了之後,我的腦袋中也開始浮現出自己「應該」要做的事,但我不確定這些事情是否真是我想做的事,以及哪些事情應該要放在優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