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

含有「啃老族」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凌明玉的短篇小說集《看人臉色》,收入七篇短篇小說, 深刻挖掘減肥族,啃老族,臉書族,妄想症, 單親族,寵物族,無殼蝸牛等被傳媒定義族群宅世代的生命刻痕。 同公司不同單位的各路女子,只在午餐時間短暫會合,吃飯, 順便交換在各樓層流竄的小道消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交換流言並不交心。
Thumbnail
事情總算結束了,可以來分享一下。 大家應該聽過「趁麻煩人物出門的空檔就搬家斷絕關係」這種故事吧?我們家就被這麼做了。六月底時,糟糕的夫家突然把某位小姑「丟棄」到我們家。
Thumbnail
國王 K-avatar-img
2024/12/18
3
趕快去旅行,電話號碼換一換
3
黃麗蘋心軟了,只能任由張永貴一家寄生,可黃麗蘋這麽一妥協,又是十年過去…。 張仁興因看不下去叔叔一家,總是吸著自家的血肉,錦衣玉食不說,還總是用父親的錢出國遊玩。 再看看自己和妹妹,日子過得緊巴巴,母親更是整天省吃儉用…。 他沒別的方法處理,只好眼不見為淨,退伍找到工作後,就逕自搬了出去。 他
Thumbnail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12/13
11
果然是要靠孫子來打破這個僵局,一零一招不是一直管用的。
11
林燃(創作小說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3
深邃月光 真的,現在年輕人誰吃這套啊!
春節過後,張永生隱諱的跟張朝榮說過,若是老房子改建,他也不求分。就希望父親能拿一筆錢,好讓張永貴去做些小生意,哪怕是開家雜貨店,也比現在一家子無所事事來的強。 可張永貴一聽,瞬間不樂意了! 「大哥從小到大都比我好運,他順風順水的,當然做什麼都不難。可我沒有大哥的頭腦,不會唸書,也沒有他的好運氣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2/12
10
只有仁美智能有問題,仁豪和他的母親以及永貴全都能工作,不工作就餓死,張朝榮觀念害死張永貴一家人,張朝榮有想過萬一張永生不在這世上,他們要靠誰?
10
林燃(創作小說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2
1
李英華 這就是完全偏心了,張朝榮心裡其實是捨不得小兒子吃苦的,所以才一直要犧牲大兒子!
1
那天的事,父子倆誰也沒有和黃麗蘋提起。或許也可以這麽說…黃麗蘋不在乎了,因為張朝榮的一通電話…完全改變了所有局面! 黃麗蘋開始認同公公的想法,她接受了公公所說的! 「反正張家有房,他們一家花不了多少錢,而且老大比較會賺,就別跟弟弟計較。 張永貴也有自己的苦,老婆是成年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
Thumbnail
築夢人-avatar-img
2024/12/11
13
大家族若不和,面臨的不只是爭執及爭鬥。明裡來,暗裡去。 心情不好的本人趕快來簽到。
13
林燃(創作小說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1
4
築夢人 哎呀~~~心疼 趕緊抱抱~~~
4
孩子啃老,當然是父母的錯 前言 看了前文你或許有點驚訝:原來孩子年滿十八歲,他就是成年人了,他一切都可以自主了---不管是婚姻、職業、學業……---,當然,之後的一切也都得自己負責了,你既無權(也無法)管他了。那你還還操心什麼?擔憂什麼?問題是:你會不操心,不擔憂嗎?你操心,他接受,那沒話說;你
在傳統華人社會中,重男輕女的觀念深植人心,尤其對長子或獨子,父母往往賦予更高的期望,同時又過度寵愛。然而,這樣的教育模式,反而容易將兒子養成不獨立、不負責的「廢物」。這些人長大後可能成為啃老族或敗家子,無法承擔社會責任,甚至將家庭財產揮霍殆盡。 長子與獨子的特別地位與心理素質長子或獨子在傳統家庭中
本文探討了儒家文化中「孝道」對個體自主性的限制,以及在現代社會對個體權利與自由的強調。從傳統的責任與家庭期望出發,分析了「孝道」如何影響子女的生活選擇與未來規劃。強調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應基於尊重和對話,以重建道德義務,平衡個體自主性與家庭責任。希望通過互相理解,促進家庭和諧。
Thumbnail
昨天應晚晴協會邀請. 到台中文化中心演講. 題目是"啃老族子女,父母怎麼辦?" 想不到幾個星期前460個位子的場地報名已額滿. 看來這是個大家都很關心的議題. 後面附上演講簡報的文字檔供大家參考. (一)啃老族的定義 1.成年但仍依賴父母或其他長輩的經濟支援和生活支援的人。 2.畢業後,沒有繼
Thumbnail
momo-avatar-img
2024/09/29
1
謝謝分享!
1
家族裡有個沉迷線上賭摶,到處借錢、欠了一屁股債的晚輩,高中因為一年缺勤三分之二以上被退學,去唸另一所專科,沒多久也是退學,再去唸科大,又是休學,目前還是國中學歷,好手好腳,才二十多歲,住在父親家裡啃老,健保還掛在父親名下,從來不好好工作,總是怨天尤人,埋怨自己現在變成這樣都是三歲時父母離婚導致,好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9/16
5
心理學領域是有一大部份研究,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格受後天環境影響是最大的。 中秋節快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