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全世界的甜點-馬卡龍的背後秘辛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一、前言

甜點不是必需品,沒有它不會死,就跟愛情一樣,但有了甜點,它就是人生中的點綴。

我們上一篇文章有提到,法式餐點的順序,我們在吃完主餐後,會吃甜點。

所以我們今天要來介紹我最愛的甜點,馬卡龍!

通常台灣人都知道馬卡龍有另一個別名是「少女的酥胸」,但這其實是台灣作家謝忠道先生取名的,法國人不會這樣稱呼的唷!

而根據一間巴黎的老字號甜點店Ladurée說,他們一天可以賣出一萬五千顆馬卡龍,是個十分驚人的數字。

而馬卡龍會世界聞名,也是因為2006年的一部電影叫做凡爾賽拜金女 Marie Antoinette,在電影裡瑪麗皇后很享用馬卡龍,但其實在18世紀時馬卡龍根本還不存在,或說不長那樣 。


二、台式馬卡龍

在講到法式馬卡龍之前,我們先來講一下台式馬卡龍,大家應該有吃過吧?

不過他吃起來的口感跟法式的完全不同,可說是不同的東西,它是上下兩層海綿蛋糕體夾着一層奶油霜,像小圓餅一樣,而且價格實惠。它的材料也完全不同,食材主要是雞蛋、砂糖和麵粉。

而在以前,它並不叫做「台式馬卡龍」,而是叫做「小西點」。

但你們知道它有另一個名字嗎?

我們只會在較老牌的西點麵包店看到,叫「牛粒」,是從法文「biscuits à la cuillère (手指餅乾)」cuillère是湯匙的意思,意指用一口可以吃掉的餅乾。而牛粒是用最後一個單字翻譯過來的,所以據說「cuillère」的日文發音,正好就近於台語「牛粒」的發音。還有另一個字叫做麩奶甲hu-ling-kah。


三、法式馬卡龍

大家看過或嘗過的馬卡龍大概是:圓形、平底、圓周有褶邊、口感清脆、入口即化,直徑3到5公分,然後非常甜。

但我們今天熟知的馬卡龍,其實是巴黎馬卡龍macaron parisien,或者我們叫做macaron lisse(平滑的)。這個我們留個伏筆等等說!


四、馬卡龍的來源

其實最一開始馬卡龍的樣子,是非常樸實無華的,就像是乾乾的燕麥餅乾一樣。它是以蛋白、糖、杏仁粉混合製成的單片餅乾,口感相當厚實而且沒有餡料

而最早的馬卡龍來源有各種說法。有一說是,西元 781 年法國中部城市杜爾(Tours)東南方的科梅希修道院(Abbaye de Cormery),修士裸著上半身專注而投入地揉麵團,精疲力竭,最後不小心倒在麵團上,使得進烤爐前的麵團上留有他的肚臍痕跡,所以此地所出的馬卡龍又稱為作「修士的肚臍」(nombril du moine)。

但另一種說法指稱中世紀在義大利某修道院,有位修女發明的。而後於1533 年,義大利梅地奇家族的凱薩琳.梅地奇(Catherine de Médicis)與法國奧爾良公爵亨利(Henri d Orléans,即 1547 年繼承王位後的亨利二世 Henri II)政治聯姻後,帶著好幾位甜點師傅陪嫁,並且將甜點食譜也帶到法國。

講到這個,我們要翻回16世紀那個時候。在當時,歐洲各國宮廷會締結婚姻關係,這也是一種外交政策。好處是可以避免戰爭,互相牽引,但壞處是繼承權會變成國際問題,進而引發戰爭。總之,因為這種婚姻關係,許多外國文化因此傳進了法國。

而我們剛剛提到的亨利二世Henri II de France在1533年和義大利的凱瑟琳·德·麥地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她來自於麥地奇家族,是商業家族,他們是在十五到十八世紀中,以佛羅倫斯為中心而興起,勢力非常強大。他們藉由銀行而發家致富,也以資助者庇護了許多人,也因此獲得政治實權,在當時擁有著極強大的勢力。他們於十六世紀時,他們不但控制了佛羅倫斯也成為了托斯卡尼大公國的君主。總之,他們的姻親締結,對麥地奇家族而言,和王室結合,能獲得更大勢力,而對法國王室而言,和教廷中有勢力又是義大利最有利的家族結合,在政策和財政上都能獲得好處。

不過除了馬卡龍,據說他們將許多甜點引進法國,杏仁塔、、海綿蛋糕、冰淇淋(雪酪)、花色小蛋糕之類的甜點傳進法國。然後這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一點,那就是凱瑟琳極力勸說當時的法國人使用刀叉用餐,因為當時只有極少數人使用刀叉。

五、法國各地的馬卡龍

  1. 南錫馬卡龍(macaron de Nancy)- 法國大東部大區。

南錫馬卡龍又名叫「sœurs Macarons」(姊妹馬卡龍)因為它出自兩位修女之手。一開始也是因為在修道院不能吃肉,所以做出這種餅乾。法國大革命後,教會權力受到嚴重打擊,許多宗教體系被廢除,修女與修士們流離失所,這兩位修女為報答收留他們的好心醫生,便在1792年開始製作馬卡龍並販賣,其後受到廣大的喜愛而流傳至今。所以如果你前往南錫,當地的馬卡龍是形狀扁平、外觀有裂紋的樣貌。外層脆硬,內側則濕潤柔軟,入口即能感受到豐富的杏仁香。現今它是洛林的名產。而且你不可能一次只買一個,它就是12片的包裝。

  1. 聖艾米利翁馬卡龍(macaron Saint Émilion)

位於亞奎丹地區(Aquitaine)的聖艾米利翁,在波爾多的東北部,當地的馬卡龍外形平坦、表面有裂紋,口感緊緻。此地以紅酒產區聞名,據說作法裡會添加帶甜味的紅酒。起源據說為13世紀的聖烏蘇拉教會裡的修女所作,而聖艾米利翁則有間店鋪於1620年時繼承了此食譜。

  1. 亞眠馬卡龍(macaron d’Amiens)(法國北部)

傳統上使用滋味豐厚的瓦倫西亞產(西班牙)杏仁製作,另外還會加入甜杏仁與苦杏仁香精、糖煮水果或果凝(特別是蘋果與杏桃/類似果凍),亞眠的馬卡龍尺寸雖小,厚度卻將近2cm。

  1. 聖讓德呂茲馬卡龍macaron de Saint-Jean de Luz 

這時候我們就要提到路易十四了,他在法國西南部聖讓德呂茲(Saint-Jean-de-Luz)不僅是重要的漁港和旅遊勝地,而且因為靠近西班牙的地理優勢,於是路易十四在此地迎娶西班牙公主特里莎,在這裡舉行了盛大的婚慶儀式,所以他們婚禮上當然會有這個地方有名的macaron de Saint-Jean de Luz 。

  1. 巴黎馬卡龍

1862 年,Louis Ernest Ladurée 開設了Ladurée 這間店,他本來是茶沙龍。直到 1871 年,才將店面改為甜點舖沙龍。

1952年,Ladurée的烘培師Pierre Desfontaines(同時也是創辦人Ernest Ladurée的孫子)用兩片餅乾夾內陷的馬卡龍,像三明治一樣,把奶油、果醬等餡料夾在兩個蛋白杏仁餅中間,透過濕度與溫度的控制,調和出外殼酥脆、內餡柔軟的豐富口感──新式馬卡龍終於誕生。(而當時Pierre Hermé就在此甜點店工作,有一說是Pierre Hermé與另外一位發想出這個故事行銷全世界的)

1993 年法國霍德家族集團買下 Ladurée,總裁大衛.霍德在 25 歲時接手父親買下的 Ladurée,展開將馬卡龍推向全世界的計劃。剛開始 Ladurée 的馬卡龍只有巧克力、咖啡、覆盆子和香草 4 種口味,霍德的第一個改變,就是為馬卡龍添加新口味──檸檬和開心果,也開啟 Ladurée 打破傳統,創造出多變口味的契機。接著,他將 Ladurée,重新打造成浪漫華麗的宮廷風格,蛻變成今天的樣貌。

與此同時,Pierre Hermé 開始建立他的個人品牌,在東京開了第一家 Pierre Hermé Paris,馬卡龍不僅從此成為大師作品的代名詞、更進一步成為代表法式時髦、優雅的符號。他更於2006年年訂定為世界馬卡龍日jour de macaron。他最知名的甜點 —「Ispahan」, 桃紅色的玫瑰馬卡龍中間夾了玫瑰荔枝甘納許,加上新鮮荔枝與覆盆子。 輕盈的花香、清甜的荔枝、以及覆盆子的果酸,這三種元素的組合成為 Pierre Hermé 的招牌味道之一,並應用在各種其他甜點上,成為 Pierre Hermé Ispahan 系列的基底,而 Ispahan 這個甜點本身,也成為一個經典。(一顆差不多兩百多台幣)。還有另一個很特別的是聖誕節的鵝肝馬卡龍。

我在查資料時,有查到一篇陳穎甜點師的文章,她在內容提到一部東京電視台製播的美食推理劇,叫做名偵探主廚。他的第四集是,Un macaron, c'est un macaron」(馬卡龍就是馬卡龍)為了傳達「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馬卡龍,並非只有那些加了香精、外表精美的馬卡龍才是馬卡龍」的訊息。

所以,其實馬卡龍不是我們今日想像的貴族甜點,它是個平民美食、鄉土甜點。他們都是馬卡龍。


六、製作馬卡龍的困難

這邊我們並不會談馬卡龍的做法,不過我們來談談他為什麼那麼貴、那麼難做。

馬卡龍對於溫度的要求很高,正常來說最適合的溫度在140-160之間,但是需要自己烤箱的性能做出相應的調整,也有一些烤箱不適合做馬卡龍,所以不管調多低,還是會有表面爆裂的狀況。

再者,馬卡龍對於濕度的需求也非常高,濕度高的地方會導致馬卡龍無法出現表面那層膜,所以無法入烤箱烘培。

還有很多其它的要求,例如食材量是否精確,雞蛋是否用恆溫的,蛋白是否有提前老化,打蛋白的時候把握的那個度,色素膏的質量,與粉末融合時攪拌的粘稠度把控,把「糊狀」裝入擠袋與實際將「糊狀」放到模具上的時間是否合適等,即便這些你都做到了,你還是有可能由於無法烤出裙邊,內部成鏤空狀,底部黏在模具上,沒有外硬內酥感而以失敗告終。

而和許多人想像的不一樣,馬卡龍並不是一個做好就能立刻享用的甜點。剛剛烘烤完的蛋白霜餅較為脆硬,如果要達到中間軟糯黏牙的口感、並與內餡融合,都要經過至少 24 到 48 小時的冷藏靜置時間。諸如 Pierre Hermé Paris 或 Ladurée 等,在國際有大量需求的品牌,會將馬卡龍冷凍保存再運送。一般的甜點店也會做好大批的馬卡龍後冷凍,到需要的當天再拿出來退冰數小時後販賣。


想知道更多請在Spotify、Apple Podcast搜尋:海豹學法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豹學法文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歡迎您來到What the phoque 海豹學法文,歡迎大家到頻道訂閱、追蹤、分享與留言給我們! 你/妳對法語世界嚮往好奇嗎?主持人精靈和海豹,分別是法文老師與編劇,將透過有趣對談,來介紹法語國家的歷史、影劇及犯罪事件,幫您打破對法語國家的刻板印象!
2024/10/16
《黑暗之光 Black Lights》是由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呈現的一部舞蹈作品。該作品以舞蹈為媒介,深入探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種暴力,展現她們的憤怒與希望。透過改編,這部作品不僅引發觀眾共鳴,更鼓勵大家分享經歷、互相連結,尋求共同的治癒與釋放。本文回顧了作品的舞臺呈現與所傳遞的深刻意義。
Thumbnail
2024/10/16
《黑暗之光 Black Lights》是由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呈現的一部舞蹈作品。該作品以舞蹈為媒介,深入探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種暴力,展現她們的憤怒與希望。透過改編,這部作品不僅引發觀眾共鳴,更鼓勵大家分享經歷、互相連結,尋求共同的治癒與釋放。本文回顧了作品的舞臺呈現與所傳遞的深刻意義。
Thumbnail
2024/10/09
《玫瑰人生》是法國歌手Édith Piaf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靈感源自Piaf的戀情與人生經歷,表達了對愛情的美好與希望。文章深入探討了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詞意義及其對法國文化的影響,並介紹了Piaf的其他經典作品,如《愛的禮讚》和《不,我不後悔任何事情》。
2024/10/09
《玫瑰人生》是法國歌手Édith Piaf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靈感源自Piaf的戀情與人生經歷,表達了對愛情的美好與希望。文章深入探討了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詞意義及其對法國文化的影響,並介紹了Piaf的其他經典作品,如《愛的禮讚》和《不,我不後悔任何事情》。
2024/10/09
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是一位法國著名歌手,其傳奇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成功。從童年不幸到成為法國音樂界的偶像,她的故事不僅描繪了她的藝術成就,也反映了她在愛情和生活中的波折。本文將探討她的背景、歌唱生涯及其影響力,並分析她在歷史上獨特的地位以及對現代音樂界的貢獻。
Thumbnail
2024/10/09
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是一位法國著名歌手,其傳奇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成功。從童年不幸到成為法國音樂界的偶像,她的故事不僅描繪了她的藝術成就,也反映了她在愛情和生活中的波折。本文將探討她的背景、歌唱生涯及其影響力,並分析她在歷史上獨特的地位以及對現代音樂界的貢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每每遇見去過法國的朋友,我常常掙扎是否該冒昧地問:「你吃過瑪德蘭嗎?滋味怎麼樣?」 瑪德蘭恐怕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點心。這種海扇貝殼狀的小蛋糕,在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一書曾大大出過風頭:某個冬日雨夜,男主角回到了家,媽媽招呼又冷又餓的他先吃些點心禦寒,他將瑪德蘭掰成小塊,泡在絲緞茶裡,食物的
Thumbnail
每每遇見去過法國的朋友,我常常掙扎是否該冒昧地問:「你吃過瑪德蘭嗎?滋味怎麼樣?」 瑪德蘭恐怕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點心。這種海扇貝殼狀的小蛋糕,在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一書曾大大出過風頭:某個冬日雨夜,男主角回到了家,媽媽招呼又冷又餓的他先吃些點心禦寒,他將瑪德蘭掰成小塊,泡在絲緞茶裡,食物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經典的瑪德蓮(Madeleine)配方及其詳細製作步驟,包括所需的材料和烘焙技巧。瑪德蓮是一種法式小點心,以其獨特的形狀和鬆軟口感而知名,適合搭配咖啡或茶。透過本文提供的簡易方法,任何烘焙新手都能在家裡製作出美味的瑪德蓮,為日常生活增添更多甜蜜的滋味。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經典的瑪德蓮(Madeleine)配方及其詳細製作步驟,包括所需的材料和烘焙技巧。瑪德蓮是一種法式小點心,以其獨特的形狀和鬆軟口感而知名,適合搭配咖啡或茶。透過本文提供的簡易方法,任何烘焙新手都能在家裡製作出美味的瑪德蓮,為日常生活增添更多甜蜜的滋味。
Thumbnail
今年收到最神奇的.....月餅?馬卡龍? 有點不忍咬下,因為她可愛的造型。這款名為 :仙境玫瑰茉莉馬卡龍。對著它,我呆了約莫10來分鐘,想著新鮮度,也只能一口咬下!外皮有些許脆度,內陷還有似軟糖的夾心。 脆度回應了我對馬卡龍的想像,軟糖的夾心顛覆了我的想像。佩佩嚐過許多馬卡龍,這款算是經典。因為
Thumbnail
今年收到最神奇的.....月餅?馬卡龍? 有點不忍咬下,因為她可愛的造型。這款名為 :仙境玫瑰茉莉馬卡龍。對著它,我呆了約莫10來分鐘,想著新鮮度,也只能一口咬下!外皮有些許脆度,內陷還有似軟糖的夾心。 脆度回應了我對馬卡龍的想像,軟糖的夾心顛覆了我的想像。佩佩嚐過許多馬卡龍,這款算是經典。因為
Thumbnail
肚子餓了,卻因為看不破體重的問題,忍受著。 想起多年前出國採訪 馬來西亞充滿特色的當地小吃 中國雖然是個講究吃的民族,南來北往 醞釀出獨特而精緻的飲食文化,可是在香料及一些蔬果方面 或許要拱手讓給熱帶地區的人們。 尤其是椰子 椰子皮、椰子殼被運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上,至於果肉,不管是作為主食或是配料,都
Thumbnail
肚子餓了,卻因為看不破體重的問題,忍受著。 想起多年前出國採訪 馬來西亞充滿特色的當地小吃 中國雖然是個講究吃的民族,南來北往 醞釀出獨特而精緻的飲食文化,可是在香料及一些蔬果方面 或許要拱手讓給熱帶地區的人們。 尤其是椰子 椰子皮、椰子殼被運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上,至於果肉,不管是作為主食或是配料,都
Thumbnail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我在網絡上看到,原來蛋糕在古時日本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家主貞良、加壽天以羅、加須底羅、賀須底羅、粕底羅、糟底羅、カステイラ、卵糖等等,大部份應該來自音譯,最後一個大概是因為主要成份是雞蛋和砂糖吧”但現在已經不太使用。
Thumbnail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我在網絡上看到,原來蛋糕在古時日本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家主貞良、加壽天以羅、加須底羅、賀須底羅、粕底羅、糟底羅、カステイラ、卵糖等等,大部份應該來自音譯,最後一個大概是因為主要成份是雞蛋和砂糖吧”但現在已經不太使用。
Thumbnail
昨天我路過有著各式麵包的小舖,忍不住買了好幾款麵包,其中也包含我很喜歡的肉鬆麵包這類的台式麵包。
Thumbnail
昨天我路過有著各式麵包的小舖,忍不住買了好幾款麵包,其中也包含我很喜歡的肉鬆麵包這類的台式麵包。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世界上最夢幻的配色是馬卡龍色系喔!這個色系清新而治癒,總是讓人少女心大噴發!!而這個色系的主人-馬卡龍,本身更是在甜點界佔有一席之地。若要形容它,那它絕對是甜點界裡的公主!!(๑•̀ᄇ•́)و ✧ 起源 ▪︎亞眠馬卡龍 ▪︎南錫馬卡龍 新式馬卡龍的誕生 喜歡的話可以按讚分享給朋友看喔!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世界上最夢幻的配色是馬卡龍色系喔!這個色系清新而治癒,總是讓人少女心大噴發!!而這個色系的主人-馬卡龍,本身更是在甜點界佔有一席之地。若要形容它,那它絕對是甜點界裡的公主!!(๑•̀ᄇ•́)و ✧ 起源 ▪︎亞眠馬卡龍 ▪︎南錫馬卡龍 新式馬卡龍的誕生 喜歡的話可以按讚分享給朋友看喔!
Thumbnail
就像電視劇-麻辣鮮師裡的導師:徐磊 對自己的大聲喊出:我要當老師的那種堅定,我也要挑戰、研究可麗露到底怎麼製作。
Thumbnail
就像電視劇-麻辣鮮師裡的導師:徐磊 對自己的大聲喊出:我要當老師的那種堅定,我也要挑戰、研究可麗露到底怎麼製作。
Thumbnail
一向對甜食不太熱愛的我,因著對這店家的建築外觀有興趣,解鎖了第一次食用「舒芙蕾」甜品的成就。法語寫法「soufflé」,中文大概取自其念音而稱作「舒芙蕾」。 法國人好像很愛吃甜食,我唯一知道的目前就是「馬卡龍」,可惜我對馬卡龍敬謝不敏,甜死人不償命。 帶著冒險的心情,點了這道「紅茶舒芙蕾」,約莫十
Thumbnail
一向對甜食不太熱愛的我,因著對這店家的建築外觀有興趣,解鎖了第一次食用「舒芙蕾」甜品的成就。法語寫法「soufflé」,中文大概取自其念音而稱作「舒芙蕾」。 法國人好像很愛吃甜食,我唯一知道的目前就是「馬卡龍」,可惜我對馬卡龍敬謝不敏,甜死人不償命。 帶著冒險的心情,點了這道「紅茶舒芙蕾」,約莫十
Thumbnail
馬德里這周氣候驟降,疫情更加升溫,好多小區都紛紛被封鎖了,今年沉悶的夏日,不禁讓我特別想念去年夏天在西班牙馬略卡島的歡樂時光,很喜歡那次的旅行,記得當晚和朋友在餐桌上閒聊時,他們也極力推薦我們嘗試當地的蝸牛麵包-Ensaïmada,原來他們對這糕點的情感就像我們對鳳梨酥的驕傲一樣..
Thumbnail
馬德里這周氣候驟降,疫情更加升溫,好多小區都紛紛被封鎖了,今年沉悶的夏日,不禁讓我特別想念去年夏天在西班牙馬略卡島的歡樂時光,很喜歡那次的旅行,記得當晚和朋友在餐桌上閒聊時,他們也極力推薦我們嘗試當地的蝸牛麵包-Ensaïmada,原來他們對這糕點的情感就像我們對鳳梨酥的驕傲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